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7年5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王珉书记做报告中谈到民生问题时,一连提出了七个"着力",以改善民生问题。王珉书记强调:民生改善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要以普遍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普遍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和解决群众的突出困难为重点,加快改善民生状况。要着力提高就业水平;要着力增加居民收入;要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着力改善居住条件;要着力促进教育  相似文献   

2.
孙永先 《奋斗》2010,(8):42-43
近年来,东宁县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政方针政策,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急需的问题入手,着力改善社会民生状况和群众生活水平,认真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教育、就医等问题,民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改善民生,让民得实惠、党得民心,始终是抚顺市委领导班子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抚顺市委从群众最为关心的棚户区改造、就业与再就业、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等重大民生问题入手,积极探索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8,(4):4-5
民生问题,是我们党始终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新形势下全面改善民生,必须要把改善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举措,惠民有真成效。一要着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要让人民群众有活干、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生能顺、老能养、病能医、故能安。要围绕解决好这些问题,形成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多层次、  相似文献   

5.
王祁远 《世纪桥》2008,(8):61-62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民生问题,从群众对民生的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出发,着力解决好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柳青 《新长征》2008,(1):16-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专门用一个章节来阐述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解决和改善社会民生问题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这说明党和国家已经将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成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占建荣 《理论导报》2012,(12):31-31
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又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讲话表明,我们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我国,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王珉书记的报告精神,对于朝阳而言,根本任务就是,更大程度地提高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更大程度地改善民生状态,更大程度地缩小与全省先进地区的差距,在辽宁全面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实现跨越前进和全面崛起。  相似文献   

9.
刘军 《理论与当代》2008,(12):46-47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省委和贵阳市委也多次指示要着力改善民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还动情地指出:“民生就是我们最大的公务”。为此,我们要用真心、动真情、下功夫,努力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2,(11):7-7
近年来.宝清县委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党组织有效服务民生、着力改善民生、切实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坚持高起点谋划,把各级党组织有效凝聚到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来。科学发展,民生为先。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县委先后出台了20多项政策文件,组织实施了财税增收、信访化解、市容整治和城市建设“大会战”,兴建了一大批改善民生重点项目。围绕加强对民生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以服务保障民生为重点内容的党组织工作例会、定期报告、专项推进等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民情反映、民生决策、群众评判等17项民生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民生问题。是省委、省政府始终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体现得尤为突出。 2007年初,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省长宋秀岩代表省政府向全省人民庄重承诺:年内,办好改善民生的八件实事,进一步让人民群众共享青海改革发展的成果:一年中,全省在改善民生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90亿元,比上年增加36.2亿元,使改善民生的八项实事全面完成,广大群众就业、上学、医疗和住房实际困难继续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12.
刘天柱 《新长征》2009,(9):41-41
德惠市把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摆在突出位置来抓,针对医疗、供水、燃气等三个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实施了“三大民生工程”,着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使群众共享科学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由此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清醒地认识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弥 《学习月刊》2014,(19):29-31
教育、就业、养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及国民健康、住房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是中国当前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期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公共财政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认识民生问题的现状,把握财政与民生问题的契合点,进而从财政上找准支持民生的政策策略,是中国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15.
改善社会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线》2007,(9)
在我国现阶段,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将"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也讲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  相似文献   

16.
廖作斌 《前线》2008,(5):18-20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而社会建设必须以民生为重点,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抓住民生问题,也就是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切实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应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民生新理念,着力健全完善社会建设新体制。  相似文献   

17.
建设100所公办幼儿园,在100所中小学实施“阳光校园·智慧教育”工程;对40万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6万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贵州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着力解决就业问题、社会民生痛点、难点问题,彰显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必胜决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贵州落实好民生实事,准确把握民生脉动,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不断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美好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08,(12)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民生问题,从群众对民生的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出发,着力解决好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王珉 《新长征》2008,(4):4-6
十一届全固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是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即将迎来北京奥运会的重要年份召开的两个重要会议。吉林省作为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省份,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进吉林发展振兴,王珉书记在署名文章《加快振兴步伐着力改善民生》中作了详尽的论述。文章对我省近年来各项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作了全面的总结,同时又对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作了清晰的勾划。  相似文献   

20.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所面临的民生问题,从群众对民生的基本需求、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出发,着力解决好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民生问题,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