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人卷珠帘     
正其实我有点怕美妞来访,我给她准备了蓝山咖啡,因为她上次抱怨说下午不休息一定要喝杯咖啡的,还非这个牌子莫属。可我这回端上的速溶咖啡还是不合格,伊挑剔说,我在家喝的都是现磨的……我一直管美妞叫姐姐。若是论辈分或按年龄叫她阿姨她会生气的,美妞这回抱怨的不是老公,是儿子。儿子在国外留学开豪  相似文献   

2.
在一起     
正夜里,阳光没有了,我变成一股冷气,我真恨自己,连一点温暖都给不了妈妈。远远的,我看见妈妈和一个阿姨在推让一件大衣,后来,妈妈和阿姨蜷缩着,挤到一起。天亮了,那个阿姨却再也没有醒来,她永远睡在了雪山上。妈妈穿着阿姨留下的大衣,蹒跚在黎明的曙光里。她又咳嗽了,我真担心……我流泪了。我的泪水凝冻成雪花,在妈妈面前飞舞。  相似文献   

3.
在华沙维斯瓦河畔的一座公寓里,住着一户周围邻居很熟知的人家。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是位中国人,待人十分友善。开食品店的邻居带来了好东西,总忘不了给她留上一份。这位女主人姓胡名佩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我第一次见到佩方是在1985年秋。那时我刚被派到驻波兰使馆文化处工作,她就邀请我和文化处全体人员到她家作客。进得门来,只见50多岁的主人红光满面,目光热情有神。言谈之中,她笑声爽朗,思想敏锐,全身充满了活力——真是典型的湖南女子的性格!在佩方小小的三居室内,摆设着一些中国工艺品和各种纪念品,还挂有几幅画儿,其中有…  相似文献   

4.
提起关凌,人们会想到《我爱我家》中那个调皮、可爱的小姑娘贾圆圆。如今,她已经是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三年级的学生。上高中时,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进入业余党校学习,2000年,18岁的她如愿以偿,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从那以后,她认真实践着一个党员的标准和职责,还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5.
扎根生活的艺术家及其在艺术上决不敷衍的精品意识,时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陶玲玲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她的作品常常于蒲草般韧性中浸润着浓浓的深情。《人子》是她源自《北京青年报》一篇文章编导成的8集电视剧,讲一个大学生与母亲勇敢面对困难的感人事迹,播出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个患尿毒症的小姑娘刚看完几集,就给陶玲玲打电话说:“陶阿姨,我要鼓足勇气生活下去。”当看到执导的每一部作品播出后得到各方面尤其是观众的喜欢和积极反馈时,她心里就感到莫大的欣慰。  相似文献   

6.
潘则福 《廉政瞭望》2011,(19):33-33
我时常想起罗阿姨。那个操着一口厚重大同话的保洁员。抱歉的是,因为不太懂当地方言,很多话我让她说了几遍。  相似文献   

7.
初识《兵团工运》还是小16开32页的素颜模样,如今她已穿上大气的华裳了。从小到大,由薄到厚,《兵团工运》转瞬间已奔向了而立之年。很感慨,因她的存在,我这个20多年"工"龄的工会工作者在工会岗位上才显得更加得心应手,说她是我的好助手、好参谋一点都不为过。由于她帮了我很多很多,所以我名之为"幸有《兵团工运》。"记得十几年前《兵团工运》200期的时候,我就说过"《兵团工运》就像我的老师一步步地教我提高工作水平",应该说那个时期是本人  相似文献   

8.
我时常想起罗阿姨。那个操着一口厚重大同话的保洁员。抱歉的是,因为不太懂当地方言,很多话我让她说了几遍。在成为大工地的大同,她的家也面临拆迁,说到要离开这里,她的眼泪就噗的掉下来。老公去世得早,她没有再嫁,在这里住了20年。因为不  相似文献   

9.
请您评刊     
《共产党员》第7期一到,我们支部的老同志就围坐在一起,专注地听我给大家阅读。我知道他们最喜欢的栏目是“生活之友”,我就先念《人生有三件事不能忘》。头一件事是“孝老”,我还没念完,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都说:“说的真对,我们都七老八十了,还能活几年,总盼着儿女们常回家看看。”一位老同志还记着《共产党员》第6期刊登的一篇文章《无因啃老》,  相似文献   

10.
北京的深秋,已是寒风刺骨。我在去谢静宜家里的路上,耳旁一直回响着她老人家电话里的声音:光彩,你几次想来看我,我今天精神不错,有空来家里坐坐,我想告诉你一些主席幽默风趣的故事。它对你更好地饰演主席也许会有帮助。放下电话的我,大喜过望,急急忙忙地乘车前往谢阿姨家。  相似文献   

