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秀琴 《前沿》2013,(19):172-175
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海外进行汉语教学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中华文化传播活动,他们是汉语国际传播的参与者、实施者,也是传达中华文化的“民间使者”和中国人的形象“代言人”,他们在汉语国际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传播”能力,在顶层设计的框架下,帮助志愿者建立新的观念,进一步学习柔性传播策略,吸收一些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知识;同时,应充分利用志愿者的宝贵经验,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国家汉语国际传播工作的参谋,其中的优秀者成为语言与文化传播工作的专才.  相似文献   

2.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全球“汉语热”日渐升温。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之外,全球有3000万人在学习汉语,迄今已有近百个国家两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太阳之下,每个人都会长大,有机会选择说话或者保持沉默。现在,到了人们讲汉语的时候了。”美国大学理事会主席卡帕顿这样认为。法国教育部汉语督学自乐桑将人们学汉语的理由表述得更为直接:“现在,汉语已经成为一张就业王牌。” 汉语,这一传承了几千年、具有无与伦比表现力和独特美感的古老语种,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重要的原因是它背后蕴藏着的巨大的中国机会!  相似文献   

3.
周艳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3):184-188
贵州汉语中有一批词语在汉语古籍文献和其它汉语中都找不到相应的词语,但却在侗台语诸语言中可找到与其语义相当、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说明它们来自侗台语,可以定之为“底层词”。贵州汉语中存在着侗台语底层语言的事实,对探索贵州汉语发展史和民族关系有重要价值;进行贵州汉语中侗台语底层词的研究,对保护侗台语这一濒临灭绝的、具有地方性的、民族性及古老文化特色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哲 《前沿》2011,(15):144-147
当下网络传播,开始了由“80后”向“90后”的过渡。他们已经成为网络传播的中坚力量,其网络传播具有前卫性、逆反性、群体性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深入探讨了汉语国际教育的新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并提出了以“一个核心,两个辅助”为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汉语学习需求。同时,文章介绍了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多元化的评估方法、清晰化的考核内容、反馈和改进机制、逐级晋升的学习过程,以及数据分析和改进措施的重要性,这一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培养更为全面、具备跨文化交际和教育管理能力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以推动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及相关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志丛 《求索》2008,(12):201-202
现代汉语有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可以分为“居中粘结式”、“前后配套式”和“居端依赖式”三种类型。三种不同标记模式的有标转折复句在现代汉语语料中的分布有很大的差别,“居中粘结式”居于主体地位,是最典型的转折复句句式,这是“联系项居中原则”的有力表现。“前后配套式”和“居端依赖式”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也充分显示了“联系项居中原则”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播正能量,拒绝负能量!”“传播是一种力量,亲,今天你传播了吗?”近期,众多网友在中国文明网、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人人网等各网站的论坛、博客、微博、QQ群等网络空间热情传播和分享自己喜欢的“正能量”故事和作品,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有网友说:“正面声音就应该广而告之。发出网络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这就是一名好网民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王烈琴 《求索》2012,(7):166-168
语言霸权和语言濒危是当前国际语言环境的主要特征。语言霸权与语言濒危不利于语言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而且对汉语语言文化也构成了威胁。以孔子学院为传播形式的对外汉语教学已不能满足中国发展和汉语国际传播的需求。全方位、多渠道、多途径地加强汉语国际传播是时代的要求。汉语网络化传播将是一种长期、便利、有效的国际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9.
关俊红 《求索》2008,(5):197-199
论文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五个版本“凡例”的对比研究,发现半个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典》“凡例”保持整体结构、编纂理念基本不变,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一部辞书在不断修订,其凡例也应随之有变。要注意吸取语言学领域新的理论和观点,注重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断调整,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0.
陈凡 《今日广西》2007,(8):55-55
“汉语热”正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而且学习人数和汉语教学规模都空前扩大。在与中国为邻的越南可以感受汉语文字的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1.
高欢欢  耿绍宝  康宇坤 《前沿》2014,(9):138-140
现阶段的媒体传播环境中,每一个单独的个体在以个人传播为主的新传播媒介中都掌握着相较于以往更为宽松的话语权和更多的言论表达机会,网络舆论场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和地位得以进一步的凸显,对于传播内容的真实性以及网络传播所触及的传播伦理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构建和谐、理性的网络传播秩序需要培养理性的受众和理性的传播媒介,更需要培养理性的“意见领袖”,推之当下,体现在具有更多话语表达机会和更强话语影响力的“网络大V”之上。  相似文献   

