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政党协商既是政党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政党协商既与选举民主密切相关,又与协商民主密不可分,在中国甚至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形成、实践发展和制度的形成、确立。中国政党协商的实践发展既推动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及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又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社会主义民主丰富了实践内涵和形式。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文章论述了协商民主的实践价值,介绍了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实践情况,并针对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其理论来源和实践是原创而不是引进的。在我国,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并存并行,具有西方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不断完善,实践形式不断创新,中国特征不断彰显。认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中国属性和优越性,对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应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无需用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来论证自身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更没有必要以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去印证西方协商民主的普世性。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源流来看,协商民主经历了古典协商民主、共和主义协商民主、代议制协商民主与现代协商民主四个阶段;从理论来源来看,协商民主理论既有历史思想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实践基础;协商民主的西方实践在社会治理、社会组织与政治决策等三个方面都有具体的体现,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是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制度探索之一。  相似文献   

5.
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实践形式之一,通过加强统战工作,能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的发展与完善。目前中国存在四种协商民主实践形式: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人民代表大会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基层民主治理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形式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围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进一步加强我国统一战线建设。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实践,已形成了一种政治文化。中西方都有协商民主,在政治文化视角下,中西方协商民主有着诸多不同。相比于西方的协商民主,中国协商民主有着制度性、广泛性和系统性的优势。中西方协商民主及其政治文化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协商民主作为全球共同的可供选择的国家治理模式,中国协商民主的优势应通过政治文化的身份对外输出,为全球的国家治理提供一种实践路径,在政治文化领域作出中国的贡献,彰显大国责任。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是人类历史悠久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智慧,不同国家协商民主是各具特色的。与西方协商民主相比,中国协商民主有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实践方式、进步的历史逻辑和顶层的制度支撑,可以说当代中国协商民主既不是舶来品,也不是中国历史上协商民主的简单承继,而是继承与超越基础上的新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包容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西方学者首先对协商民主理论作了深入探讨,进而引起国内学者对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含义科学界定的讨论。目前,在中国特色基层协商民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政社关系不明确、功能定位不准、民众民主素养缺失、协商民主形式趋同化严重等运行困境。面对中国民主政治的要求和运行困境,需要从协调政社关系、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体系、培育民主文化氛围、创新协商民主形式等方面开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协是中国式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和路径选择,是中国式协商民主在国家层面的具体执行机构。人民政协为协商民主的实践提供了以政协委员为协商主体、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基本职能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协调各方利益,谋求社会和谐,是中国式协商民主实践和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政党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国是的理想民主范式。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理论是当今世界倍受关注的政治理论之一。在我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本文在述评国内外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和总结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释了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李瑞环协商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在建国初期的多党合作中已经存在。本文分析了建国初期多党合作中协商民主形成的条件,从多方面总结了协商民主的实践,并进一步总结了建国初期协商民主的特点。吸收建国初期多党合作协商民主经验,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协商民主的理论内涵在西方话语体系中有不同类型的界定。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下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本文从协商民主理论的缘起入手,阐释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比较,揭示中国协商民主的优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产生的顺序不同,国内协商民主理论或多或少依附于西方话语。通过深入发掘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价值、文化根基、制度基础、理论建设独特性,发现中西方协商民主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我们要加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国内学界对协商民主的研究可以2006年和2013年为界,分为三大阶段,期间出现了两大拐点。两大拐点的出现以及随后的持续高温与中央政策的导向直接相关。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总体上经过了从简单地译介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到探讨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问题,从厘清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问题到探索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从政治领域的协商实践扩展到包括社会领域在内的广泛、多层的协商实践,从理想的、价值层面的协商民主到现实的、经验总结和制度创新层面的协商民主的过程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概念虽然兴起于西方,但中国的协商民主有其自身的政治实践、理论、制度、现实和民意的逻辑起点;从中国现阶段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发展层面、发展要求看也有着与西方协商民主完全不同的特点。基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实践可以沿着正式的建制化协商、非正式的公民协商和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纽带的界面协商三种形态来拓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协商治理是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基础的公共治理范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协商民主实践场域,相较于西方协商民主,中国协商民主能够有效规避西方协商民主的弊端,具有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化、扩大公民政治的参与度、提高决策实施的科学性、制约行政权力的扩张力等治理优势.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全面提升各主体对协商民主的认知,以党群互动夯实协商民主的基础,突出信息技术对基层协商民主有效赋能,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法律支撑等.  相似文献   

17.
"协商民主"概念虽然兴起于西方,但中国的协商民主有其自身的政治实践、理论、制度、现实和民意的逻辑起点;从中国现阶段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发展层面、发展要求看也有着与西方协商民主完全不同的特点。基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实践可以沿着正式的建制化协商、非正式的公民协商和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纽带的界面协商三种形态来拓展。  相似文献   

18.
自协商民主以学术概念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学界和社会各界对其理解始终存在争议,因而对其界定和解读也各有差异,当然也伴随各种批判。由于国内学者在引介和解读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同时,面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形态下早已存在且不断发展的多种协商形式,对协商民主产生了不同的概念理解和理论建构,其中国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协商的执政理念与制度实践先于理论研究;协商制度始终强调党的领导和有序协商;协商民主是中国政治民主转型的可能路径。因此,从中国协商民主的社会主义特色及其制度安排与协商实践来看,对于协商民主在中国的现实发展可能需要更为切合的诠释,从治理意义上探讨协商民主,更加关注作为国家治理层面的协商民主制度和作为地方治理层面的协商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党协商民主萌生于中国共产党为求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开展的党派协商合作实践之中。"三三制"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于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新兴政权模式。"三三制"民主政权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活动初步形成了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政治形态,是对中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初步实践和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0.
根植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最高形式,具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组织平台优势和制度载体优势。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为依据。坚持和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与理论优势,将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起着引领作用,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