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依法行政是推行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的关键。而依法行政必须转变行政机关人员的传统观念 ,树立起与依法行政相适应的四种理念 :树立现代法治理念 ,摒弃“人治” ,崇尚“法治” ,坚持法律至上 ;树立民主理念 ,实现民主法治化 ;树立平等理念 ,平等行政、公正执法 ;树立“德”、“法”并举理念 ,既要有强烈的法治观念 ,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格。  相似文献   

2.
全 面贯彻“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关键是依法治“官”。干部道德失范是堕落腐败的前奏。被人称之为“道德的沙尘暴”的某些干部道德失范的问题 ,已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我们不仅要在依法治“官”方面花大力气 ,还应该在以德治“官”方面下大工夫 ,唯有双管其下 ,才能取得成效。一道德是内在的“自律” ,法律是外在的“他律”。对于制约干部的行为来讲 ,道德主“内” ,法律主“外” ;对于抑制干部的犯罪来说 ,道德治“本” ,法律治“标” ;道德“扬善抑恶” ,法律“惩恶扬善”。加强干部队伍道德建设最可靠有效的手段就是实行…  相似文献   

3.
让社会道德成为全民信仰,不仅要从道德教育人手,也需要以法律和制度作保障。 当今现实生活中,一些破坏道德秩序的人,非但未受到处罚和制裁,反而从中受益;相反,那些讲道德的人,却常常变成道德社会的受害者或者被现代人耻笑的对象。人们常说“德以劝善,法以诛恶”。  相似文献   

4.
陕西安康师专陈绍斌:我们中国人把良心看做“良知”、“良能”,是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知”、“不习而能”的善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本性,是每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庭”。良心对公民个体行为的道德影响力,是社会舆论和法律  相似文献   

5.
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分析、考察、把握干部的“德”,选拔、使用干部才能做到全面、准确。这对于干部队伍建设、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系统理念:既要看政绩,更要注重在问题和失误中考察“德”的延伸性。政绩无疑能凸显出一个领导干部“德”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我们考核、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政绩在一个人工作和生活中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全部。道德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它所指导人的行为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在考察政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在失误和存在的问题里面审视“德”的渗透力。正像我们常说的,一个链条…  相似文献   

6.
论道德自律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一种特殊规范,对主体的内在精神世界有很高的要求。古人说,“德者,得也。”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人为自己立法,即“自律”。  相似文献   

7.
毛志成 《民主》2006,(8):47-47
中央台有个《道德观察》栏目,其中颇有影响的是“一鸣论道”。近期推出的“八荣八耻”系列,尤其引人关注。读了上述的有关“有德与无德”、“荣与耻”的内容之后,我首先为之喝彩的是其中的诸多直言,对各式各样的有德有绩之人和无德无耻勾当大都做了真实的表述。但细细读来,有几种感受也是突出的。这就是:一,真有道德、真有大德的人(尤其是平民或基层官员)若是确有令人感动的真切德绩,大都经受或体验了某种不幸或苦难;二,这样的大德之举,往往是个人行为,并未形成很多人跟着去学样的风尚;三,有德、有大德的人在总量上毕竟少之又少。而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8.
王敏 《党政论坛》2006,(10):38-40
中国古先贤老子,其代表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故“道德经”。“道经”讲的是宇宙观,“德经”讲的是道德观。老子认为“在天为道,在人为德”,为官从政的领导者要顺乎天道,要修养道德,特别要有“上善若水”的境界。上善即最善,指最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9.
"法德合治"是对中国传统"礼法合治"的扬弃,是对西方"唯法治论"的超越,强调法与德的内在一致性。科学把握"法德合治",一方面,应当认识到"法德合治"是对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涵括:在立法上坚持实质法治优先,把道德规范作为形式规范的前规范;在法律实施上则须坚持形式法治优先,把道德作为解释法律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法德合治"意在表明"德"是理想主义法治和实用主义法治的平衡器,要在理想主义法治与实用主义法治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靳国君 《学理论》2008,(7):87-90
道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老百姓有时讲到邻居,讲到同志,说那个人有德,赞赏他有德,农民开玩笑的时候说“瞅瞅你那德行”,还是讲的德。把“德”和“行”组合在一起,很科学,一语道破“德”的根本要求在于“行”。德,得之于心,付之于行。道德关键在于实践,知易行难。德,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大师之“大”在于大“智”,更在于大“德”,高校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发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行为主体“经济人”和“社会人”双重身份引发的市场利益和伦理道德的心理搏弈,是“经济人”身份投机冲动膨胀而“社会人”身份道德约束弱化的结果.道德问题要通过道德的手段来化解,道德管理是防范商业银行道德风险有效的“防火墙”,商业银行可以在调整银行业价值体系、改造激励和评价体系以及强化职业道德自律等方面展开实践.  相似文献   

