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问题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就业腐败直接损坏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廉政制度,破坏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公平竞争体制,同时就业腐败也是一种权力的腐败。就业腐败问题的不断产生,不仅践踏了社会公平正义,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必然会使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肌体的健康有序发展。只有坚决遏制就业腐败,才能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2.
明晰办学思路 促进学校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高校的办学过程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实践过程;一所高校的办学思路,是一定的教育思想在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目标上的概括性体现,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办学过程中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如何进行建设的总体思路。它不仅直接影响到一所高校的发展方向、使命及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选择,也直接影响到一所高校对自身的功能、作用和任务的确定;它应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发生潜在而又实际的影响。一、加强高校办学思路研究的必要性明晰的办学思路是一所高校健康发展的需要办学思路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没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3.
高校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新探谭晓防,陈培瑞一、高校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我省现行高等教育的办学和管理体制是五十年代形成的。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国务院主管部门相继创办并管理了一批为本行业、本部门培养专门人才的单科性高等院校。据统计,1994年...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社会机制,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通过多方面机制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来制约和监督腐败行为的反腐败运作方式。构建与完善反腐败社会机制,是指在我们党已经确立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针对清除腐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一特点,使现行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外延向社会化方向拓展,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相互配套且行之有效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腐败工作系统,并使之成为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补充的过程。构建与完善反腐败机制,不是对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否定,恰恰相反,是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自身延伸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拟从理论依据、客观必要和主要构成三个方面,就构建与完善反腐败社会机制这一课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肖剑 《廉政瞭望》2012,(1):64-65
“在印尼,腐败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了一种社会病。”英国BBC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亚洲时报在线》在一篇评论中则称,“在印度,腐败的勾当是在桌子底下进行的……而在印尼.就连桌子也是腐败的”。对此,印尼人民协商会议主席阿米安·赖斯坦承,法律体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印尼腐败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还说:“当那些想要切断腐败根源的人站在镜子前时,就会发现,原来他们也是腐败的人。”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干部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干部工作创新要以观念创新为先导 当前,我国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化、全球化、数字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办学环境、办学模式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孙德元 《学习月刊》2010,(18):80-81
高校院系是高校内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的主要力量和办学实体,因此,建设好高校院系是高校发展前进的关键所在。加强院系建设.首先是加强院系领导班子建设,核心问题是解决好院系领导班子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9条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8.
高校改革要加快李季芳我国高校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僵化的办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成为造成目前高校缺乏生机与活力的直接原因。办学模式涉及面广、内容多,其本身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实践证明,对高校办学模式进行小改小革、局部突破...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很快,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组织部和教育部党组对社会力量举办学校的党建工作非常重视,2000年6月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于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不同,社会力量举办高校的党建工作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实践和探索。一、社会力量举办高校党建工作中的新问题社会力量举办高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独立设置的民办大学(学院);二是社会力量投资与公办大学合作举办的大学分校或二级学院。后者因为依托校本部,…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旧两种体制、两种观念并存的社会转型时期,正是社会腐败现象的易发和多发期。高校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同样面临着一个防腐败和反腐败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高校腐败现象的特点、成因分析入手,提出以德养廉、教育倡廉、监督促廉、典型导廉、法制保廉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沈阳市慕绥新、马向东等高中级领导干部蜕变为腐败分子的原因时,有人把他们腐败的根源归结为体制问题,说现在社会风气不好,腐败成风,在这样的环境中,“好孩子也得学坏”。咋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细一琢磨,此言谬矣!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这二十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确实付出了两笔非常昂贵的社会代价:一是源于体制根源的社会结构性腐败,二是环境代价,为了追求经济发展,我们已严重透支了子孙几代的环境资源。 中国社会的“资产”与“负债” 先算一下我们得到的,即我们现在拥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余年,我国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的某些负责人中腐败现象的发展走了三步曲:散在的个人腐败———普遍存在但程度不等的集团腐败———与权力大小相称的小权小腐败大权大腐败。腐败分子前仆后继。腐败正在严重侵蚀着我们社会的肌体,破坏着我们的民众对于现代化的信念。为什么要在现行宪法体制下谈论遏制腐败问题?我完全赞成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实行现代民主政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蔓延问题。但是,谁也不能等到中国民主政治完全建立后再解决腐败问题。如果说在现行宪法体制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那么,我们有可能也…  相似文献   

14.
陶媛 《山西青年》2022,(2):103-105
高校教学管理是根植于大学办学基因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可以有效提升大学办学的稳定性与长效性,是大学教学与科研最有效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发展体制,需要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高校的人才培养不可忽视,但在当今教学管理体系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以创新的视角,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的创...  相似文献   

15.
探索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新思路。一、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牢固构筑抵御腐败的制度防线长期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是腐败现象得以产生的深层原因,也是腐败分子赖以寄生的温床。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必须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构筑抵御腐败的制度防线。这些年来,江苏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一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总…  相似文献   

16.
列宁曾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存在物,因此,对于形成腐败心理原因的分析研究,也首先应当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  相似文献   

17.
集体腐败是指某些单位的公职人员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利用,为小集体谋私利,对他人或以及社会造成损害的行为。集体腐败是我国腐败现象出现的新变种,它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扰乱了经济的正常秩序。遏制集体腐败行为的恶性膨胀和扩展,已刻不容缓。消除集体腐败应采取如下对策: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要尽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创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堵住经济体制中的漏洞。要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二、完善权力监督约束机制,规范和…  相似文献   

18.
独立学院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大势而产生的高等教育形式.10年来的办学实践证明.它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得到了人民群众、政府、举办高校和出资者的认可。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办学的核心主体,由于社会环境、教育机制和学校等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梅 《求实》2010,(Z2)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高校在办学体制、经费来源、招生分配、科技成果转让、后勤社会化、校办产业改制等领域已逐步与市场接轨,高校财务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我国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相对滞后,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鲁鸿志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能否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固然十分重要,但主动适应的关键是高校自身。没有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再好的外部条件也不可能建设好教师队伍。我认为,根据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