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同体视角下,两岸青年的“经验融合”是增进两岸青年交流的新路径.两岸青年共同的生活、学习、创业经验融合,有利于两岸青年突破政治束缚、提升交流质量.搭建两岸青年交流平台,树立两岸青年交流榜样,推动两岸青年互换生活体验,完善对台政策配套举措是加强两岸青年“经验融合”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两岸青年群体的心灵契合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当前,两岸青年心灵契合的总体程度不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需进一步提升和加强.促进两岸青年群体心灵契合,应该以两岸青年交流为试点,构建两岸青年命运共同体.对此,可以从培植两岸共同利益、累积两岸认知情感、形塑两岸共同价值等途径入手,推动两岸青年心灵契合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公布给厦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同时给两岸广大青年创业、就业带来广阔的空间。台湾青年创业协会总会厦门办事处的成立,给两岸青年创业送来了催化剂。以兴建台湾青年创业协会总会大陆总部大楼为契机,以建设创新研发中心为抓手,把厦门打造成两岸青年创业乐园。  相似文献   

4.
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青年踏寻孔子行脚"活动为两岸青年克服认同障碍、深化文化交流开辟了崭新道路.进一步加强两岸青年文化交流,一是要强化组织规划,深化两岸青年交流;二是要强化文化纽带,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三是要践行社会责任,培育青年优秀品格;四是要树立国际视野,推动青年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5.
由于福建与台湾具有独特的“五缘”优势,闽台之间人员交流交往历史悠久。人员联系是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的基础。出入境管理对闽台人员的交流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闽台人员往来情况看,出入境管理离形势发展的需要,离两岸同胞的期望还有距离,仍有发展和提升的空间。更加紧密的联系,需要更加密切的交流;更加密切的交流,需要更加宽松便利的出入境政策。为适应两岸形势发展需要,福建出入境管理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积极争取先行先试政策,促进闽台人员往来,加强两岸同行交流,共同维护两岸同胞出入境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在两岸关系曲折发展过程中,作为非正式治理渠道“民间交流”看似“绵绵之事,无赫赫之功”,但是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开启了两岸交往的大门,推动两岸关系走上正常轨道及两岸交流的密切化,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填补了公权力真空,发挥了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化解两岸政治危机以及维护两岸和平局势,增进两岸人民相互认知和情感等作用。尽管民间交流并不能完全代表两岸关系的全部过程,更不能取代公权力间的合作,但只有两个公权力合作而没有民间交往,两岸的关系是不可能有扎实的基础的,在某种程度上,民间交流具有两岸公权力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青年政治价值观异同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年的政治价值观反映青年对所处社会的政治现实与理想的基本评价.源于海峡两岸社会政治背景的差异,两岸青年在政治效能感、政治理想追求、政治现实的评价和两岸关系发展等问题上相异也十分明显,但两岸青年对社会政治昌明的追求和共同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纽带,又构成了两岸青年的政治价值观的相通之处.为了促进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了解与信任,必须加大对台政策宣传,积极推进两岸青年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对于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传统文化在增进政治互信、推动和平统一中有着重要作用.以传承中华文化为纽带,以弘扬妈祖文化为桥梁,以两岸青年互动交流为媒介,以开启两岸党际文化交流为契机,是增强两岸政治互信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青年代表着两岸关系的未来,探究台湾青年的政治心理,对于促进对台青年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受独特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岛内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台湾青年形成了其复杂而又矛盾的政治心理:政治效能感低,不愿参与政治,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关心公共事务;"台湾认同"又是其主流意识,此外也渴望政治昌明,淡漠"政府权威"。两岸尚未统一的状态对台湾青年的身份认同有着重大影响,但岛内现实政治状况是台湾青年政治心理形成的根本因素。两岸同文同种,应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加强两岸青年交流,培植台湾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携起手来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我们将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循序渐进的思路,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两岸文教交流,扩大两岸各界交往,稳步推进两岸关系。两岸关系得以实现历史性转折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关键在于两岸双方就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达成了一致,建立了互信,形成了良性互动。两岸应当继续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巩固和增进互信。  相似文献   