13.
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如果道德不能进入人的实践领域,化为人的具体实践,它的价值和意义就无从谈起。基于道德的这个属性,如果德育不能实现“知”与“行”的互动,仅仅是停留在让受教育者知德的水平上,那么毋庸置疑,德育的最终产品将会是一群有道德知识而无实际道德品质的人,德育的价值和意义也将无从谈起。德育贵在知行统一,只有将道德贯彻到人们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德育的价值才能够充分实现。然而,当前道德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知行脱节的现象,却不得不让我们对德育中的几个问题予以新的审视。“知”与…  相似文献   

14.
党内法规的调整对象不只是党内关系,而是包括特定党外组织和党外个体在内的党务关系。但这面临“党内法规只调整党内关系”(狭义论)的质疑,即混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调整范围、降低党内法规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混淆调整对象和调整作用这两个不同概念。“溢出效力”虽是对“狭义论”的直接回应,但自身存在理论缺陷,同时伴随《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的修订而合理性存疑。通过对“狭义论”的理论回应和实践质疑,可以明确“政治实践”是判断党内法规调整范围的根本依据,而党务关系才是当前党内法规的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的基石是道德,它对社会、人非常重要,而德与道德对于正在成长的大学生更为重要,因为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期望值很高。但近代传统文化的衰落,必然造成当代大学生无视道德,更无法对道德有深刻认识,甚至会有失德行为。当下学校德育工作者可通过具体可行的制度与方法帮助当代大学生寻回道德。文章试图为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做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法则,就是严格限制个体的生物属性,肯定和培植其社会属性,使个体行为与群体规则保持一致,以利于个体生存和群体发展。纵观人类的文明史,这种群体规则主要表现为道德和法律,道德是人类自我约束的思想意识规范,法律是国家强制执行的社会行为规范,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构成了经邦济世的方略体系。进入新时期,党中央在扬弃历代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法治”和“德治”并重,确立了“务德尚法,以德为本”的治国思想。一、正确探析道德建设的价值。1、道德建设的工具价值。道德的价值是指道德的效用及其满足…  相似文献   

17.
道德法律化理论是见义勇为立法的理论基础。重新审视道德法律化论争,科学把握道德法律化内涵,可以对见义勇为立法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见义勇为既需要用道德来调整,也需要用法律来规范;法律规范的重点是对见义勇为行为人的救济措施和保障机制;对见危不救行为目前不宜"犯罪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公务员道德建设的关键是培养道德认知能力,使道德规范向主体意识内化。道德建设应以道德内化为根本,以法律和制度为保障,使道德规约得到强化,通过"道之以德",对公务员进行内在控制,并"齐之以礼",用法律法规作为强有力的外在控制手段约束公务员的行为。在道德建设中由于道德理念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变化着的,道德教育作为主要的"立德"措施,在培养道德意识上有着积极性的同时,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个人私德是与社会公德相对而言的。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列宁说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个人私德则是指个人私生活中有关个人的做人品德、作风、习惯等,即古人所谓的“修身立德”、“克己复礼”等。“德,国家之基也。”“士有百行,以德为首。”“人无公德便‘不能群’,无私德则‘无以立’”。可见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品德的重视。人要在人群中和谐生活必须讲公德,要自立修身、自我完善,必须讲私德。个人私德的修养和操守,是  相似文献   

20.
“得”与“德”两字虽意义大相径庭,却如影随形,时而对立,时而统一。有人因追求大众之“得”被奉为“德”之典范;有人因一味追逐一己之“得”沦为无“德”之徒。两者犹如天平之两端,若不能找准其间的平衡点,随时可能造成天平失衡。依“德”而“得”,是天平的基准状态。人生存于社会,对“得”的合法追求,不仅合乎“德”的要求,而且值得鼓励。一个人对“得”的关注和投入,是创建社会物质财富的基础;一个人“德”的具备,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如果两手空空,不追求所“得”,不勤劳创“得”,必然遭大家白眼;如果一味追求个人所“得”而取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