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今天公布的「公私合营企业暂行条例」,是根据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的要求和几年来公私合营企业的经验制订的。有了这个条例作为公私合营工业的准则,对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工业的改造,积极发展公私合营企业,将起着重大的作用。把资本主义工业有步骤地改变为公私合营工业,是国家在过渡时期的重要历史任务。国家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将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上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第二步,将国家资本主义改变为社会主义。几年来,由于国家正确地执行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资本主义工业的绝大部分,已经纳入了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其中又以国家资本主义的中级形式,即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占主要地位。据统计,北京,天津、沈阳、上海、武汉、广州、重庆、西安等八大城市的私营大  相似文献   

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探索出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独具中国特色。国家资本主义在工业、商业和进出口贸易中具有各自的表现形式,并对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产生了长远影响。回顾建国以后国家资本主义在我国的曲折发展历程,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组成部分。我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及全省有关方面的努力下,已获得了很大成就。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已有不少的发展,工业中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正在有计划地扩展与整顿,对私营商业也已开始了逐行逐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王不明,范围不清,因而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顺利进展。为了适当解决这一问题,特根据中央「统一领导,归口安排,按行改造」的方针,提出我省对资本主义工业、商业及其他行业分行归口安排改造的规定如下:一、依据中央关于私营企业统计分类办法的精神,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分为:工业、商业、饮食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农业、文化事业、医疗事业等九类。凡从事自然财富的开发采集,开采品及农产品的加工制造以及制造品的复制与修理者,为工业;从事工、农业产品贩卖者,为商业;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一个事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问题.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改良和完善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除了具有对抗的一面外,还有相互适应和可能调节的一面,就能正视现实社会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之间的差距,更好地借鉴、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认清资本主义国家自我改良和完善的本质,利于我们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5.
第一条为着鼓励和指导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业转变为公私合营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按规定本条例,第二条由国家或者公私合营企业投资并由国家派干部,同资本实行合营的工业企业,是公私合营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对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应当根据国家的需要、企业改造的可能和资本家的自愿。  相似文献   

6.
在讲授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时,学生往往认为:帝国主义“腐而不朽”,社会主义“优而不越”。总喜欢把我国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那么,怎样正确看待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呢? 一、不要只看到今天的差距还要看到过去的基础当前,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造成的。我们不能忘记: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比如钢的生产,从清朝末年到北洋军阀搞了38年,蒋介石又搞  相似文献   

7.
总理:现在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提请政务院审核。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由于几年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的经验,特别由于过波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教育,人们愈来愈认识到: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不同形式逐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较健全的方针和办法。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遭到越来越多质疑,世界社会主义则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重视加强国内统一战线建设。这不仅攸关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当前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其长远发展和前途命运。在推进国内统一战线建设方面,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既重视本土化探索,也重视对外交流互鉴,开辟了多样化道路,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新探索、新实践既有利于开辟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国内统一战线建设新境界,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9.
总理:现在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提请政务院审核。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议改造,是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由于几年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的经验,特别由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教育,人民愈来愈认识到: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的不同形式逐步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较健全的方针和办法。  相似文献   

10.
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为了达到否定社会主义,全盘西化的目的,竞不顾历史事实,把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说成是社会主义造成的,并且把社会主义的中国说成什么都不行,什么都落后,而资本主义国家样样都好。这些流毒对学生毒害极大,有的同学认为中国什么都落后,没有什么值得可爱,对祖国的前途悲观失望;有的同学对社会主义产生动摇,对资本主义社会却十分向往。要解决这部分同学的思想问题,难度比较大,因为这些问题涉及到中国的进步与差距,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等问题,我在教学中针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逐渐向抽象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着鼓励和指导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工业转变为第二条公私合营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逐步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制定本条例。由国家或者公私合营企业投资并由国家派干部。同资本家实行合营的工业企业,是公私合营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对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应当根据国家的需要、企业改造的可能和资本家的自愿。企业的公私合营,应当由人民政府核准。第三条合营企业中,社会主义成分居于领导地位,私人股份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第四条合营企业应当遵守国家计划。第二章股份第五条对于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应当对企业的实有财  相似文献   

12.
对资本主义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组成部分,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对资本主义工业进行公私合营又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业实行社会主义的主要方法。一年来在根据中央『巩固阵地、重点扩展、作出榜样、加强准备』的方针下,我省公私合营工业截止一九五四年初已由一九五三年的五户(原为七户因一户煤矿遭水淹一户改变地方国营)发展到二十户,并对原有的合营企业进行了初步的检查和整顿。一九五五年计划在过去的基础上再扩展自然户六十二户,产值增加八、一九八、○○○元。由于在过去的合营工作过程中,基本上坚持了依靠  相似文献   

13.
1953年春季,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带领数位同志组成调查组,赴武汉、上海等地听取关于工商业问题汇报,召开座谈会,讨论国家资本主义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形成《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报告,受到毛泽东主席高度重视。经6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到全国工商联会员代表大会,在党内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路线、政策准备。  相似文献   

14.
纵观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我们看到了一种似乎是奇特的、甚至是完全颠倒的历史:19世纪30—4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完成,资本主义刚刚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基础——机器和大工业,正处在“青年时期”,然而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却普遍兴起,马克思主义作为这种运动的理论表现,开始形成,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进一步的发展中,私人垄断出现,资本主义开始向一个较高的阶段发展,而工人运动却处于低潮,形成了19世纪最后30年的和平发展。本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国际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复又兴起,并导致了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与此相反,本世纪下半叶以来,资本主义进到了最高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发展,但是,与先前相比,却又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局面,工人革命处于低潮。  相似文献   

15.
李永伦 《思想战线》2002,28(3):81-84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是他对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深入分析 ,有感于这些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他认为“平均主义”和“节制资本”是克服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问题的关键。对私人资本主义既要鼓励其发展但又要对其加以限制 ,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是孙中山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这反映了孙中山企图通过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革命 ,通过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促进实业和经济的发展 ,并用国家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来实现大国世界的社会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这是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对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看得更清楚了,增强了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紧迫感。但又有一些人只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工人工资增长的一个方面,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给青年学生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少数学生言必称西方如何如何好,还常常搬用资本主义国家的事例来否定教材中所讲的观点。针对这一实际,我引导学生运用事实材料,采取对比的方法来说明这些问题,使思想政治课所讲述的道理在“向西迷”的学生面前增加了信度。如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工人得到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为基本要素。自《共产党宣言》面世至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不少挫折。对资本主义的发达和社会主义一时的挫败要辩证看待,要坚定树立社会主义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理想和信心。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境况维艰,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 作为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和社会化大生产重要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的国有企业,并非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不少国有企业。尤其是第二次  相似文献   

19.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曾认为首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可能是英、法等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首先在俄国这个具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取得了胜利;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等资本主义不  相似文献   

20.
为要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我认为,必须紧紧把握住以十月革命胜利为起点的历史新时期的总特点,即两种体系(社会主义体系和资本主义体系)、两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并存竞争、交互作用和相互斗争。既从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各种固有矛盾及其发展来分析,又从资本主义体系与社会主义体系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斗争来分析。基于这种认识,回顾两种体系并存竞争的70余年历史,可以看出,现代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