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堪称美文,语言清新隽永、简洁淡雅,语言美是他散文的特征,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本文将结合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分析他的散文语言美的具体表现:绘画美;音韵美;女性美;口语美。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自登上文坛至今,其作品取得了极其宏大的传播效应。究其成因,可以发现白先勇作品中饱含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历史沧桑的悲剧之美以及人道主义关怀的悲悯之美。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与日本平安时代晚期作家紫式部的物语小说《源氏物语》作为参照蓝本,阐述了中日两国的尚悲文学传统在两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并通过作品中人物被礼仪道德和社会的价值取向所束缚之下的悲剧命运,进一步探索两部作品所包涵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美学观点出发,对王小波的作品《黄金时代》中显露出来的宁静美进行简述。王的作品虽写了有关中国“文革”,却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而以独特的清凉冷冽的境界和氛围展现被羞辱的性与爱情,以那种不动声色的佯谬推理、妙笔生花的细节,喻沉重于轻佻的议论来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情感教学具有培养健康的情感,做高科技时代高情感的人;提供教学的最佳心理背景,倡导乐教乐学;师生情感交融,培育和谐融洽的教学生态环境;发挥情感效应,提高教学管理的艺术性;营造审美化的教学情境,共享教学美;确立情感主体地位,树立新的学生观;情感性处理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多维度评价教学,树立新的评价观等八大价值追求,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色彩词的美学特征在汉英语言中的折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词是人类生活美的组成部分。由于汉英民族生活方式、历史背景等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但色彩是人类共同的审美客体,于是色彩给予人类美的感受存有相通之处,如模糊美、情感美、象征美等。汉英多彩的词语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了这些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情感原则属于美学范畴之一。学生管理中,情感交流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学管干部如果注意以情动人、 以美感人,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学干部的影响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日本当代女作家川上弘美的文学作品巧妙地将日常与非日常因素相结合,通过一个个发生在“幻想”或“异界”中的荒诞故事,揭示在不平等的两性与家庭关系中单身女性、妻子、母亲等不同女性身份所遭遇的重重困境。借鉴贾格尔的女性异化理论逐一分析《故事开始》《爱怜记》《风花》等川上弘美的早期作品,可以剖析川上弘美文学中的女性异化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女性异化的成因。川上弘美的作品以虚构叙事呈现了贾格尔女性异化理论中论及的性异化、母性异化以及全面异化。透过这些女性异化的表象可知,由情感匮乏导致的孤独是女性异化的直接原因,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男女性差等才是导致女性异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三岛由纪夫曾在奠定其小说家地位的『仮面の告白』卷首即引用了俄罗斯著名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美-美という奴は恐ろしい怕かないもんだよ!……何か何だか分りやしない、本当に!理性の目で汚辱と見えるものだが、感情の目には立派な美と見えるんだからなあ……」,不仅仅是这部作品,其很多作品『愛の渇き』、『太陽と鉄』、『金閣寺』等都在力图表现这件事:美是可怕的,同时却是必然的。我们可以说他们是文学中的偶然,但是却也不得不承认从中蕴藏着日本人的异于其他族群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10.
美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情感活动本质地体现出其超越性特征。审美实现是建立在对价值功利性和有限、在场的超越之上,进而实现审美自由的。艺术是一种超越性存在,本质地体现出创美的超越性特征。美、审美、创美的超越性特征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1.
音乐作为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艺术,能够延伸语言文字所不及,直接有效地渗入人的心灵,作用于人的情感。音乐的音响美、节奏美、旋律美、内涵美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使人自觉地弃恶扬善,故音乐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之一。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愉悦身心,使人得到精神享受,即它具有怡情养心的功能;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心灵体操,具有影响人精神世界的巨大力量,它已不是单一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而是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其修德功能是显而易见的;此外,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具有的怡情、修德、益智的功能,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审美与生存     
美 ,作为人类赏心悦目的感受 ,需要人类的觉识、发现和创造 ,需要人类在长期的生存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能动地领悟和建构 ,因此 ,美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美的本质是真和善 ,是思想和自我意识 ,是生的体验和认识 ,美不是个别而是整体。生态美就是整体美、系统美、结构美、和谐美 ,生命与环境的统一美。美需要人自觉地培养和关爱 ,眼下人类的目的就是要创建一个美的环境与生态。  相似文献   

13.
礼仪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礼仪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美,还要具有内在素质美,做到外在关与内在关的和谐一致。内外兼修,知行统一,才能体现出礼仪教师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礼仪教育才会更加富有成果。  相似文献   

14.
美日经贸关系与美日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冷战以来 ,美日经贸关系与美日联盟一直纠结在一起 ,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 ,出乎人们意料之处在于 ,当美日磨擦加剧时 ,美日联盟不仅没有削弱 ,反而得以加强。冷战后 ,在经济外交日益盛行 ,经济因素日益成为外交决策中举足轻重的筹码的时候 ,美日之间正在采取一些使经贸利益与政治利益减少冲突的方法以实现经济与安全利益的折衷。冷静客观地分析经贸关系对美日联盟的影响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清美日联盟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在世俗的观念中 ,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 ,学生缺乏积极主动 ,教师教学一派沉沉之气 ,没有生机和活力。作为思想政治教师 ,要走出这一泥淖 ,必须努力调动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美。列宁说过 :“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 :“教育如果没有美 ,没有艺术 ,那是不可思议的” ,可见情感是追求真理和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课的目的和宗旨 ,也决定它既是一种理性教学 ,又是一种情感教学。教学艺术的情感美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言语 ,表情动作流露出来的美好、高尚、健康的情感 ,…  相似文献   

16.
情绪、情感,对人的学习活动的作用具有两面性,既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可能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在政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的具体方法:以情激学;以情明理;以情导行,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会学,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论礼仪教师的外在形象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仪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礼仪教师不仅具有内在美,更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美,要从仪容服饰、言谈举止等方面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体现出礼仪教师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18.
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被认为是英国少儿文学史上最富诗意的作品之一。作者通过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小动物们对朋友真挚的爱,用无与伦比的精致语言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充满爱和美的温暖世界,顺应了儿童读者的审美倾向和审美心理,使儿童获得精神的愉悦,心灵的净化,有很重要的美育功能。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有益于培养儿童对自然美、人之美和文学美的热爱之情,保护和发展他们爱美的天性。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公文是事、理、情的融合。公文蕴含的情感体现着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社会美特征。公文的情感表达受公文文种、内容及行文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对教育对象的认知活动具有推动作用、行为选择具有评价作用、健康的心理形成具有调节作用,以及对其接受教育的效果具有催化作用。新形势下,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大情感的培育力度,做到晓之以“理”,以“理”导“情”;动之以“情”,以“情”激“情”;表之以“言”,以“言”传“情”;赏之以“美”,以“美”育“情”;处之以“境”,以“境”生“情”;付之以“行”,以“行”固“情”。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情的投入与理的启迪、真情感化与严格要求、适度用情与依法办事、“传情”与“解难”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