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卢凌 《江淮法治》2014,(5):24-25
正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大力开展"土地整治"、"道路整治"、"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人们长期形成的生活陋习,垃圾围城、围村、围河、围路等现象普遍,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城市环境准入条件的提高和环境管理的加强,一些污染企业开始了"上山下乡"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全县“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宦游“美丽磁县”,近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李孟山主任要求各级政府要有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责任意识,克服应付思想,  相似文献   

4.
陈燕 《法制与社会》2010,(31):164-165
从环境建构主义视角可以发现,农村环境问题并没有被成功建构出来。环保局的不作为使得农村工业污染缺乏科学权威的支持和证实;媒体监督的失灵使得预期中的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对经济的片面追求从反面验证了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缺乏可见的经济刺激;此外,农村科学普及者以及农村环境问题制度化的赞助者更是稀缺。农村环境问题没有被建构出来,从根本上注定了农民环境抗争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公民与法治》2012,(17):53-53
三年来,滦平县污染减排和环境整治初步形成从城镇逐渐向农村延伸的新格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走在了承德市前列。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工业文明充斥着城市环境的同时,已波及到了农村。农村环境恶化的现象在加剧,因而国家有必要制定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本文针对农村今后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加以分析,以探讨农村环境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7.
刘梅芳 《政府法制》2013,(16):64-64
近年来,山西省平陆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抓住广大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切中基层干群关注的难点问题,适时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充分宣传发动,到全员出动,从中心城区,辐射全县乡村,从环境整治,提升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县上下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8.
李锦丽  刘莉 《法制与社会》2011,(25):232-232
农村环境的日趋恶化会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为了推进我国农村环境建设的进程,本文根据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中立法和执法的不足,提出了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对策,以期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环境问题成因体系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以来,我国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来看,农村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环境质量仍在恶化。本文旨在从内生型成因、外源性成因两方面勾勒农村环境问题成因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试图完善"农村特征——现状——成因——对策"的农村环境问题干预论证思路,以期对之前以描述性研究为主的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农民环境利益是分析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法律问题的理论工具。三种典型的农村环境问题对农民环境利益分别具有不同影响 ,而城市导向型的环境政策、环境与资源产权制度的缺失和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是产生农民环境利益问题的制度成因。应当引入利益—权利—救济机制 ,明晰农村环境与资源产权 ,并确立农民的程序性环境权利。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的挑战及农村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全面分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略,其目的是建立环保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12.
农村环境治理现状、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子伟 《法制与社会》2012,(32):204-205
农村环境问题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总结农村环境问题,分析原因,探索适当的解决途径是建设新农村必由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总是相伴相生,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尤其是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在实践中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找到了发展与环保的合理平衡点,为我国农村生产方式进一步改革和优化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荣扎海 《江淮法治》2014,(11):33-33
正六安市裕安区自2012年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区人大常委会连续3年在监督中予以支持,让全区农村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环境绿化、家庭美化,农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这两年来,我们村容村貌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这要感谢人大的支持啊!"谈及美好乡村建设情况,六安市裕安区  相似文献   

15.
农村工业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直接侵害了农民环境权。由于农民长期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农民的环境权利一直得不到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从而使农村和农业发展及农民环境权的保护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本文从农民环境权及其环境权益受损入手,在分析政府在农村环境侵权救济方面的缺位的基础上,建议从健全政府管理体制,完善农村环保规范、强化政府的环境监督职能以及环境行政执法责任制方面来完善政府的环境职能机制,以期农民环境权益得以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6.
程瑞芬 《法制与社会》2011,(22):201-201
当今,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山西省作为国家的能源大省,在发展能源经济的同时也给农村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些环境问题的大量存在,有其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7.
单士全 《法制与社会》2013,(10):209-21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家的发展力度也开始向农村倾斜,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也必将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为了推进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进程,应当在提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主要问题的同时,找出造成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从立法的层面上,分析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不足并及时提出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对策,形成一套系统的法律体系,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能够满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农村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阻碍了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发展,严重侵害了农民的环境权益。如何加强对农民环境权利的保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民环境权及其保护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法律角度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议,切实保障农民的环境权益,以实现环境资源分配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环境日渐恶化,这与我国农村环境法缺位有很大关系,本文旨在对当前农村环境法状况予以介绍,并根据农村的实际提出若干农村法制建议。农村环境恶化,也导致农产品的质量问题,这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在WTO背景下,由于各国环境保护的限制,我国有些农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我们应当加强农村环境立法,提高农产品质量,以消除环境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浙中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获得了巨大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得益于法治环境的进步,但是由此也给农村的法治环境带来了某些问题。本文着重分析建立城市群、推进城市化的进程给浙中农村地区的法治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