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γ-球蛋白制剂对新生羔羊腹泻的预防效果,我们于1985年4~5月,在青海省河卡种羊场和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应用γ-球蛋白制剂对新生羔羊进行预防腹泻的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试验动物为青海省河卡种羊场牧业二队的青海半细毛羊(简称河卡羊)和三角城种羊场二大队的青海细毛羊(简称三角城羊)的新生羔羊.共316只。γ-球蛋白制剂是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和青海海南肉联厂所共同研制的γ-球蛋白注射液,药物批号分别是850402、850403、850407,浓度为5%,含γ-球蛋白达96%以上,由羊血清中提取。  相似文献   

2.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药品:畜用牲血素是广西化工研究所模仿英国产品血多素及加拿大产品富来血,研制成的一种有机铁制剂新产品。本品有机铁含量为每毫升150毫克。 2.试验动物:为本所猪场和三种猪场的哺乳仔猪,共29窝,随机成为试验组96头,对照组89头。另用数头作血多素、富来血对比试验。 3.试验方法:试验组仔猪在出生后2~3天,每头注射牲血素1毫升;对照组仔猪不予注射;对照组仔猪分别注射血多素或富来血。 (1)仔猪试验前称重,60日龄离乳时再称重,了解试验组仔猪和对照组仔猪的成活情况  相似文献   

3.
1985~1991年青海省西宁市廿里铺园艺场畜牧一队初生黑白花犊牛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随机取粪样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确诊病原为犊牛轮状病毒,感染率为33.33%,试用抗体效价1∶64~128的羔轮状病毒(RV)高免血清对37头药物治疗无效的腹泻犊牛进行保护性试验,结果病犊牛获得全部保护。(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试验材料:从该场畜牧一队采集犊牛腹泻粪便9份,-50℃保存备用。(2)羔羊RV高免血清: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羔羊病课题组制备。  相似文献   

4.
将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即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个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重1、5、10 g剂量饲喂甘肃棘豆,连续饲喂120 d,试验前和试验期间每2周测定一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并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结果显示,各试验组家兔的血清总蛋白和α球蛋白均无明显变化(P0.05);球蛋白在试验开始后第14天起各试验组有升高的趋势(P0.05),第84天时Ⅱ、Ⅲ组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β球蛋白从试验的第14天起升高(P0.05),第70~98天与试验前比较显著升高(P0.01);γ球蛋白从试验开始后第14天起出现升高现象(P0.05),而白蛋白在试验开始后第42天出现降低趋势(P0.05);白蛋白与球蛋白含量的比值在整个试验期间3个组均有降低的趋势(P0.05)。结果表明,试验家兔的肝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用14种药物对86株从腹泻羔中分出的E.coli进行耐药性试验。除萘啶酸外,所试菌株对其它13种药物均有耐药菌株产生。94%的菌株对P-G、ERY、TM耐受;50%的菌株对SU、COS TMP、TC、NED耐受。耐药菌株最少的药物为FUZ(1.2%)、KNA(17.4%)。所有菌株至少耐受2种药物,最多达11种。55%的菌株耐药达6种。不同地区疫群、同一疫群不同年份所分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马急性滑膜炎模型中的作用,选用13匹蒙古马,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8)和对照组(n=5)。在试验组马右侧腕关节内注入0.5ng/mL大肠杆菌脂多糖1mL,建立马滑膜炎模型;在对照组马右侧腕关节注射1mL磷酸盐缓冲液。注射后第0、8、24和168小时各采集关节液1次,用ELISA检测马关节液中MMP-2和MMP-9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试验组马在注射后第8小时关节液中MMP-2、MMP-9质量浓度显著增加并达到最高,分别为18.05ng/mL±0.49ng/mL和19.64ng/mL±0.59n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注射后第24小时MMP-2、MMP-9质量浓度下降,第168小时质量浓度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MMP-2和MMP-9在滑膜炎的急性期起到重要作用;MMP-2和MMP-9可以作为检测马滑膜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用内蒙古牙克石兽药厂生产的倍硫磷(批号850724)和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厂生产的布氏MB_(32)号菌苗(批号870102)。对有牛皮蝇寄生史的成年牛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 用药前取试验牛20头作健康检查,采血作布病血清学检查(SAT)。分为倍硫磷(6.25mg/kg)与布氏MB_(32)号菌苗(100亿~200亿活菌/头)同时注射试验组和单注布氏MB_(32)号菌苗对照组,每组  相似文献   

