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河和布拉戈维申斯克这两个边境城市,地理位置接近。由于经济合作密切,两个城市正在经历着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反映在城市建筑上,它们正在逐渐地采用相似的城市理念和建筑风格,变得更加趋同。通过仿造俄罗斯的标志,黑河向中国游客提供了一种"微型的俄罗斯旅游体验"。布拉戈维申斯克则似乎较为保守,但这座俄罗斯城市并没有免受来自她的邻居的文化影响,其中国元素在不经意间不断充实。这两座城市通过彼此之间的借鉴、对话和模仿,已经产生了许多交叉点。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学进行着新文学的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对俄罗斯文学的影响有迹可寻,但中俄学者对此都未曾留意。部分俄罗斯作家或直接塑造,或偶尔提及中国文化英雄,如在《秉烛夜游客》和《回归太白》中对李白形象的塑造,以及俄罗斯作家对庄子和老子的曲解。另一些俄罗斯作家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俄罗斯文化相拼贴,如"欧亚交响曲"系列小说、《2008》和《阿狐狸》。俄罗斯当代作家通过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构建中国形象,从而回归了俄罗斯18世纪末"中国是‘哲人之邦’"的套话。这既具有当下的针对性,又折射出"新欧亚主义"的观念,俄罗斯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书写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和出发点,但他们在俄罗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3.
特朗普执政以来竭力争取实施美墨边境墙修建计划,使美墨边境和移民政策问题日益突出,这在本质上与欧洲国家的"再边境化"不谋而合。作为与"去边境化"相反的趋势,"再边境化"是人们面对全球化浪潮的一种退缩反应。在美国,这种趋势在九一一事件之后呈现加强态势。美国的"再边境化"不仅体现在增强传统地理边境的壁垒效应上,还表现为强化美国社会中的"身份建构边境",并突出地表现在严苛的移民政策上。合理的"再边境化"可以帮助人们塑造心理舒适区,但过度的"再边境化"可能会使美国加固"美国优先"的观念建构,并带来相应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正>1988年,泰国成为中国公民第一个出境游国家,1990年新加坡、马来西亚紧随其后。“新马泰”早期推出的旅游产品,是“泰新马港澳” 15日游,以长线为主,纯观光线路,参团的游客基本上都是第一次出国的人。如今,为了吸引中国游客,东南亚各国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继泰国和马来西亚对中国游客开放限时免签后,新加坡也即将开放与中国30天互免签证。而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规定,中国公民只要持有效期限内的普通护照可以申请办理落地签证。接着,中泰于2024年1月2日宣布永久免签。  相似文献   

5.
明治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岛崎藤村在长篇小说《家》中描写了各种女性形象,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贤良型"知识女性、"屈从型"传统女性、"谋生型"劳动女性、"卖身型"贫困女性。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可以了解当时日本女性的生活状况与社会处境,进而了解她们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6.
妇女参与政界,是衡量国家和社会制度民主化的标准之一。在发达国家,政界女性精英代表在国家机关、社会运动和非政府组织,在文化和教育领域,甚至在军队中都担任着很高的职务。 那么,俄罗斯有女性精英吗?她们是什么样的人物?又如何表现自我?根据社会学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把近几十年来俄罗斯社会政界女精英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转轨以来的俄罗斯城市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俄罗斯城市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接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并且总人口呈负增长趋势,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在逆城市化阶段所特有的现象。因此,一些俄罗斯学者认为俄罗斯在城市化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之后同样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本文回顾了俄罗斯自19世纪中期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并针对不同城市分组进行了相关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事件并非逆城市化现象,而只是由于动乱而引起的暂时波动。在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之后,俄罗斯城市化进程再次步入动乱前的正轨。鉴于俄罗斯目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其未来城市化的进程也相当不确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东盟国家发生的中国公民安全事件呈逐年增长之势,且类别多样,其中涉及游客安全事件数量最多。从安全事件发生的国别来看,泰国最多,文莱最少。其中,既有当事国基础设施、治安环境、中国领事保护宣传平台普及程度不够等客观原因,也有中国公民自身的主观原因。针对中国公民安全风险的相关保护措施已经纳入高层互访议程。中国外交部、驻东盟国家使领馆通过增设领事机构、运用法律手段、建立"线上线下""动静结合"的领事保护预防机制等措施在维护中国公民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贯彻落实"外交为民"的宗旨,可以继续通过提高"安全提醒"发布的频次和效力、深入打造内外联动的领事保护预防体系、对不同的安全事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等途径,切实提高安全利益领事保护能力。同时,中国公民自身也要提高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9.
构建公民社会——普京的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作为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基础,是西方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民主与否的标准之一。普京执政以后,提出要构建俄罗斯的公民社会,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本文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为依据,对普京构建俄罗斯公民社会的思想理论、方式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西方和俄罗斯对于公民社会在内涵以及概念上的不同认识,并对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陈冰 《新民周刊》2012,(1):32-36
"中国男孩危机"并非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警言,而是一个危言耸听的伪命题。我们不能只看到城市女孩在学业上的进步和优势,而忽略了她们同样是应试教育和性别角色刻板化的受害者,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孩,女孩子同样需要拯救。  相似文献   

11.
《新民周刊》2012,(44):79-79
(2012年10月)总有一片传奇土地,见证过历史跌宕后,流传下许多传世颂扬的故事。数千载春秋中,无数将士奔赴南疆边境,守卫国土,以热血写史;如今,"硬汉四驱"荣威W5丈量车队驶进这片热土,以时代担当致敬边关英雄。继8月穿越滇越边境缅怀"老山军魂",9月于帕米尔高原探访"西陲第一哨",10月初于满洲里致敬"国门卫士"之...  相似文献   

