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所说的世界格局多极化,简称世界多极化,或者就叫多极化.世界格局是指具有世界影响的力量(国家)或力量中心(国家集团)的布局及其相互作用的战略结构状态,多极化则是当今世界格局表现的主要特征.所谓的世界影响,其构成包含经济、政治、军事、科技乃至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而不仅是政治因素.冷战结束前曾经出现的所谓美苏两极,就是指美国和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综合实力加之各自控制的经济和军事集团在世界上产生着其他任何力量都不可企及的巨大影响.今天,在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美国仍强调和鼓吹它领导下的"一极世界"("单极世界"),就是凭借它这个惟一超级大国所拥有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
世界文明多样性现在成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热门话题.这同近十几年来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密切相关.文明多样性,同国际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一起,构成当前国际形势的"三大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肖枫 《当代世界》2016,(10):72-75
正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未改,中国仍是多极格局中的一极。在多极格局下,中国不应选择军事结盟战略,但可选择结交更多的朋友,"铁哥们"越多越好。鉴此,"中美两极论"与现实不符,中美新冷战对峙也不会形成。关于当前的世界形势和格局,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然而,  相似文献   

4.
吴兴唐 《当代世界》2009,(8):9-10,26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和大调整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格局多极化和发展模式多元化都在深入发展:这“三化”,即全球化、多极化和多元化,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是一种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互动关系: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视角出发,需要共同探讨国际格局多极化近10年来的变化以及在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深入发展,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虽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国际形势仍然总体稳定,但在世界格局、大国关系、国际安全、世界经济和政党政治等领域也出现一些新的突出变化,呈现出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如何认识和判断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是一个重要也极富争议性的问题。冷战结束后 1 0多年来 ,世界格局日益呈现出一种多元主体、复合依存、多重制衡的复杂结构状态 ,“极”已难以准确描述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 ,应超越“极化”思维 ,审慎对待多极化主张。  相似文献   

7.
"9·11"事件后,美国的"单边主义"表现得很猖獗.美国追求建立"单极世界",牵动世界"多极化"形势呈现出新特点,即:世界战略格局中几大"硬实力"与事件前相比并无大的变化,但因美国借反恐推行"单边主义",俄罗斯实行战略收缩,世界战略力量重新整合,使"多极化"形势一时呈现出有利于向美国"单极世界"倾斜的趋势.在新形势下应如何估价世界"多极化"的形势,"多极化"的历史总趋势是否会发生逆转,已成为人们关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于江 《当代世界》2024,(2):50-55
非洲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大陆之一,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极、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极、人类文明的多彩一极。在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指引下,中非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提质升级、相互支持坚定有力,新时代的中非关系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与非洲构建高水平的命运共同体,符合人类命运与共的历史潮流和现实需求,将助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从东亚经济新格局看两岸经贸关系陈国强苏联、东欧剧变后,延续半世纪之久的冷战格局已经结束,世界政治、经济朝向区域化、多极化发展。地缘政治优先已为地缘经济优先所取代,经济竞争代替了东、西方对抗。一、东亚经济出现新格局冷战后东亚地区相对稳定。其主要矛盾已不...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国际格局的两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的世界既没有形成新的单极格局,也未形成多极格局.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多极化和单极化两种趋势并存的世界.它既带有单极化的倾向,也具有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但世界终将实现多极格局.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00,(3)
在新的千年里,世界将会怎样? 有分析家认为,从宏观角度看,2000年世界仍将向多极化过渡,并呈现如下特点: 一超多强:这是就综合国力而言的。目前,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国土面积、人口数量等综合国力因素比较中,居突出优势,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接下来,日本、俄罗斯、欧盟和中国系强国或强国集团,其中,日本是经济巨人,政治侏儒;俄罗斯是军事大国,但国力日衰;欧盟正在加速政治、经济、外交和防务联合,但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实体;中国的发展前景看好,但其综合国力与美国相比,差距甚大。有鉴于此,上述一超多强的世界战略格局尚不会改变。 政治多极化:这是就有关国家或国家集团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而言的。目前,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美、俄、英、法,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走势.它在政治上的后果是美国加快了建立单极世界的进程,并使大国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但"9·11事件"并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也没有动摇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世界格局几番转换为特征而载人史册.世界格局的转换与苏联的兴衰存亡紧密相关,乃至苏联解体成为人们在多极化问题上看法分歧的源头.如果撇开苏联,20世纪的世界格局问题便无从谈起,可见苏联在整个世纪中的显赫地位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涂志明 《当代世界》2016,(12):56-59
冷战结束后,为推动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维护中亚地区和平稳定,中俄印三边关系得到稳步发展和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正在对欧亚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俄印两国都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经济体,中俄印三方可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为契机,加强彼此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加强战略引导和合作,着力推动全球和区域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5.
1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历史低潮,新自由主义到处泛滥,占压倒优势.同时,国际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在这种大形势下,国际左翼力量状况如何,前景如何,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对多极化格局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极化格局是冷战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几年来中国国际政治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后,在此提出三个观点,供同行专家、学者探讨:一、多极化格局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权力政治思维,还应当从和平与道义力量的增长,全球化和地区化的角度进行更广泛的思考;二、多个  相似文献   

17.
历时四十二天的海湾战争终于落下帷幕,这场一度引起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局部性战争,势必对交替转换中的国际格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主要大国开始侧重于综合国力的竞赛。这种多层次的竞赛不仅包括军事和政治,而且更包含经济与科技。海湾战争后的国际格局,是一种以美国为主导的多极世界。这种格局包含着以下三个层次——军事上,美国为强有力的一极;政治上,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苏中英法为五个主角;经济上,则以日美德为三个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格局变化与挑战 世界迈进21世纪,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并行发展,国际格局日益呈现多极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美国全球战略重点的转向源于冷战结束后,"两个战场"的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下,克林顿政府完成了对其传统安全型转为综合安全型的新全球战略的调整,重点逐渐趋向于亚太地区.布什政府上台后加快以亚太地区为重点的全球战略调整,还有其推行以NMD和"五维战争"为标志的新军事战略的图谋.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向亚太地区,将对亚太地缘战略格局产生较大影响.但受各种因素所限,其所作所为难以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时代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曲折向前,道路选择差异化与文明形态多样化同时并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中国基于自身发展与安全需要,同时也为促进地区稳定与繁荣,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共同创立了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20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遵循"上海精神",加强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领域合作,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上合组织不仅是探索区域合作新范式、塑造地缘政治新格局的重要表率,同时也是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多边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