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东南地区苗族民间口头文学中流传着创生故事主要有"龙女报恩"、"羽衣仙女"和"青蛙丈夫"等类型,其中以"龙女"型数量最多。这些故事中的母题有限,但经过反复组合,出现在不同的故事中,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类创生故事类型。尤其是"难题考验"母题,从考验的内容到母题在故事中的结构,都与苗族的历史和婚恋习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韩松落 《中国减灾》2012,(9X):59-59
<正>玛丽·恩迪亚耶的小说《三个折不断的女人》,让我想起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电影《回归》,在那部片子里,几个女人生活在重重灾难中,飓风、大水、火灾频繁地出现在她们的生活里,和亘古以来的任何一个时代一样。男性几乎不能给她们以任何帮助和慰藉,她们只有"在苏醒后的余痛中成长",等待着"回归"。《三个折不断的女人》由三个略有关联、实则独立的故事组成,这有点类似电影《巴别塔》、《撞车》,不过,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女性。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诺拉是混血儿,父亲是从塞内加尔来到法国的黑人移民,在她还年幼时,父亲丢下她的母亲和  相似文献   

3.
别样芬芳     
方红 《江苏政协》2013,(6):55-56
<正>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亲手绣了一件"十字绣"送给老师,里面绣着一个很优雅的女人,弯着腰拿着一根针,底下有一个脏兮兮的小孩,举着胳膊,女人抓着小孩的胳膊。开始老师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后来看到了这个学生给她写的字条"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翅膀断了,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原来孩子们是希望成人  相似文献   

4.
<正>"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在海南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星罗棋布着近200个乡镇,它们连缀山水、林野和城市。而今,一场由"面子"到"里子"的蜕变正在这里进行。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副行长斯蒂格利茨所说,"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需求日益迫切、城市消费外溢和  相似文献   

5.
前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还不同于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它是更加基础的教学,而且承担着建立语文形象,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作用。而且其面对的群体还是一群刚刚正式进入学校的孩子们,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在学习上都有所欠缺。因此如何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下面我们将要探讨的重要教学策略。一、进行角色扮演,让课堂"动"起来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故事或者小短文,他们用简练的  相似文献   

6.
龙钢华 《求索》2005,(1):160-162
中国小说的含义大致经历了由琐屑之言到野史传说和“说话”艺术,再到虚构的有关人物故事的特殊文体这一演变过程;西方小说的含义则大致经历了由史诗到传奇故事,再到散文虚构故事的演变过程。中西方小说在其发展史上的地位都经历了从受歧视到重视,再到正视的曲折过程,只是时间和程度有点区别。  相似文献   

7.
复仇与法律     
人类历史的悠悠长卷上,复仇曾普遍并且长期存在。尽管复仇已经在当今社会受到国家法律的禁止,但以复仇为主题的故事仍一如既往地感动着今日的受众。从西方古希腊的《安提戈涅》、《赫库帕》,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乃至近代名篇《基督山伯爵》,都牵涉到复仇这一经典题材。而在东方的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复仇故事似乎都发生在先秦时代,著名的如伍员鞭尸、卧薪尝胆、荆轲刺秦以及本文用以示例的"赵氏孤儿"。时至今日,中国两部享有盛名的芭  相似文献   

8.
“林日茂”家族及其文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日茂"是清代台湾有名的郊商.它创建于乾隆中期,嘉庆年间达到鼎盛阶段,道光初年以后开始走向衰落并出现家族商业分散经营的状况."林日茂"在经过创立和发展以后,其基业由两岸子孙共同继承,因此形成横跨海峡的家族文化群体.闽台族人都共同使用"日茂"名号,都有相同故事母题和相关的历史文化遗产."林日茂"不仅是个郊商行号,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已经浸透到这个家族群体之中,甚至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9.
书架     
"潜规则"概念是学者吴思的发明, 用来指那些"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 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 吴思写了两本故事不像故事,学术 不像学术的书--《潜规则》和《血酬定 律》,对中国传统官场上种种"不明说的规 矩"作了剥笋似的揭露。大概由于它点到 了要穴,使得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得以明 朗,所以最近几年,"潜规则"一词在书报  相似文献   

10.
正我与廉政故事结缘我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小时候,对那些会讲故事的人特别羡慕,从小就有个梦想,长大了我要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长大后,我从20岁开始写故事,如今已60周岁了,与故事结缘整整40个年头了,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故事"了。故事,反映的是生活,廉政文化建设一直是生活的一个部份。在我过去所创作的众多的故事中,很多故事的内容都与廉政建设有关。如《局长批条》《狐狸精的传说》《错送一包烟》《阿哼的  相似文献   

11.
王小波小说创作的历史观有三方面内容:"历史脐带论"是说"一切历史都是虚构史",作者将历史的虚构性合法化、常态化,从而消解了历史的真实性、必然规律性与崇高性;"古今一是论"是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者以一种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与精神气质来统领历史,使历史故事充满现代性;"历史导向论"是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作者将一种现代批评观念用福柯式的思想史体察方式纳入到历史故事的写作当中去,使文本中充满了现代批判意识,政治与权力对人性与自由的压制和戕害成为批判的重心。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他总希望用一种较为隆重的方式记录。以往通常是用文字,而现在,一个叫王暄的男子,可以为有故事的人制作私人绘本,从恋爱私语、亲子之情到纯真友谊都可以作为主题。客人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剩下的工作,就由他和他的朗马森林工房来完成。王暄说他这是在记录幸福、甜蜜和感动。这是一个很时尚很温暖的职业,也是一种很有“钱图”的生意!  相似文献   

