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井冈山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和现实、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它既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井冈山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继承,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井冈山的革命者又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根据时代的要求,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的高度,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加以发展,使井冈山精神带有明显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资讯·短讯     
《当代广西》2008,(20):62-62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二要敬畏百姓,三要敬畏人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说。  相似文献   

3.
赵静 《今日广西》2008,(7):66-67
如果你认为井冈山只有红色这一种颜色,那你肯定没去过井冈山。红色只是它作为革命圣地的颜色,井冈山红极了的历史,—直有它秀美山林的光彩伴随。井冈山的“红色之旅”,如今已化身为“五彩之旅”。  相似文献   

4.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既有辉煌的历史,又有绚丽的自然风光,是一个集革命传统教育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风景名胜。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是燎原星火,是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见证。朴实无华的井冈山培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的井冈山精神。2007年7月29日至8月2日,"一校两院"的部分教职员  相似文献   

6.
也许,当年毛泽东连做梦也都没有想到,中共第一家造币厂会在井冈山创办,并且是在王佐的提议下建立起来。王佐曾经是一位“绿林好汉”,也就是曾经的井冈山“山大王”,接受改编后,才正式编人工农革命军并当上团长,后来又被推举为红四军军委委员和特委委员。  相似文献   

7.
正10月13-17日,我有幸在井冈山参加了贺州市八步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机关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在这里,我们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心灵体验和情感共鸣如历淬火。为什么井冈山精神这么难忘?因为我们身上已经浸透了红军亲人的味道,脑袋里装满了"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井冈山精神"……为什么井冈山精神这么难忘?因为我们耳际依旧回响着黄洋界上传来的  相似文献   

8.
最近同党校一位教授交流时,听他谈起一个事例:他们每年都对新入校的中青年干部搞党史入学测试,连续测试了几年,平均分数在40多分左右(满分100)。一次学习讨论中,学员们就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是哪里发生争论,一说是井冈山,一说是遵义,其实都不对。再举一个事例:一新任政协秘书长到任后,看到政协会徽上有四面旗帜,便问政协机关干部,这四面旗帜代表什么意思?一连问了好几个干部,竟然没有人能说得很准确、很清楚。现在的年轻同志学历都很高,但对自己所在的组织、所从事的工作,连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知  相似文献   

9.
数字     
《小康》2008,(10):12-12
“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工作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二要敬畏百姓,让自己做的事情对得起养育我们的人民三要敬畏人生,将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感到后悔。” ——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举行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讲话中说。  相似文献   

10.
"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这是作家袁鹰在他那篇著名散文《井冈翠竹》中对井冈山竹子的评价。为什么井冈山的竹子会在数不清的茫茫竹海当中排在头一名?那是因为它"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在它的身上体现了伟大的的井冈山精神!  相似文献   

11.
革命圣地井冈山,有光照千秋的革命历史,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和“天下第一山”。井冈山.有独具特色的风号名胜。陆定一写道:“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为261.43平方公里.它既有保存完好的革命人文景观,又有丰富的自然风光,两者结合成为井冈山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红、绿”交相辉映,井冈山已经成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旅游避暑疗养胜地,先后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相似文献   

12.
幽默·艺苑     
当我们睁开眼睛时一次,有名记者问南非图图主教:“南非黑人的悲剧是怎样开始的?”图图说:“从前,当白人来到非洲的时候,他们手里有圣经,我们手里有土地。白人说:祈祷吧!于是我们闭上了眼睛。当我们睁开眼睛时,发现我们手中有圣经,他们手里有土地。”  相似文献   

13.
女儿的怀念     
朱敏 《中国妇运》2002,(5):16-16
今年4月22日,是我敬爱的康克清妈妈逝世10周年。10年来,每年的这一天,我都在心底深深地怀念她———我的母亲康克清,因为她不仅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卓越的领导人之一,还是与我爹爹风雨同舟、同甘共苦48年的革命伴侣,同样是帮助教育我成长的慈母。我是在1940年底到延安后第一次见到我的父亲和康妈妈的,康妈妈是井冈山早期的红军战士,在上井冈山的第二年和我爹爹结成了革命伴侣,从那时起直到爹爹去世,他们共同度过了共患难、长相依、长相知的48个春秋。当我1953年从莫斯科完成学业回国和爹爹与康妈妈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14.
迎九五学英语──礼仪篇(二)7、年龄(Ace)在西方,问这一问题一般认为是不礼貌的,尤其是对妇女。但问小孩的年龄则很正常,实际上,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很高兴告诉别人他们的年龄,尤其是当他们感到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但直接发问“你多大了”仍属不明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自2003年创建以来,充分发挥井冈山的革命历史资源优势,把独特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广大干部党性教育的生动课堂,使受训干部打上井冈山精神的“烙印”。截至2011年5月底。学院已经举办培训班561期.培训各类干部共27262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把井冈山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视察工作时曾指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突破,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我们井冈山干部学院按照这一要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06,(Z1)
朱毛井冈山会师后“,朱毛红军”的叫法就流传开来。后来,有人问朱德“,朱毛不可分”是不是井冈山会师后形成的?朱德说“:朱毛不可分的思想我也不是一参加革命就有的。1927年南昌起义时,还没有这个思想,1928年上井冈山时我初步有了这个思想,但不够明确牢固,到了遵义会议时我才彻  相似文献   

18.
遥望井岗山     
是怀着旅游的心情来朝圣,还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旅游?当旅游者的步履越过巍巍井冈山的丛丛翠竹,沿着朱毛走过的山间小路,踏着曾经炮声隆隆的黄洋界,驻足凝思曾经灯光通明的八角楼……其实怎样的来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见证过红色革命摇篮的人们,今后该怎样走? 今日的井冈山早已脱下当年布满弹洞的军装,展示给人们的是她的青春光彩、美丽富有。唯其如此,站在井冈山,只有以一种遥望的姿势与心情才能领略当年。 那是一个沧海横流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而领导这样一段历史潮流的,竟是一群知识分子。有人说知识分子是站…  相似文献   

19.
邹勇 《重庆行政》2011,(4):84-86
井冈山与重庆远隔千里,但两地都有十分丰富而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都把红色旅游作为发展重点。与井冈山相比,重庆的红色旅游开发还有较大差距,需要着眼长远、高点谋划、打造特色、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干部人事月报》2010,(1):92-93
两个天使,一老一小,化身到人间考察。晚上他们来到一个富人家借宿,这家人态度并不友好,不肯给卧室,只给他们在冰冷的地下室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老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小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说:“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