8.
1998年 14月 ,根据中欧技术合作青海省畜牧业开发项目 :牛羊寄生虫病防治试验方案 ,在玛沁县的拉加、雪山、当洛 3个乡进行了用国产阿维菌素防治牛皮蝇病的药效试验。材料 阿维菌素片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兽药厂生产 ,规格0 .5mg× 5 0 0。方法 将拉加、雪山、当洛 3个乡的 9个牧户饲养的不同年龄牛 2 3 5头分成 3组 :试验组 110头 ,于 1998年 1月初按 0 .2mg/kg体重投服阿维菌素片 ;对照Ⅰ组 5 2头 ,在 1997年 10月份注射倍硫磷原油 ;对照Ⅱ组 73头 ,不用任何药物。效果观察  1998年 2 4月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效果考核及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筛选驯化嗜酸乳杆菌制剂——新表飞鸣片剂在畜牧兽医上的应用价值,我们于1990年4~7月份,在148团应用该药对幼猪、雏鸡进行了仔猪下痢、雏白痢的防治和增重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用药品:(1)新表飞鸣:系由石河子医学院研制生产的片剂,0.25g/片,含菌250万个以上,以嗜酸乳杆菌耐药株为主。保存期1.5年左右。(2)其他抗菌药:复方敌菌净、氯霉素、土霉素、痢特灵等。2.试验用动物:(1)哺乳仔猪:选择日龄接近的哺乳仔猪13窝127头,分2组,每窝随机取半数仔猪作为试验组,共计66头;另一半为对照组,共计61头。每窝仔猪  相似文献   

10.
用2窝20头长×嘉仔猪在28日龄断乳,断乳前1 d和断乳后1周内,在试验组日粮中添加抗过敏药物色甘酸二钠;对照组的日粮不添加药物.结果对照组仔猪在断乳当日就开始出现腹泻,腹泻持续5 d;试验组仔猪在断乳后第3 d才出现腹泻,腹泻持续3 d.结果表明,色甘酸二钠具有一定的预防仔猪早期断乳后腹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将妊娠9 d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采用生殖道肌肉注射的方法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5×104U干扰素-γ(IFN-γ)、7.5×104U IFN-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IFN-γ对妊娠早期大鼠下丘脑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表达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IGF-Ⅰ在下丘脑视前室周核、视上核、视前大细胞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均具有较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表达;阳性细胞呈圆形、卵圆形、三角形,阳性物质大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生殖道肌肉注射IFN-γ后能下调IGF-Ⅰ在下丘脑的表达。同时,观察到试验2组妊娠大鼠子宫黏膜表面有大量紫褐色吸收斑。提示IFN-γ对妊娠早期大鼠IGF-Ⅰ在下丘脑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且外源注射7.5×104U的IFN-γ后,会造成妊娠早期大鼠流产。  相似文献   

12.
为防治鸡鸭缺硒病,我们采用氢氧化铝亚硒酸钡注射的方法,对鸡鸭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肉鸡注射1~3mg/只氢氧化铝亚硒酸钡,血硒在体内可维持60天以上;肉鸭注射1.5mg/只,血硒在体内维持50天以上,制剂注射后24小时血硒开始升高。这种制剂具有吸收快,体内维持时间长,注射剂量小的优点。肉鸡、鸭注射后,在10~60天内增重幅度分别为16.4~30.03%及16.72~24.71%。长效注射剂首次用于预防临床及亚临床缺硒病,预防率达100%,安全性好,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80只来自副结核病清净区的羔绵羊,随机地分为试验与对照两组,试验组接种副结核病弱毒菌苗,3个月后试验羊用4株初代分离培养的副结核菌口服攻毒,每周攻毒1次,连续攻毒10次,每次每只羊攻毒活菌6亿。攻毒结束后3、6、9、12个月分期剖杀试验羊,采取小肠、肠系膜淋巴结等病料进行细菌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判断副结核病弱毒菌苗的免疫效力。攻毒后3~6个月剖杀的试验羊,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菌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差异不显著(P>0.05);攻毒后9~12个月剖杀的试验羊,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菌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副结核病弱毒菌苗具有提高机体对副结核病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86年8月,作者应用我国的猪瘟兔化弱毒株苗,给初生仔猪在吃初乳前一次性接种,进行免疫效果的研究。共免疫接种19窝178头仔猪,隔3小时后让其吃初乳,再过6个月、12个月两期攻强毒,均获100%保护。 (一)材料与方法 1.疫苗:黑龙江兽医一厂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株冻干苗。批号8642—1。 2.试验猪及免疫:由黑龙江省853农场种猪场提供新生仔猪(1986年8月17日~9月4日产)计19窝178头,于吃初乳前颈部肌肉注射猪瘟弱毒苗1ml(每头份含150个免疫剂量)。同时用相同日龄非免疫仔猪13头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5.
(一)材料和方法 选取发生过仔猪黄、白痢经产怀孕母猪8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头,各组母猪韵产期接近。试验组猪于产前17天,第1次经颈部肌肉注射大肠杆菌菌苗(军事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2ml/头,在产前3~4日,进行第2次注射,注射部位相同,注射剂量为1ml/头。对照组的猪,不予注射该苗。  相似文献   