12.
在耶稣会士的作品里,中国女性很少存在;在商人的叙述里,则完全缺失。到十九世纪,虽然许多西方旅游者涌向中国,中国女性仍然很少被提到。其原因是,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国居民与外国人的来往仍然非常有限,女性总是被排除在这种来往之外。法国人于是被迫从绘画或是中国小说里来想象中国女性。她们被理想化:温柔、忠诚、无私奉献……然而,女性也成为古怪中国的代名词,她们的缠足,她们封闭的生活常常受到评议。女性和中国一样,有着多样性的意义,顺从和无所事事、专长于艺术和爱,但是在长期遭受压迫之后也会变得残暴。在十九世纪的被西方化的想象世界里,中国女性和其所隐含的中国脱离野蛮、臻至幸福。  相似文献   

13.
人权在冷战后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人道主义干涉、保护的责任等新概念。围绕这些概念以及人权与主权关系的激烈争论,不仅反映了各国人权观念上的差异,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国的人权观。俄罗斯的立场和做法反映了其人权观念的变化。在主权范围内保护本国公民和外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已成为俄罗斯的重要人权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落实。而保护在境外的本国公民以及他国公民的人权观念,在被俄罗斯逐步接受的同时,却也成为俄罗斯武力介入地区危机的正当理由之一。在俄格冲突、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危机中,俄罗斯在解释其武力直接介入危机的原因时,都使用了人权保护的相关概念,也反映了其人权观念的变化。俄罗斯人权观念的变化影响了其介入危机的方式,也影响了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和外交行为。  相似文献   

14.
江迅 《新民周刊》2012,(39):33-36
一批又一批中国国企民企向朝鲜挺进,虽不时传出"血本无归"的消息,但中国企业仍抱着希望,前赴后继。丹东,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海岸线最北端的边陲港口城市。鸭绿江,中国与朝鲜的界河,虽说是界河,但没有明显分界,没有中界线,只要不上对岸,就不算踩界越界。丹东江岸,银杏成阴,江风习习。笔者沿着鸭绿江大街行走,在国安街口,水色青...  相似文献   

15.
发展道路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取向,概括了俄罗斯社会发展的本质和目的,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民主化与国情的深刻辩证关系,并要求建立可以确保实现俄罗斯发展理念的机制。俄罗斯发展道路的调整与完善,是第六届国家杜马选举和总统大选的主要议程。当前,俄罗斯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加强政治竞争性是新阶段的新特点,其实质是俄罗斯新权威主义政体的改革问题。俄罗斯发展道路的调整面临挑战,主要包括国家资本主义模式的前景、国家与市场关系的协调、"统一俄罗斯"党的政党现代化、行政管理模式的改变、民意政治的挑战、社会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战略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俄罗斯究竟具有怎样的国家特性,如何看待俄罗斯的民主,如何看待发展道路的间断性,如何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这些都是研究俄罗斯发展道路的基础性问题。俄罗斯的国家身份认定从历史上就与帝国意识紧紧捆绑。这种自我意识在本质上缺乏对他者文化的尊重。这是当今俄罗斯如何融入世界的关键问题。精英阶层关于俄罗斯是"欧洲太平洋国家"的身份认定、新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与"欧亚联盟"战略互为影响,是俄罗斯发展前景中值得关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严格意义上讲,金砖国家不是高盛集团概念的产物,而是在某种程度上的俄罗斯外交努力和智慧的"成果"。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对金砖国家,以及对自身的金砖外交有着深入的思考。可以说,金砖外交既是俄罗斯在21世纪的一次典型的"智慧外交",也是俄罗斯传统的大国均势外交思维的体现。对于俄罗斯的金砖外交思想和行动,值得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7.
近年,俄罗斯主要通过4条途径向东亚国家输送原油.由于这4条途径的油源地及输送方式不同,因此最终的交易价格也不相同.笔者选取2条途径--用铁路通过满洲里向中国输油和用油轮从萨哈林岛向日本和韩国输油--的贸易价格与俄罗斯对欧洲的离岸价格及中东原油对东亚国家的到岸价格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俄罗斯原油在东亚石油市场的价格现状.本文还对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的出口原油的价格作出预测,指出它的价格将高于目前中俄铁路原油贸易价格和同品质的中东原油价格.  相似文献   

18.
陈冰 《新民周刊》2020,(15):62-65
满洲里市委、市政府负责人表示,在这场输入疫情防控的战斗中,将严格闭环管理,做到入境人员和当地老百姓之间无接触,"确保输入病例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西北部的满洲里,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在西方价值观的主导下,大西洋共同体通过北约和欧盟东扩至俄罗斯边境,俄罗斯被边缘化。俄罗斯自身面临的这一战略困境,塑造了它的新修正主义世界秩序观,即,挑战大西洋权力体系的实际操作而非内在原则,促进西方接受一个多极、多元的世界秩序。迄今为止,虽然新修正主义日益抬头,但俄罗斯还是一个保守的、维持现状的国家。俄罗斯目前把自己定义为"非西方成员",但如果能够克服冷和平时期的战略限制,俄罗斯还是有可能重归"西方"。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是否存在食物安全问题有诸多观点。本文从俄罗斯国内的农业生产、俄罗斯居民的食品消费与俄罗斯农产食品的进出口结构三个视角对此作出评估。如果单纯从数据上,俄罗斯无论是从农产食品的产量上,还是从消费的水平上,都不存在食物安全问题。俄各界夸大俄的食物安全问题目的是为了寻求国家的关注和支持。西方不中立的评价也有其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