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政府、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内外合作,共同驱动制造业朝向服务化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程度整体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化投入比率仍然不高,制造行业生产密度有待增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知识要素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制造行业单纯强调生产和产品的技术改良、质量控制已经难以为继。为此,我国制造业亟待改变发展理念和模式,实施制造业服务化战略,从转变制造企业经营模式、生产组织模式入手实现“中国智造”。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得以快速发展,成为"制造大国"。制造业的繁荣却并没有带来生产服务业的相应发展,而是呈现出与世界经济服务化发展趋势不一致,被称之为"中国悖论"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跟我国服务业存在不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两头在外"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以及高端生产服务要素缺乏等供给侧方面的问题有关。因此,打破这一"悖论",推动我国生产服务业的发展,还需要通过供给创新,从创新思维、创新政府管理、打破传统产业边界思想理论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通过产业分化和产业融合的方式,实现生产服务业的外部化、专业化和融合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已进入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阶段。当前,成都需要深化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理念,推动制造业重点领域和优势企业加快发展,着力完善制造业服务化生态,大力推进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深度分工与融合互动,逐步提升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促动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系统产品服务或一体化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创造多个全新的价值增值环节,获取全新竞争优势与更多财务收益。广州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面临制造业服务化内在动力不足;专业知识储备匮乏,资金技术相关人才匮乏;缺乏外部支撑条件,政策障碍较多等问题。广州市工信委等相关部门首先要向制造企业大力宣传服务型制造理念,相关部门应合力打造有利于广州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工信委等相关部门还应积极组织实施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科技专项行动,创建完善多个有利于制造业转型的专业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快相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促动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以客户为中心提供系统产品服务或一体化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创造多个全新的价值增值环节,获取全新竞争优势与更多财务收益。广东制造业应顺势而为,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广东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面临的问题体现为三方面:制造业服务化内在动力不足;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既面临专业知识储备匮乏,又面临资金技术相关人才的匮乏;广东制造业服务化缺乏外部支撑条件,体现为政策障碍较多。针对上述问题,广东省经信委等相关部门首先要向制造企业大力宣传服务型制造理念,相关部门应合力打造有利于广东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广东省科技厅、经信委等相关部门还应积极组织实施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科技专项行动,创建完善多个有利于制造业转型的专业服务平台,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加快相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国际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5—2015年中国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及其国内外构成,并分析了投入服务化水平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1)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的投入服务化水平及其国内外构成具有明显差异,加工贸易制造业的投入服务化明显高于一般贸易制造业。(2)投入服务化以及国内外构成对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大批制造业企业茁壮成长,并开始参与国际竞争,不少企业已经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实力,高铁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最为耀眼的明星。实践证明,在现阶段制造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大力发展制造业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原先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须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因此,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创新发展能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度融合,使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强化质量管理,培育知名品牌;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塑造新常态下的竞争优势;加强教育培训,形成成熟的产业工人队伍;健全绿色工业体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制造业良好发展的环境,以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发展,数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生产要素。基于手工整理的2011—2020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研究表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市场匹配三个环节整体联动实现更高效率发展的一种高级状态。数据要素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主要是通过关键性技术突破与知识创新的研发创新效应、生产流程优化与协同的生产协同效应产生影响,但市场匹配效应尚未完全显现;数据要素对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技术密集度行业与东部地区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我国如何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制造强国"战略,是对先进生产力的最佳和最准确的解读。从18世纪70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到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无不证明了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性。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机器设备,也就是当年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工具"。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制造"和十九大提出的"制造强国",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原理和实践价值,也就是说,中国制造就是中国先进生产力。我们必须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制造强国"新战略,努力提升我国的先进生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竞争加剧,特别是山东提出打造高端制造业发展体系面临的经济形势更为紧迫。山东省作为经济总量排名在前的制造业大省,在要素禀赋结构急剧变化,传统比较优势加快消失、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的条件下,应当面对全球化、高端化、服务化、绿色化的制造业演进格局,通过区域、产业、企业的高端制造业发展体系构建,打破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封锁,推动山东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汽车制造业通过引进外资,扩大了汽车制造的行业规模,提高了汽车的产量和质量,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与主要汽车制造国相比,我国汽车制造业还有较大的差距,除了历史原因外,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业引进外资的二十多年的历程,有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方向。融合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不仅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助力,而且是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推动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要从产业集聚、融资支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环境建设等方面抓好。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产业组织创新角度来看,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国际市场价值掌控力、国内市场资源集聚力、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力和各方发展要素整合力等。因此,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必须全面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抢占世界装备制造业的价值高端;全面调整产业间合理布局,发展培育好装备制造业特色集群;全面推动企业间创新重组,打造一大批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全面整合组织间协调联动,形成提升装备制造竞争发展合力。  相似文献   