12.
单侠 《前沿》2009,(2):184-186
汉语史分期问题是汉语研究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之一。建国以后,特别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对这一问题曾进行过较为热烈的讨论。本文在总结汉语史分期各主要观点基础上,探讨了汉语史分期存在分歧的原因,旨在寻求更合理的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邓瑶 《求索》2011,(12):232-234
异形成语指意义相同而个别字书写形式或结构方式略有不同的一类成语。异形成语是汉语书面语的累赘,长期困扰着书面语的使用和规范。“原原本本”和“元元本本”、“源源本本”是一组异形成语,词典对它们的收录及释义有较大差异。通过考察语源、使用频次及分析“原原本本”的语义衍生机制,根据异形成语规范化的尊重原则和理据原则,作者提出了这组异形成语在词典收录和释义上的新识。  相似文献   

14.
乔全生 《求索》2014,(4):135-139
蒋冀骋教授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是一部颇具原刨意义的著作。该著以“阿拉伯语一汉语”对音资料来研究元代汉语语音,可谓独辟蹊径。在研究资料的搜集与研究背景的建构上,可谓坚毅大气。在具体探究中,该著也是朴面出新,在热点问题上更是胜义纷纶,多有创获。  相似文献   

15.
沈抒 《群众》2008,(10):86-87
在新兴的网络媒体环境下,图片传播有着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体的特点,了解并掌握网络图片传播的特点,将有助于我们理性认识网络传播手段,科学对待网络传播的内容。不久前的“华南虎假照事件”给我们提供了剖析图片网络传播的范本,从这一事件入手,笔者认为,网络图片传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16.
汉语批评:从失语到重建(笔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 90年代曹顺庆等学者提出的当代中国文论的“失语症”及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命题 ,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赞成的、反对的和商榷的意见都不少 ,但更多的则希望他们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思路、方法和拿出实际成果。现在他们提出“汉语批评”策略 ,既是对学界期待作出回应 ,又使其以前的学术理论更加深入。本刊选发的这组笔谈 ,集中探讨了汉语批评的理论内涵、话语策略、汉语批评与当代全球化语境等问题 ,表明了他们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和具体的方法及路径 ,希望引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林晓莉 《人民政坛》2011,(12):28-29
近期,一部时长达27分钟的微电影《雷锋侠》在网络上迅速蹿红,短时间内在各大视频网站的点击率便突破百万,被网友称为“2011最强大的短片”。该片讲述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清洁工郑英雄,为了父亲和爱人雯月,决定做一名英雄,化身成为“超级英雄”雷锋侠,穿梭  相似文献   

18.
论争论     
“争论”即“各执己见,互相辩论。”(《现代汉语词典》)“执”者,“坚持”之谓。也就是说,在互相辩论的过程中,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谁也驳不倒谁,谁也不信服谁。与人争论是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实,这只是争论双方个人的一厢情愿。事实就是这样。仔细回想你所经历过的争论,不管是你与别人的争论,亦或是你听别人的争论,哪一次争论有人服输?  相似文献   

19.
网络民主与法制刘云峰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的建设和普及,人类正在实现由大众传播时代向网络传播时代的飞跃。过去那种“大媒介小个人”的时代正走近终结,传播媒介终于不再是无法参与和那么神秘莫测了,传播权也不再被度垄断而是日益普及和分散。这是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革...  相似文献   

20.
最近看到原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泽厚先生一篇文章,说他从来不用“国学”这个词,这使我感到惊讶。《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国学”即“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一意思自近代以来已被几代学者所认可,很多大学都成立了国学院,很多学生都在国学院里学习,但为什么现在有人对“国学”一词仍有意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