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中国绘画史,文人画历经唐、宋、元而追至明清,蔚为大观,成为中国绘画的最高峰。它代表着整个中国的艺术精神,因为只有品德才学极高的文人才能成为优秀的画家,中国画蕴涵着文人的全部气质。画家画到最后是在画思想、画学识、画修养、画人生。  相似文献   

2.
荷兰银行用梵高的画装饰整栋楼的外墙,在喧嚣的闹市里构筑了一个沉静的巨型公共艺术作品;日本艺术家村上隆与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合作推出樱花包,引发抢购热潮,创造了上亿美元的销售额;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为烈酒“绝对”伏特加创作的广告画,使其成为美国伏特加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3.
在黑板上画上一幅中国地图,让初三《思想政治》课中的一些内容成为这幅图的解说词,图文并茂,教学效果非常好。例如,在向学生讲解“我国的人口现状”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画好中国地图的轮廓后指出,祖国96O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着一个人口众多的?..  相似文献   

4.
你见过印在砖头上的画吗?你见过不用电池也能夜间发光的画吗?你见过能够旋转、缩放、自动播放的画吗?当一幅幅错落有致、动感变幻和多维全景展示的图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人们才认识到,原来画还可以具有“生命力”,纸上也可以做出动画的神奇效果!这就是全景画。全景画采用了视差营造、景深拓展、层间优化、多维展示等先进技术,能将任何普通的画产生变画、动画、旋转、缩放、彩虹等神奇变幻效果,号称“有生命力的图像”、“纸上动画”。  相似文献   

5.
宗合 《今日浙江》2010,(6):58-58
在2010年3月14日的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6.
眼睛眼睛     
鲁迅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然而,没了眼睛呢,要怎么画?真想问问鲁迅。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每逢过年,很多人都会买些年画贴在家里,《鲤鱼跃龙门》、《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这些充满喜庆色彩的“乡村画”十分招人喜爱。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正当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年画渐渐被人遗忘时,一位叫罗卫东的人又把这种古老文化变成了“时髦艺术”:他画的中国传统年画“大力神杯”,在去年的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上,一跃成为世界杯的艺术海报,轰动欧洲画坛。继而,他的年画又热销到英、美、法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成为许多著名博物馆的收藏品!从流浪艺人到千万富翁,这位穷小子是怎样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心理饱和     
《时事报告》2011,(7):67-67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叫来十几个普通人,给每人一卷细长的纸,让他们在纸上画笑脸,要求画两条横线当眼睛,一条竖线当鼻子,最后再画一条两头对称的曲线当嘴巴。心理学家要求参加者把整条长纸都画满这样的笑脸。  相似文献   

9.
尼玛泽仁:要让藏画与世界对话吕晖看藏族画家尼玛泽仁的画,是一种享受。他的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新奇,但如果再用心去看,就会领悟到色彩背后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尼玛泽仁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生存繁衍的故事,他的画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理想。藏族绘画如岩画、唐卡...  相似文献   

10.
文化早已成为每个枫泾人的基因。从田头到企业、从学校到村居,“学习之风”渗透到了基层的每个角落 上海有金山,金山有枫泾。作为上海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枫泾历来崇尚耕读,文化早已成为每个枫泾人的基因。而今,新时期的枫泾人,在家门口演绎着一席又一席文化的盛宴:“画”枫泾、“话”枫泾、“秀”枫泾、“舞”枫泾……  相似文献   

11.
严打在京城     
严打在京城本刊记者王玉田春末夏初,满目芳菲,万木勃发出一片清纯的新绿。就在自然界变得越来越景色如画的时候,中国,也在为争取一个更加清丽洁净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着一场除污涤秽的洗礼。这,便是时下举国而动的“严打”。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理应成为首善之区。...  相似文献   

12.
岑磊 《今日上海》2013,(11):52-53
“西画能够参些中画成分其中,带点东方色彩……西画人皆将国画之精神技法来写西画,实可开一派新中国西画,又成为最新之现代国画。”——摘自岭南派绘画大师高剑父《我的现代绘画观》  相似文献   

13.
阳朔画扇     
《今日广西》2010,(5):54-54
广西的阳朔画扇经过20年的不断更新完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生产厂家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3至5家,发展到现在的200多家,年产360万把,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阳朔这座风景名城,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画扇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被誉为“画扇城”。  相似文献   

14.
肖巩 《今日上海》2008,(1):52-53
中国画中的工笔画和写意画,人们将它们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前者精工细致,画起来颇费工夫;后者随意率性,画起来快捷浑洒。一般人们往往认为工笔画匠气,不若写意画彰显个性,其实不然,工笔画作者的情绪流露只是相对较为内抑平和。而在当下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小游戏请在纸上画一个大圆,再画两个小圆,然后画一个长方形,再画一个梯形,接下来画两个长方形,最后画两个小正方形。结果,孩子们画出来的图形排列各异、五花八门。分析后,我认识到每一种排列方式都暗含着一种习惯,一种思维方式,每个人的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班主任老师面对的几十个学生也是如此,而要把这么多的思维和习惯凝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吴冠中先生喜欢引用凡·高的话“苦难永远没有终结”来描述自己的创作人生。他说,画了一幅画,就像生了一个娃娃,当然很喜欢;但是没过几天,就遇到新的困难:下一张怎样画?我不愿重复自己,于是又开始痛苦。一幅幅作品,就是在不断出现的新痛苦中诞生的,“苦难永远没有终结”。创作的苦难、创作的快感,就这样循环往复,陪伴着杰出的创造者,不只是艺术家,还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太极图太极图是一个圆圈,中间用一个“S”形的曲线将其分开,左白右黑,其形状恰似黑白两条鱼,所以俗称太极图为阴阳鱼。大极图在我国司空见惯,孔庙大殿的横梁正中画有太极图,中医学院大门两旁绘有太极图,诸葛亮的衣构中间绣有太极图,武术界...  相似文献   

18.
汉字趣谈     
中国的汉字的确有趣,如果将一些字的笔画稍作增减,便又派生出其他不同的宇。由此而来汉字便越来越多。 比如“日”(ri)字的古文字形是“ ”,即在一个圆圈中点一个点,四面画上表示照耀大地的日光(riguang)。随着后来的逐步简化,由“ ”、“ ”最终定形为现  相似文献   

19.
“拿起笔来,心就找到归宿了”,只要站在画纸前,刘存惠就完全忘记了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流光溢彩的水墨世界里。四十多年来,他不仅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绘画风范,还练就了三大拿手绝活。其一,立画。国画创作最忌讳将宣纸挂起来画,因为这样墨彩很容易肆意横流,造成染画。但刘存惠每次作画都将宣纸直接挂在墙上,墨色随意赋形,快速浸润、渗透、不流不溢,与平铺在桌面上别无二致。  相似文献   

20.
《上海支部生活》2014,(1):63-63
色粉画,也称粉画、彩色粉笔画,其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十七、十八世纪,色粉画作为独立画种的地位被确立。十九世纪,色粉画在欧美等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到十九、二十世纪的德拉克洛瓦、米勒、马奈、雷诺阿、德加、卡萨特等大师都留下过很多经典粉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