16.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伴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培养的北京鸭脾淋巴细胞提取的总RNA中扩增得到北京鸭Ⅱ型干扰素(1FN-γ)基因(DuIFN-γ2).序列分析表明,DuIFN-γ2基因长度与报道的鸭IFN-γ基因(AF087134)长度一致,为497个核苷酸,共编码145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推测其分子量约17 ku.两者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9.6%,有2个位置发生非同义变异,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6%;与其他禽类的同源性为67.0%-68.0%,与人的同源性为34.4%.  相似文献   

17.
犊牛腹泻是一种临床综合症,严重影响着犊牛的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给养牛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1990~1992年,我们应用亚硒酸钠VE对我场犊牛腹泻进行了治疗和预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药物:亚硒酸钠VE注射液,每支10ml,含亚硒酸钠10mg,VE500IU,上海市兽药厂出品。 2.试验牛及分组:治疗组:将本场犊牛经临床诊断为犊牛腹泻的98头分为3组:1组30头,2组39头,3组29头。预防组:98头妊娠母牛及其所产犊牛54头。对照组:选择未经注射妊娠母牛所产的犊牛95头,不内服和注射药物,饲料管理与预防、治疗组相同。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材料 1.菌种来源;C型产气荚膜梭菌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代号C59—1,为冻干菌,1982年4月制。 2.试验动物:1日龄仔猪34头;临产母猪5头,产仔53头。均由杜洛克公猪与长白、小苏白、北京黑母猪交配所产的杂种一代,购于天津市杨柳青农场。 (二)试验方法 1.将34头1日龄仔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临产母猪分娩后,以每窝出生仔猪为试验单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全部实行人工哺乳饲养,饲养管理条件相同。试验期为30天。  相似文献   

19.
应用醋酸纤维薄膜蛋白电泳法及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测定法,观测清解注射液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并用小白鼠和家兔炎症病理模型研究了清解注射液的解热、消炎及体内抗菌作用。结果清解注射液可使家兔的γ球蛋白明显增加,试验组试验后与试验前及与对照组相比,γ球蛋白增加2 .82 % 及6 .58 % ,均有明显差异( P< 0 .05) ;亦可使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显著增强,试验组较对照组增加25 .00 % ( P< 0 .01) 。家兔注射清解注射液后,试验组较对照组体温有明显下降( P< 0 .05) ;对疮疡的溃烂面和急性腹膜炎有明显抑制作用( P< 0 .05) ,试验组家兔腹腔内脏的炎症不明显;对沙门氏菌、丹毒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1) 。表明清解注射液具有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解热、抗菌及消炎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制成功的不孕奶牛催乳注射液,由两种针剂组成。1号针剂每支5ml,1头牛每日肌注1支,连注10日。2号针每支5ml,每头牛1日肌注1支,注射时间为开始注射1号针剂后的第13、15、17日,结合乳房按摩,使不孕牛产奶。比较试验证明,与原催奶改进法的催奶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在59头不孕奶牛进行的试验证明,有效率达95%。催乳注射液用法简便,比较安全,药费几乎降低一半。经分析,奶汁中十种无机离子含量和乳糖、乳脂、乳蛋白等含量与常乳无差异。乳汁中17β-雌二醇含量,在产奶一周后已低于常乳。该制剂经陕西省畜牧局批准,已于1987年由西安市草滩兽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