11.
海沧台商投资区是中国大陆设立最早的台商投资区,多年来,海沧坚决贯彻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对台"五缘"优势,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体现作为,经济社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台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在两岸经贸合作、两岸交流交往和两岸同胞融合方面已成为基础扎实、机制良好、运行高效的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积累了开展对台工作的成功经验。展望未来,海沧更有优势、更有责任、也更有条件落实和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深化对台交流合作,打造台味更浓,优势更明显的台商投资区,全面建设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  相似文献   

12.
两岸政治交往是新时代两岸交往的重要内容,两岸政治交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他方面的冷热。当前,两岸在经贸、文化等领域交往热络,而在政治方面却是冷门,出现了所谓经热政冷的局面。随着2012台湾大选的日益临近,民进党对国民党的继续执政又构成重大挑战,进而将影响到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本文试着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两岸政治交往的特点、趋势以及不足,从而为两岸政治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郑重宣示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此后,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两岸长期隔绝被打破,相互间交往与交流日益密切;两岸经贸交流蓬勃发展;两岸接触与谈判出现了逐步从事务性向政治性发展的前景;围绕台湾问题的国际环境已出现积极的变化。祖国统一一定要实现,祖国统一一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交往日益频繁密切,互涉刑事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然而,两岸警方在共同打击违法犯罪方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犯罪情报交流合作机制,严重制约了双方打击和惩处危害两岸人民利益的跨境犯罪活动的效能.两岸警方要立足现实条件,本着"一个中国"、平等协商、互信互惠、相互尊重等基本原则,加强犯罪情报交流合作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刑事犯罪...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的统一应是在两岸在文化认同之上的内在统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文化进入文化自信阶段,坚定文化自信可为两岸文化认同提供核心原动力。在文化自信背景下增强两岸文化认同的路径选择: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两岸经贸合作促进文化认同;进一步拓展两岸青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营造利于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太阳花学运"是各方面深层次影响因素长期累积、台湾部分势力利用反"黑箱"机会推波助澜的结果."太阳花学运"背后隐藏着多方的政治角力:国民党意欲扭转"执政"困境,民进党希冀取得选举优势,"第三势力"期望扩展政治空间."太阳花学运"对台湾政治生态、两岸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为实现两岸政治关系的稳定发展,大陆必须构建从利益共享到制度整合再到群众情感交流融合的更为细致、有效的动态机制,并适度调整对台政策.大陆应有限而有效地"让利",调整两岸关系的利益传导机制;建立多渠道的协商平台,改进两岸关系的信息传递机制;加强两岸青年交流,构建两岸青年的情感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当代青年的交往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类型上看,在保持着传统交往类型基础上,还出现了自我交往、网络交往等新的类型。亲情化、圈式化的交往方式,体现以情感为特征的初级关系在青年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了解这些,对于把握青年的现代化进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可以从政党交流这一渠道、文化项目这一抓手、台湾青年这一对象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发挥福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优势,积极促进两岸文化认同,为祖国和平统一奠定思想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前台湾当局推行“渐进式台独”的现实,以及相当部分台湾同胞的复杂心态,如何使“一国两制”方针政策深入台湾民心,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而重要的工作。随着两岸民间交往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岸民众正在逐步加深相互间的了解,为两岸人民形成共识,建立互信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交流而达成共识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两岸的认识是互动的,相互影响并变化着的。为此,我们有必要回顾已经历过的认识过程,从中找出两岸人民在认识上的差异和误区,以面对未来。一、阶段性的认识差异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两岸人民长期隔离,各…  相似文献   

20.
青年交往方式是青年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青年间人际关系的沟通和互动方式,也即指青年之间打交道的方式。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交往的社会条件的变化,青年的交往方式也将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趋势,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青年的社会交往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青年交往内容的广泛性与交往行为的短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