14.
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空间转移不仅受环境规制和传统区位因素影响,行业差异更是增加了其空间转移轨迹的复杂性。文章在对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法和地理探测器对我国2001—2016年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空间转移总体呈现东部迁出、中部过渡、西部迁入的空间分异特征,形成了"雁行发展模式";(2)在经济地带内部,污染密集型制造业呈现由传统优势省份向环境规制水平较低的周边省份转移的趋势;(3)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空间转移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化特征;(4)影响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空间转移的因子影响力由大到小为:环境规制、经济外向度、创新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要素成本,各因子影响力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但交互作用均呈现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根基,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石油装备制造业作为服务于国家能源产业的特殊装备制造业,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石油装备制造业务应全力破解经营困局,有效满足油气主业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相似文献   

16.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多数行业还在升级强化阶段,作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更加会直接决定其他相关工业的水平。在当前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一带一路"的情况下,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引人关注。哈尔滨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的省会城市,大型装备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优势明显,即具有先天发展基础的优势和创新优势,然而,装备制造业对主导产业的支撑乏力、装备制造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强、装备制造业生产水平偏低等问题对整体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在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因此,要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优化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完善装备制造业功能区管理体制、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扩城带动后发地区振兴发展是实施扶持型发展战略的成功模式,具有成功经验可鉴。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纷纷扩群,开启了珠三角带动粤东西北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运用城市场强、城市引力、城市流强度、产业竞争性与互补性模型,以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的制造业及其相关要素的面板数据为论据,实证研究显示:韶关制造业要素流动总体呈现"N"型加速态势,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对韶关制造业的辐射力、吸引力呈现明显的梯次分布,圈际差异较大;2011—2015年,惠州、东莞、珠海、深圳4市始终是韶关制造业发展行业强互补型城市。韶关制造业融入广佛肇清云韶"3+3"经济圈、珠三角城市群、"9+3"经济区,应首先积极推动"3+3"经济圈上升为省级战略,与经济区其他市加强战略、规制、政策的全面对接,实施沿交通轴推进"城—圈—群—区"空间逐步融入战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经验,促进职业教育带动制造业互融发展,以优势行业、企业、产品、项目等为抓手加快融入进程。  相似文献   

18.
以自动化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包括产业与工人的"双重升级"。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正在经历着快速的生产自动化升级。从生产体制视角出发,通过对珠三角汽配企业自动化升级过程的实证分析发现,升级过程呈现"渐进但不平衡"的基本特征,即企业通过生产管理制度可以消解自动化生产对工人的就业冲击,但工人升级进展缓慢;自动化升级并未带来企业生产体制的转变,转型升级主要聚焦于经济升级。加强产业升级和工人升级之间的平衡机制建设,实现两者协调发展,是"世界工厂"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产业升级规律与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发展方式根本在于产业升级。如何在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升级道路,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理性、科学的真谛所在。为此,以产业链升级支撑产业结构升级,以新型工业化和制造业服务化促进产业升级,以优化产业体系带动产业升级,均可视为既吸纳人类文明,又立足于国情的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有内在的"耦合发展"现象,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客观基础,良好的环境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发展的必备条件.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市场空间大、劳力成本低、生产能力强、后发优势足等优势,应适时利用这些优势将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引向"服务业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