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钟芳 《江淮法治》2014,(8):57-57
正一个人在繁华的都市居住久了,就会期待着远方,想出去走走看看,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人称"文学界的白衣天使"的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她新书《人生终要有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里,就带领我们体验了一场清新温暖的精彩环球旅行,一次与灵魂深度沟通的约定;教我们在如何放慢的脚步中,去领略不同时段的人生风景,感悟生命的蕴籍。在书中,毕淑敏以质朴温馨的笔  相似文献   

2.
李林 《法治纵横》2011,(12):52-54
5月20日.复旦大学抗癌女博士于娟的遗著《此生未完成》出版上市。于娟,几番生死抗争到底,用文字记录了其生命最后阶段的人生感悟。这些文字被读者视为“生命良药”。  相似文献   

3.
日天 《检察风云》2007,(15):58-59
娱乐、消极、放纵的青春四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曾用自己的感悟诠释过青春的价值:"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事实上,并非每个在校大学生都有保尔一样的青春感悟,许多人四年生活的关键词就是娱乐、消极、放纵…………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对于工作和生活都有感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恰如其分地把这些思绪表达出来;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眷念,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这种质朴的感情鲜活地展现;每个人都在塑造独一无二的人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人生轨迹描述下来…… 虽然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角度旁观、参与这个世界的发展,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勾勒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或者描述人类微妙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生活即变化     
在流行文化中,我们主动选择的变化一向声誉甚佳,总是带着新奇和兴奋的光环.人们想起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比如婴儿出生,画面总是完美的.甚至退休也被视为"解放".然而从另一角度来说,衰老这件事名声不佳.生命中的其他阶段都被视为更进一步,衰老却让人联想到死亡的深渊,我们都会不自觉地避免老去,"抗衰老"成为关键词.事实上,人生中每...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生活》2016,(24):62-63
在生活机器的非常规运行中,在齿轮的断齿、点蚀、磨损的困顿中,生命进出火光.在这方面,哲学——原意为爱和智慧——无疑最予人启发.与坐困书斋的学者不同,20世纪的伟大哲学家们逐渐恢复了哲学的最早面貌——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对真与善的虔诚追寻者,用自己的人生为我们呈现了生命的浮沉、挣扎、明悟与解脱.  相似文献   

7.
从人的整个一生来看,老年期是人生各周期的最后阶段,也可以说是历经人生沧桑的阶段,因而老年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有其显著的心理特点,并集中表现在对工作的成就,和社会交往动机等方面。首先成就动机是个人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动机,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完成并欲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人到老年阶段(一般指55岁以上)。生理、心理方面以及活动能力虽然逐渐有所减退。  相似文献   

8.
紫阳  小雯 《法治纵横》2014,(19):8-11
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而真正的差别在于不同的人却可以通过不同的主观努力去收缩或延长这一过程。没有付出的生命不过是一具空洞的躯壳,虽生犹死,而一个承担了付出的生命却因为泽彼苍生而虽死犹生以至成为永恒。当1999这四个看似普通的数字逐渐被历史远去的时候,我们更多地想要看到明天的生活有多精彩,可是这四个普通的数字却在一位美丽的少妇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她就是烈士木拉提·肉斯坦木的妻子阿依努尔。“烈士的遗孀”这个称呼在别人看来或许是一种光环,但是在阿依努尔而言这却是一个带着悲戚的光环,一个带走她幸福的光环,该怎样继续走完人生之路。是生活在痛苦的回忆中,还是勇敢地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对于活着的人是一种怎样的考验?2014年8月27日,记者在一家咖啡馆见到了这位美丽开朗的阿依努尔,悲成仍然留在她的心中,无法抹去,但是生活的磨砺却使得她更加美丽、坚强。如同一枝风雨中的玫瑰铿锵不败……  相似文献   

9.
记得在审理《十送红军》案件时,觉得自己有必要系统地学点儿音乐.所以,我特意买了一本丰子恺的《音乐入门》.这本书真正吸引了我对音乐的兴趣,我开始认识到物质之外还有一个美的世界,生活的极致是追求任何事物的美.音乐会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积极人生的乐趣,发现世界无处不在的美.  相似文献   

10.
“生命是有限的,追求是无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追求中去,人生的价值才能不断升华”。这是潮北省嘉鱼县潘家湾镇农民企业家周明炎对人生追求的总结,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真谛。他18年如一日,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生活中,写作、阅读、旅行、赌博等等,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件事,如果成了生活方式,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了,你无法放弃。人活几十年,总要以什么方式度过,老板每天做生意,他的人生也就是在生意中度过了。其实并不是每个老板都能  相似文献   

