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斗笠记忆     
正那日在乡间河塘,偶遇一农人在寒雨潇潇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独自怡然垂钓,不免想起了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里的诗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父戴着青斗笠,穿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的场景,仿佛在我眼前重现。"青箬笠"中的"笠",就是斗笠,是农民上田下地干农活戴在头上用于遮阳挡雨的工具,想必上了些岁数的人都不会陌生。尤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的泥土墙壁上都挂着它。  相似文献   

2.
日前,有网友在华声、天涯等论坛发帖,称其无意间在黄石理工学院官网发现一则奇闻,该校电气学院将某次去唐朝大诗人“张志和纪念馆”的活动称为缅怀革命烈士,引发网友捧腹,不少网友调侃称:“把张志和奉为革命志士真是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3.
林亮 《今日浙江》2013,(16):52-52
太湖南滨,唐代诗人张志和用"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绘了如画般的"水云乡"——吴兴。如今,这座如梦般的临水历史名城,又因水而动,开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水行动。吴兴区在湖州市率先提出了关停并转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目标,加大淘  相似文献   

4.
民盟四川省委于8月27日召开了纪念张志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原国民党24军参谋长杨家桢同志以生前好友的身份应邀莅临了这次会议。会上,他谈到了张志和同志对刘、邓、潘起义的贡献。会后,我专就这件事走访了84岁高龄的杨老。  相似文献   

5.
每当清晨、傍晚时分,在流经四川省雅安市区的青衣江畔,人们总可以看到一对年老的夫妇在一起徜徉、散步、谈心。男的国字脸,身材魁梧硬朗,目光炯炯有神,容光焕发,他就是原四川省政协委员、离休干部、解放前曾任西康省保安司令部雅荥汉联防总队上校总队长的朱世正。1986年北京一家杂志曾撰文介绍1948年秋民盟四川省支部负责人张志和争取草莽英雄的事,所谓的“草莽英雄”即是指朱世正。朱世正说:“其实,我并非真草莽英雄,要说草莽,我不过是鲁莽草芥,胆大妄为罢了。”投笔从戎追日寇 朱世正生于民国7年(1918年),号泽霖,排行老六…  相似文献   

6.
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表现为: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和其他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竞合关系。《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前,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国家赔偿法》,其他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后,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国家赔偿法》,其他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责任法》。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与民事赔偿的混合表现为两种形式:不动产登记错误致人损害赔偿与民事赔偿的混合,行政不作为致人损害赔偿与民事赔偿的混合。两种情形下的法律适用及责任分担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7.
两汉刘向在其所著的《说苑·善说》篇中,记载了春秋时期楚国令尹鄂君子晰在游船上听榜枻越人唱歌的情景及越人所唱的《越人歌》一首。这首《越人歌》的族属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莫衷一是。《壮族文学史》认为.“《越人歌》是一首有文字记载的、距今已是两千多年历史的著名的古老壮歌。”壮族语言学者韦庆稳先生从语言  相似文献   

8.
西汉刘向所著《说苑·善说》中记载的《越人歌》的族属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争论不休。 近年来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越人歌》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认为《越人歌》与壮族有关者,如韦庆稳、白耀天两先生;有认为《越人歌》与侗族有关,如张民、林河两先生,以上观点都是从语言学、文学的角度去研究而得出的。邓敏文先生运用历史地理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壮族和侗族今天的分布断定:《越人歌》是侗歌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07,(8):38-38
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名额如何确定《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名额按下列办法确定:(1)1000人以下的村,一般设3人;(2)1001人以上2500人以下的村,一般设5人;(3)2501人以上的村,一般设7人。此外,《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选举办法》还规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国内学术界基本存在两种看法:一种是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一种则割断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联系,把它纯粹看成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事情。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首先,马克思仅仅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将人的全面发展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联系在一起,而在早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和后期的《资  相似文献   

11.
读了《中华读书报》韩进林先生《外国人中国人》,甚觉有趣,不揣浅陋,作《中国人美国人》续貂,聊博一笑。中国人姓在先,名在后;美国人名在先,姓在后。中国人寄信先写收信人地址,次写寄信人地址:美国人反之。中国人署年、月、日;美国人则署日、月、年。一般而言,中国人惯于先说主,后言次:美国人惯于先言次,后说主。  相似文献   