13.
<正>城市地标,应该包含有清晰的文化指向,有丰富文化故事作为内容支撑,不应该仅仅是指高耸形态的建筑物评述由头当今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一大怪现象,就是新"地标热"热到烫手。可以说,几乎中国的每座城市,都在兴致颇高地营造着新城市地标,一个城市地标出来后,往往不过  相似文献   

14.
评述由头2012: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于是,中国逐渐走到了世界的前台,成为了世界的"主角"之一。但是,由于"中国故事"内容丰富、场面宏大、情节复杂,使得"中国发展文  相似文献   

15.
熹微 《创造》2015,(5):40-41
<正>斗南赶超的目标是世界上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荷兰阿斯米尔鲜花拍卖市场。斗南的故事,是从"10朵花卖1元钱"到"1朵花卖10元钱"的故事。斗南的传奇,是花农变花商的传奇,是鲜花从农业产品到农业商品的转变。"产品"到"商品",一字之变,却是裹挟着滚滚财源而来。历经31载的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经过市场升级、种植外迁,巳从单纯的种花卖花,发展到对手交易和拍卖交易模式并存的交易集散中心,成功转型为花卉产业的服务平台。作为目前  相似文献   

16.
祝捷 《人民政坛》2012,(11):12-14
行宪之难,非难在构建良好、完备的宪法制度,而在于培养人民的宪法精神。惟有公民树立起宪法精神,通过培育宪法文化,形成公民意识,构建宪法认同,体会到宪法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每个公民都是在"宪法地"生活着,人民方能在宪法的哺育下,享受由宪法所带来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人人总希望用一种较为隆重的方式记录。以往通常是用文字,而规在,一个叫王煊的男子,可以为有故事的人制作私人绘本,从恋爱私语、亲子之情到纯真友谊都可以作为主题。客人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剩下的工作,就由他和他的朗马森林工房来完成。王煊说他这是在记录幸福、甜蜜和感动。这是一个很潮流很温暖的职业,也是一种很有“钱图”的生意!  相似文献   

18.
正"厚哉秦文、盛哉秦物、妙哉秦腔"。黄帝陵、安塞腰鼓、大雁塔、丝博会……在3700万三秦儿女的匠造下,绘就成一张张闪亮的"名片",每一张"名片"都在讲述着一个陕西故事。经过筹备,2018"黄土寻根·丝路陕西"台湾图片展由陕西省台办、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共同主办,两岸47家媒体提供支持。该展览6月1日起在台湾台北市开展,其中,6月1日至30日在台北市中山捷运站艺文廊展出100幅作品,这是陕西省首次在台北捷运站举办图片展;6月23日至30  相似文献   

19.
杨子发 《政策》2003,(6):40-40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在防治"非典"的第一线熠熠闪光。枝江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用战斗在抗击"非典"疫情最前沿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在抗非前沿阵地上,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满洲里新颜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蕴含的是一种美好希望,孕育的是秋天的收获。当春天的故事唱响神州大地的时候,满洲里也谱写了自己的春天的故事。刚刚走过的"十五",是满洲里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五年,是满洲里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五年。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满洲里市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五年间,满洲里人经受住了一个个挑战和考验,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和险阻。一年一个主题,五年五大跨越。一组组统计数据凝结着满洲里市五年来上下同心奋斗的智慧和汗水,这是"国际贸易旅游城"向新世纪交出的最精彩的答卷。"十五"时期,是满洲里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五年来,满洲里市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口岸"的工作方针,围绕"扩大经济总量、建好口岸城市"的发展主题,实施"北拓南联、梯度推进、拓展陆海联运、构筑陆桥经济"的开发开放战略,深入调研,冷静思考,准确把握,理性推动,破解了诸多长期以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城市综合实力、产业发展潜力、经济增长活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释放和激发。"十五"期间,满洲里市地区经济实现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0.5亿元,年均递增32%,发展速度超过呼、包、鄂地区,位居全区第一,在全区经济总量的位次也由2000年的第30位上升到2005年的前15位;人均生产总值3800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财政总收入由2000年的2.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0.1亿元,增长了4.2倍,年均递增32.9%,进入全区十强县,成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唯一突破10亿元大关的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九五"时期的15亿元增加到"十五"时期的120亿元,增长了7倍;口岸过货量由"九五"时期的2000万吨增加到"十五"时期的近6000万吨,增长了3倍,保持了全国最大陆路口岸的地位。货运量由2000年的595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752万吨,增长了2.9倍,年均递增24.1%;海关关税及代征税由2000年的2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1.9亿元,在全国41个直属海关中排第17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5.5亿元,增长了3.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353元增加到2005年的10006元,增长近1倍,年均递增13.3%,超过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