12.
身处人生花季的打工妹,谁不渴望生命中最艳丽的那朵爱情之花,在城市中结出甜美果实?为此,她们中的一些人不惜去走"捷径",最终沦为"小三".她们有的为"转正"不惜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拼得头破血流,最终却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3.
冉利敏 《检察风云》2012,(16):65-67
选择或许是一种哲学,关于生命的哲学,你选择融入什么样的群体,这是你的生活态度以及内心素描,它决定了你的生命质量以及色彩。我很乐意走入相守荣将军的生活圈子,选择生命中最有价值、最珍贵的东西,细细感悟已离我们渐行渐远的那一代军人在艰难困苦岁月中所磨炼出的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  相似文献   

14.
张正耀 《中国监察》2009,(23):63-63
俗话说,一个人一个浓缩的世界,一颗心一座神秘的城堡。要想寻求清淡平凡的人生,其关键取决于人的心态和精神境界。人的七情六欲与生俱来,本属正常,但如何去控制,则在于人的自我约束和调控。人乃食烟火之物,不可能无欲无望,但贪念太强,欲望过盛,势必适得其反,而失大于得。因此,人生无需太多,简约欲望,淡化所求,实在是一种明智高超的生命选择。  相似文献   

15.
张生贵 《法治研究》2006,(11):46-46
有一则故事说的是需求。有这样两个人,一个名叫“务实”,另一个名叫“务虚”。两个人都从事着体面的工作,长相一样,都穿着时髦的衣装,都住有小康的家庭,一时间很难区分他们两人。但只要问一个同样的问题,立刻就能知道谁叫务实,谁叫务虚。这个问题是如果只剩下十元钱,你希望他去买肉还是去买花,务实的回答是买肉,而务虚的回答当然是买花了。两个人说话间谈起了心情加感觉的话题,务虚说买花就是心情加感觉,花是美好的象征,等于是希望,人生一世最好的就是有希望;务实说肉是保障,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了,还讲什么希望,先顾及生活保障再讲究希望。商人和律师就如同务虚和务实一样,而要把律师和商人联系起来说一下,才会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6.
欧莉 《江淮法治》2014,(6):62-63
正那些在挫折和困难前一蹶不振的人,永远都品不到幸福的真正滋味。只有那些越挫越勇、对生活满怀希望的人,才有资格品味生活的极致"美味"!我一直认为用心做出的东西是有生命的,甚至会永恒的,就像母亲做的面条,看上去很平淡,但那味道却在生命洗尽铅华时沉淀出更浓郁的清香,成为我人生的至美之味。母亲做面时赋予了面粉生命,在她的一遍遍揉、捶、摔、拉下,面粉蜕变为更美味的生命和价值,就像种子经历了风雨绽放灿烂的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一生有三个地方一定要去好好看一看、想一想。一是去贫困地区看看,那些辛苦一年赚不到几百块钱的老百姓是怎样生活的,提醒自己要时刻记住知足常乐;二是去火葬场看看,“人死原知万事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提醒自己不该去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三是去深牢大狱里看看,提醒自己珍惜人生最大的财富——自由。  相似文献   

18.
人生若茶     
刘广波 《江淮法治》2013,(24):54-54
人生就像茶叶一样,环境就是茶杯,而生活就是那茶杯中的开水,反复浸泡之后才释放出怡人的清香,人也只有在一次次的磨难和坎坷后.才能产生热爱生命的激情。  相似文献   

19.
岑杰 《江淮法治》2014,(6):61-61
正《男人立正》是一部描写普通百姓生存与精神境遇的长篇小说。下岗工人陈道生为搭救女儿被朋友骗去好不容易才凑上的三十万元,而他为维护自己在亲朋街坊中的信誉,在妻离子散中含辛茹苦,开始了八年还债的苦难历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小说堪为一部由小人物写出了大意味的长篇力作。小说通过陈道生这个小人物的悲怆人生,鞭挞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失范,呼唤人际信任与道德  相似文献   

20.
廉洁之爱     
廉洁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大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能来世间一趟,全赖上苍广博的眷顾与恩泽。生命之于我们只有一次,三万多个日子,于历史长河中,如夜空中匆匆划过的流星,倏忽而过,一闪即逝。生命是如此短暂,如此宝贵,珍视自己,爱惜生命,让生命平安,让心灵怡然,让人生之旅充满阳光、充满欢乐,不仅是你我孜孜不懈的追求,更是幸福的真义所在。因此,洁身自好,坦荡无私,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