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实践》2016,(4)
正"十二五"时期,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生态治理力度最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新城区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等荣誉称号。一是地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88.4亿元增加到669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92854元增加到149481元;城镇常住居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6,(2)
正1月22日至29日,自治区两会在呼和浩特召开。会上,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代表自治区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2016年重点工作。硕果累累"十二五""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17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万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由7070美元增加到1.15万美元,居全国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070亿元增加到1963.5亿元,年均增长12.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273.5亿元增加到4352亿元,年均增长13.9%。累计  相似文献   

3.
正"十二五"期间,瓮安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城镇建设快速推进、民生事业持续向好、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展现出强大发展动力。"十二五"的五年,对革命老区县瓮安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黔中大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19亿元,年均增长16.5%,是2010年的2.4倍;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47.56亿元,年均增长47.8%,是2010年的7.1倍;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全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5公里,成为黔中交通"大十字",行政村100%通油路  相似文献   

4.
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省"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如期完成,提前三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任务。国民经济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九五"时期,我省经济发展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8位。全省财政总收入由235亿元增加到430亿元,年均增长12.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均超额完成"九五"计划。5年累计新增固定资产2400多亿元,比"八五"累计增长2倍。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都上了新台阶,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  相似文献   

5.
巴特尔 《实践》2013,(2):6-8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7年的6423.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万亿元,增加近万亿元,年均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由3300美元提高到10189美元,进入全国前列;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497.3亿元,增长2倍,年均增长24.5%。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由4405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24.1%。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集中反映这些变化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46.62亿元,增加到1997年的792.98亿元,比1978年增长4.18倍,年均增长9.0%。本文拟从供需角度来分析我省改革开放20年经济增长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苏成强 《学习月刊》2012,(18):99-99
近年来,巴东县经济全面发展,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地方可用财力增加。全县社会国内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27.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7.5亿元,年均增长19.9%;财政总收入由2007年的21560万元增至2011年的61362万元,年均增  相似文献   

8.
新成就 十五大以来,湖南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7年的2918.83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9.1%,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3.9%提高到4.2%,提高了0.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528元增加到6054元,年均增长8.5%。199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提前4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1999年又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农业稳定增长,200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3.23亿元,年均增长4.3%。工业快速增长,2001年工业增加值达1309.5亿元,年均增长11%。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1年1584.3亿元,年均增长10.9%…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7,(7)
正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一往无前,绘就繁荣发展新画卷。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走进全国前列自治区成立70年来,经济规模从小到大,经济实力从弱到强,实现了"蝶变新生"。从总量上来看,地区生产总值由自治区成立之初1947年的5.3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86万亿元,70年间增长了642倍。从增长速度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翻倍,年均增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龙岩市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跨入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的行列。与此同时,我市财政实力也明显增长,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1426万元猛增到1995年的4.31亿元(已剔除烟厂消费税及增值税),跃居全省县(市)第二,平均年递增22.2%(其中:1985年递增达29.8%),上缴上级财政由1978年的569万元增加到1995年的1.83亿元,增长32倍,并连续11年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但是,我市同样面临着如何振兴龙岩财政的艰巨任务,财政困难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不断下降,到1994年,我市已下降  相似文献   

11.
2016年,黔南州贵定县创下两个“第一”:经济发展增速在全省县域第二方阵23个县(市)中排第一位、经济发展满意度测评排全省第一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定县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精神,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34.81亿元增加到79.11亿元,年均增长17.8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 2880元增加到24969元,年均增长14.1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2.91亿元,年均增长21.67%.  相似文献   

12.
今后五年,石阡县将抢抓国家实施武陵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攻坚战略机遇,立足"资源大县",倾力打造"生态大县、文化大县、旅游大县"。确保到2015年,石阡县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以上,达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以上,达67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分别达4.8亿元、3.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  相似文献   

13.
1 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 地区生产总值从375.5亿元提高到929.1亿元,年均增长14.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高到25419元、7779元,年均增长9.8%、12.6%.在2016年全省新指标体系综合测评中,排第5位.  相似文献   

14.
正惠水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康养、大文化四个战略行动,抓好基础设施、发展平台、生态文明、民生保障四项建设工程,唱响好花红民族绚歌。2011年到2016年,惠水县地区生产总值从34.4亿元增加到84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财政总收入从4亿元增加到13.5亿元,超过前五年总和。固定资产投资从36.8亿元增加到113亿元,年均增长41.1%;城镇届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年收  相似文献   

15.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广度不断拓宽,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不断增加,旅游服务种类不断创新并提高档次,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上升。1995年与1990年相比,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由24112人次增加为136459人次,增长4.66倍,年均增长41.43%;旅游创汇收入由180.9万美元增加为2898万美元,增长15.02掊,年均增长74.15%;国内旅游收入由0.94亿元增加为7.2亿元,增长6.66倍,年均增长50.26%;旅游总收入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0.13%(1美元=4.78元人民币)上升为1.35%(1美元=8.3人民币)。提高1.4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53%上升为5.69%,提高4.16个百分点;人均占有旅游总收入由3.14元增加为27.39元。全省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县等三级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体系和文物古迹保护单位体系,以及旅游调控管理和旅游接待服务等相结合的立体型、开放性综合旅游产业体系;以贵阳市为中心逐步向省内四周延伸的旅游经济带正在崛起,并逐步与省际、国际旅游圈接轨运转,旅游资源大省的雏型已初见端倪。这为提高贵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促进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6.
保持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率达到年均12%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到2010年比2000年增加2倍以上、人均达到725美元;资源利用水平有所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任福 《实践》2007,(3):27-28
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近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牧区城镇化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5年全市人均GDP达到4100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400美元。与2000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由228.4亿元增加到800.8亿元,增加了2.5倍,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8.
杨兴华 《当代贵州》2016,(18):42-43
正"十三五"时期,罗甸将加快建设"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大力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期末,罗甸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01亿元,年均增长1 5.8 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 1.4亿元,年均增长3 3.9 2%;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22亿元,年均增长2 4.1 2%;财政总收入6.9 8亿元,年均增长1 6.5 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33元,年均增长1 6.5 6%;同步小康实现程度达91.3%,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省中游,税收收入增速排位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以来,松桃苗族自治县上下呈现出心齐、气顺、业兴的良好局面,初步具备建成贵州经济强县基本条件。2011年以来,松桃苗族自治县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战略机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主基调主战略和铜仁市委、市政府"四化同步,一业振兴"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五县五化"发展战略,全县地方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49.4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88.6亿元,年均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由2011年的42.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14.9亿元,年均增长39.6%;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广德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抢抓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机遇,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全县GDP由2000年的28.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7.1亿元,年均增长1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000万元。综合指数由1999年的第51位跃居2005年的第6位,跻身县域经济前十名。从一个经济穷县到全省的十强县,广德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广德县由于改革开放步伐缓慢,与周边的溧阳、宜兴、长兴、安吉、宁国等县市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为缩小差距,迎头赶上,广德县曾提出商贸兴县、旅游兴县等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