11.
孔力 《党史文苑》2012,(3):24-27
2011年12月11日,82岁的著名女作家、诗人柯岩在北京去世。柯岩生前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第九届代表。柯岩一生著作等身,她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曾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她的诗集《"小迷糊"阿姨》、长  相似文献   

12.
<正>我在保密战线上工作了1 7年。从副局长到局长,《保密工作》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每期必读,她一直帮助着我,指导着我做好工作。记得我刚到甘肃省保密局工作时,对保密工作不熟悉,业务上更是十分生疏。这时,老局长给我送来了一摞《保密工作》杂志。翻开杂志,她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她  相似文献   

13.
当你拿到一本杂志爱不释手、并且期盼早点读到下一期时,你便对其钟情了。我对《当代贵州》就是这样的情结。2005年时,我还在一所山村小学任教,偶然在办公室里发现了《当代贵州》,从此她就像朋友一样伴随着我。后来我成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可以说她既是我工作上的引路人,又是我做好工作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4.
小侄女刚进入幼儿园的大班。每次见面,她都会献上一首《纤夫的爱》:“我俩的情,我俩的爱,在纤绳上荡悠悠……”演唱者的童真与歌词的浪漫两相对照,十分滑稽。有一次,我试探着问她那歌词是什么意思,小侄女茫然地摇摇头。 小侄女的回答使我心里稍稍得到一丝慰藉,幸亏孩子不懂,要是稚气未脱的她就懂得歌词的意思,该是多么糟糕的事情!不过,幼学如漆,如果孩提时代便学的都是“情”呀“爱”的,长大之后回首童年,还会有他们的父辈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时的美好情怀吗?  相似文献   

15.
评刊用刊     
《军队党的生活》2011,(2):92-93
62315部队政治处叶锋来信: 我与《军队党的生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重庆学习期间。我在政委办公室里看到一摞红色封面的杂志,鲜艳的党旗光彩夺目。她像一个强大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于是,我每月借阆,认真啃了起来。参加工作后,我到杂志社购买了2009年《军队党的生活》(合订本),还预订了2011年度的杂志。  相似文献   

16.
正我是一块西瓜皮。我的主人康阿姨家住贵阳市乌当区臣功新天地小区,吃完果肉之后,她把我扔进了垃圾桶。我的身边都是剩菜、剩饭、蛋壳、碎骨和其他果皮,我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易腐垃圾。6月14日一大早,康阿姨把我和其他易腐垃圾打包好,贴上二维码,放到了小区楼下的易腐垃圾桶里。没一会儿,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楹公司)员工龙正敏就推着两个大大的垃圾桶来了,一个垃圾桶上写着"易腐垃圾",一个垃圾桶上写着"可回收垃圾"。龙正敏是臣功新天地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每日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只见她一只手把我们提起来,一  相似文献   

17.
初春     
正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地迟,已经到了三月中旬,方才有点春的样子。首先报春的当属迎春花。在某个清晨上班的路上,偶一闪眼,看见了路旁一堆貌似已经枯死的枝枝杈杈里冒出了星星点点的黄。"迎春花开了!"我有点失态地兴奋。那一刻,真想立即驻足,走到迎春花的近前仔细观望一下。然后便是那棵棵柔柳了。柔柳得远了看,近看,什么也没有,可  相似文献   

18.
那天,是在《聂荣臻传》出版座谈会上,我见到了军事科学院战史部部长贺捷生。因为以前曾在电话里谈过,所以这次我就直截了当,说有人约我写一篇关于她的传记,已经拖了好长时间了。 这是她已经答应的事情。 我说我老找不到你。 她说会找到的。递给我一张她的名片,还专门写上了她家的电话。 在准备采访她之前,我读了一些有关她的材料。 1992年7月20日,由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批准贺捷生晋升为少将军衔。 贺捷生,在女将军中也是很有传奇的一位。她的奇不是奇在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贺龙的大女儿,而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位令我非常尊敬的老友,她就是《北京晚报》的创始人之一、解放前我党培养的第一批地下革命电台译电员——方亭同志。和我有着50年友情的方亭今年已经88岁了,但是她头脑清晰、心态平和。看着这位衣着朴素的老太太,谁都想象不出来,她的青年时代就如同《潜伏》《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影视剧中描述的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情景。方亭经常和我说起她当年的革命经历。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老工会干部,对《兵团工运》自有偏爱之心。因为她伴随我一生,因为她是兵团工运事业富有特色、一帜独树的旗,因为她是工会重要的宣传阵地,还因为她是工会干部探讨工作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是工会干部的学习读本,是我们可敬可亲可近的良师益友。《兵团工运》我每期必读,很有收获。她的教诲和指点使我在十多年的工会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