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4年,在激烈的总统大选角逐中,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以一百多万票险胜,当选菲律宾第15届总统,开始她又一个6年任期.同是炙手可热的竞选候选人,选票曾一路领先的对手费尔南多·波--菲著名电影明星,因不服大选结果,向菲最高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法院裁决大选无效.但阿罗约的胜出,主要是倚赖于她提出了明确的经济政治施政纲领,并强调要责无旁贷地规划国家稳定与持续发展的蓝图--这正是菲律宾治愈病态经济急需的良剂.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20日,现年54岁,身高只有1.48米的阿罗约凭借其清廉形象,在菲全国反击腐败的形势下,在菲军方和人民的支持下,在数以十万计群众的欢呼声中,正式宣誓就任菲律宾总统。她是继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后,第二位登上菲律宾最高权力宝座的女性。  相似文献   

3.
本刊2000年第11期曾报道菲律宾反政府的阿布沙耶夫武装劫持人质事件情况,时隔一年,2001年5月24日凌晨4时,24名全副武装的阿布沙耶夫分子又突袭了位于菲律宾西北部巴拉望省的度假胜地道斯·帕尔马岛,包括13名菲律宾华人和3名美国人在内的20名游客成了绑匪人质。菲律宾动用重兵解救人质,6月2日晚,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宣布,菲军方当天在南部巴西兰省拉米坦镇共营救出了6名上月底被恐怖组织阿布沙耶夫绑架的人质。就在菲军刚救出6名人质的同时,阿布沙耶夫匪徒又袭击了在南部巴西兰省的一所医院,将医护人员和病人…  相似文献   

4.
方拥华 《东南亚》2004,(3):42-47
20 0 4年 5月 1 0日菲律宾举行了全国选举 ,4 2 0 0多万选民在各地投票点推选总统、副总统 ,共有 5名候选人参加了自 1 986年马科斯下台以来最为激烈的总统竞选。阿罗约总统获得 1 2 90多万张选票 ,赢得胜利 ,继续蝉联总统 ,反对党候选人费尔南多·波以 1 1 2万张选票之差落选。①一、阿罗约成功连任的原因(一 )阿罗约执政 3年多来 ,在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 ,在维护政治稳定、打击恐怖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 ,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阿罗约是在 2 0 0 1年前总统埃斯特拉达被“第二次人民力量”运动赶下台后执政的。上台后阿罗约很快完成…  相似文献   

5.
5月10日是菲律宾总统大选日,约有75%的选民参加了选举。由于菲律宾采取的是人工计票方式,因此大选结果几个星期后才能见分晓。在参选的五位总统候选人中,真正有实力问鼎总统宝座的是联盟候选人、现任总统阿罗约和反对派候选人、影帝费尔南多·普欧。选举当天,菲“社会气象站”组织的出口民调显示,阿罗约的支持率为40.84%,普欧只有32.26%。阿罗约极有可能在以后六年里继续领导菲律宾。 普欧的排名曾一直高居民调榜首,但随着大选的临近,他逐渐失去了选民的支持。与普欧相反,阿  相似文献   

6.
埃斯特拉达:菲律宾特色民主的产物与替罪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律宾被罢黜总统埃斯特拉达(以下称埃氏)是菲律宾历届当选总统中得票率最高的“民选”总统,曾被菲律宾人评价为继50年代马克赛赛总统之后最受群众欢迎的总统。然而,在执政后仅一年多便遭致来自各派势力的激烈反对,并成为亚洲第一位遭受弹劾的总统,最终在民变、政变、军变的压力下黯然交出了政权。埃氏作为民选总统,政治生涯在任期仅二年半期间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其中缘由值得深思。本文试图从菲律宾特色民主为出发点,探索埃氏这位民选总统倒台的原因,并对菲律宾特色民主“EDSA第二次人民力量”的后遗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杨武 《东南亚纵横》2005,(12):15-18
2005年3月以来,菲律宾一些媒体陆续刊登现任总统阿罗约的丈夫和儿子从非法赌博行当中获利的消息;6月,反对派又抛出一份电话录音,称其中录有阿罗约在2004年总统选举后与一名选举委员会官员的谈话内容,反对派以此作为阿罗约在选举中舞弊的证据,在菲律宾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暴".7月13日,至少3万人聚集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最繁华的马卡蒂金融商业区示威游行,要求阿罗约立即下台.7月25日,菲律宾反对派议员对阿罗约总统提出弹劾,对阿罗约提出贿赂、渎职腐败、严重违宪和违背公众信任等四项指控.本文就菲律宾此次发生"政治风暴"的原因及政局前景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8.
2012年,除了对前总统阿罗约的腐败指控和针对阿基诺家族的土地改革表现出的"家族斗争"和两次游行示威活动之外,菲律宾政治社会总体安定;经济增长率超过预期目标;外交上,南海问题给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造成一定影响,也因为南海紧张局势,菲律宾更加倒向美国和日本,极力在东盟扮演重要角色而难以如愿。  相似文献   

9.
1986年2月,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就任菲律宾共和国总统。她执政后,在实现“国民和解”,制定新宪法,恢复民主,稳定政局的同时,制定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政策。经过两年的努力,菲律宾经济开始走上复苏之路。 科·阿基诺就任前的经济形势 科·阿基诺总统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政策是针对菲律宾经济濒临崩溃的形势提出来的。 菲律宾是一个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的国家,历史上曾长期受西方殖民者统治。在殖民者统治菲律宾的几百年间,殖民政权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1~31日)●1日,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因病去世,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宣布菲全国哀悼10天。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阿基诺夫人逝世致电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表示慰问。●4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在北京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