12.
《楚天主人》2013,(1):31-31
正为了进一步提升《楚天主人》的办刊质量,增强可读性,经研究,对2013《楚天主人》栏目作了调整与充实。现将《楚天主人》杂志栏目介绍如下:《楚天主人》栏目分为7大版块,新增加"人大视窗"版块,"代表园地"版块替代原"人物春秋"版块,"研究论坛"版块替代原"理论研究"版块,欢迎符合下列栏目  相似文献   

13.
佚名 《今日广西》2010,(14):25-27
长达95集的新版《三国》首播虽已结束,但围绕《三国》的褒贬争论,至今没有平息。 一项有关《三国》的调查,参与人数达10369人。调查中,76.2%的人看过新《三国》,其中48.0%的人看过一部分,28.2%的人几乎都看过,  相似文献   

14.
《楚天主人》编辑部:我是阳新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刘堃?2003年底由阳新报社调过来后,一直从事文秘宣传工作。拙稿《不识潮汛,船何出海》、《咬定发展不放松》等分别在2004年第8期、2005年第1期的《楚天主人》刊发,使我深受鼓舞!《楚天主人》杂志栏目设置精当,工作指导性、内  相似文献   

15.
《楚天主人》编辑部:我从人大机关调入工商从事领导工作,在新的岗位上,我仍一如既往地爱读《楚天主人》。作为老读者,我从创刊第一期到现在,基本上都拜读过,特别是《法制纵横》、《工作研究》、《理论前沿》等栏目,我常细细品味,反复阅读。有时因出差在外,回来又赶快补读,我不愿漏掉任何一期。可以说《楚天主人》伴随我4年多了,它是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伴侣。我何以如此爱读《楚天主人》?一是信息快,知识面广。一刊在手,基本可了解当前全省人大工作的动态和信息。《楚天主人》涵盖了人大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它几乎是人大工作的一部教科书。二是栏目丰富,形式多样。理论探讨与普及法律知识相结合,使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受益。  相似文献   

16.
朝花夕拾     
《传承》2003,(6)
□往事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热情地讴歌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及他们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最可爱的人”成为志愿军的代称,《谁是最可爱的人》入选中学教材,影响了几代中国人。后来,“最可爱的人”的殊荣,在不同的时期代表着不同战线的先进工作者,如抗击“非典”中,白衣使者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林彪神化毛主席1959年国庆,林彪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时,前后共振臂高呼了八次“万岁”:“中华人…  相似文献   

17.
从《白鹿原》到《丁庄梦》,是一个农村人自我德行逐渐丧失殆尽的过程,是从"仁义白鹿原"蜕变到"末世梦魇的丁庄"的过程。《白鹿原》人的自我始终生活在祠堂里,个人自我以道德自认,其外在表现则为"学为好人"。丁庄人丢了《白鹿原》的"魂’,人死如灯灭,完全去意义化。表现在丁庄人现世的生命如同果戈里笔下的"死魂灵"。丁庄最后的悲惨结局可想而知:人去村空,"穿过丁庄时,像穿过没头没尾的沟壑一样"。  相似文献   

18.
近日,《楚天主人》编辑部全体编辑记者认真学习了新闻出版总署新修订的《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学习中,大家谈到,《楚天主人》是省人大常委会主办的机关刊物,立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演员,或者说作为一个人,王铁成一生扮演了两个最成功的角色:一个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极为敬仰的人物周恩来,一个就是父亲——绝大多数人都要扮演的角色。大多数北京人都会记得1976年那个昏暗的冬天——10里长街送总理,多少人悲痛欲绝!人们再也看不到周恩来那沉稳的带着一种浩然正气的微笑了,而这微笑,在那些年代里,曾支撑了多少人的信念啊!八十年代初,人们惊喜地在首都的话剧舞台上,又重新目睹了周总理的风采,这就是王铁成在话剧《转折》里扮演的周恩来。周总理那熟悉的音容笑貌,又让多少人热泪盈眶!此后,王铁成又一发不可收拾地在电影《大河奔流》《报童》《李四光》《西安事变》等影片里饰演了周总理。  相似文献   

20.
四月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教育部在洛阳举办全国中学法律常识讲习班。参加这次讲习班的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的政治课教研员和有经验的教师代表共140余人,河南省各地、县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人员、教师代表80余人,洛阳市60余人,洛阳地区40余人。还有团中央学校部、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及《政治教育》编辑部、《中学政治课教学》编辑部、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学生》杂志社、《中国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