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历时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反复修改,并经过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和十八次会议两次审议后,通过了《广东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办法》。《办法》规定"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人事任免案,应当由提请机关正职领导人签署的书面报告提出,同时附送《干部任免报表》、拟任命人员考察材料或拟免职人员的免职理由",并规定"上述报告、材料一般应在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十日前送达。考察材料要反映拟命人员的德、能、勤、绩等情况","人大常委会审议人事任免案时,提请机关正职领导人应当到会作人事任免案说明,并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委员们  相似文献   

2.
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是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重要内容,也是人大常委会履行职权和实施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审议某一议题时,安排中心发言人就会前调查和视察的情况进行主题发言,向与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人员介绍调查情况,有活跃会议气氛,提高审议质量之利。中心发言的深刻与否,直接关系到审议效果的好差。在这方面,从接触到的实际看,有如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一、忌说"普通话"。围绕审议议题而作的中心发言,实质就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调查报告。它对没有参与调查的人员提供知政材料,要用真实的情况、详尽的数据来说话,让与会人员了解他们所不曾了解的某项工作的实际状态,切忌空对空,满腔"普通话"。否则,表面看来词藻华丽,"政策水平高",但却不能为审议提供多少帮助,相反往往成了"唱催眠曲"。  相似文献   

3.
吴逸 《楚天主人》2011,(4):74-74
两会开幕以来,媒体从高官口里"掏"出的信息很吸引人:李源潮在江苏代表团审议谈到干部换届时,披露"一个省会城市的市长在选举中拉票","是他的副秘书长发的短信","结果不仅没有拉上去,反而把自己拉下来了"。  相似文献   

4.
正审议权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督职能,是依法进行表决的前提。只有立足于全面、透彻的审议,立法、监督、任免和决定重大事项等权力,才能显现民主与法治的质地。代表审议如何"洗洗澡、治治病"?请少讲正确的废话。正确的废话"兴风作浪",势必会弱化求真务实者的语境。这不单纯是会风、文风问题,而是党风、政风的缩影。请不要只汇报工作。审议中,代表按照职位高低顺序来发言较为常见,发言内容也往往是"三部曲":先介绍本职工作,随后讲成绩,最后谈打算。这样的老套路与工作汇报并无差别。这般发言也明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县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一般采取了有关议题调查组中心发言人先发言,出席和列席会议人员后发言的程序。中心发言人的发言内容是根据调查的情况,针对有关单位向会议的报告进行的审议发言,起着主导、启发他人发言的作用。这里,根据数年的实践,试就提高中心发言质量的有关问题,浅谈一点看法。一、关于少数中心发言存在的问题从前段情况看,县市人大常委会在审  相似文献   

6.
"依法审议"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中心环节。所谓"依法审议",应包涵以下内容:(1)审议步骤的程序化;(2)审议内容的法律化;(3)审议语言的规范化;(4)审议意见形成的制度化。审议步骤的程序化,即每次常委会会议前1-2天,由常委会主任会议对报告进行初审,拿出主导意见,以增强会议审议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会中有关单位先汇报工作,然后听取调查人员的调查发言和有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7月1日)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本次常委会会议的议程多、任务重,共审议6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通过了其中的3件;听取审议了4个专项报告、1个执法检查报告和1个出访报告,通过了1个决议;批准了3件国际条约;还决定了人事任免等其他事  相似文献   

8.
观点看法     
《观察与思考》2011,(4):10-11
<正>物价飞涨,我真不知道那些一两千块钱收入的老百姓是怎么熬过来的。—8日,全国人大代表贺优琳在广东团全团审议发言时数度哽咽,他提议:各级政府在涉及民生方面时少用"让"  相似文献   

9.
刘能 《人民政坛》2013,(7):35-35
《人民政坛》编辑部:作为一名人大常委会委员,我常常感到自己在审议发言中用词不够考究,反观一些委员的发言显得比较专业,体现"法言法语"的特征。请问,常委会委员应如何使用好"法言法语",提高审议质量?读者2013年6月9日  相似文献   

10.
他山之石     
《新疆人大》2009,(6):43-46
常山:实行审议发言"备课制"浙江省常山县人大常委会在去年推行常委会审议"领衔发言人"制度的基础上,今年实行常委会审议发言"备课制"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作者简介     
人大常委会委员受全体人大代表的重托,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因此,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发表审议意见,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个人事情,而是必须履行的神圣职责。从目前地方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的情况看,审议发言普遍存在着主任们发言,委员不发言或发言不积极的"言塞湖"现象。  相似文献   

12.
信息越是透明,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后,反而非常容易理解官方的态度和立场,进而主动支持政府工作. 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修正案草案,这是议事规则实行20多年来首次进行修改.修正案草案规定为:"任免案应当附有拟任免人选的基本情况和任免理由;必要的时候,有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回答询问."(4月21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13.
审议议案和报告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例会的重要活动。人大常委会制定法规、作出决议、任免干部、实施监督,都必须经过会议审议这一法定程序。议事是决事的基础。目前,从总的看来,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制度还不够完善,与新时期对人大工作提出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探索、实践,把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审议权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享有的一项职权。从权力构成因素上看,它可以分解为知情权  相似文献   

14.
由地方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向任命他的人大常委会述职(以下简称干部述职),是把实施监督权和任免权相结合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表现出两个重要特征:一是监督权的运用从面对"事"发展到面对办事的"人";二是把任免权的运用从仅能对提名任免职务的人选进行"表决"发展到对被任命干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审"。对于这一探索和尝试,有必要作一些推敲和研究。一、"评"和"审"是干部述职的两个重要环节干部述职,通常有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人大代表及干群评议阶段、常委会审议阶段、整改阶段。显然,准备阶段是为评议、审议阶段打基础的,而整改阶段的工作(包括依法作出对不称职干部的免职决定)又必须以评议和审议的材料为依据,所以干部述职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评议和审议这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依法无须表决,也不宜表决通过;如果非得进行表决,"审议意见"还是"审议意见",不能与"决议"或"决定"混淆。"审议意见"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主要意见的归纳整理,不宜表决通过。以全国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公开的审议意见为例,标题统一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报告的审议意见";前言统一明确有多少人次的审议发言,"现根据发言情况,将常委会组  相似文献   

16.
人大监督,议题调查是会议议题审议前的关键环节。人大监督是否取得实效,常委会会议审议是否深入,关键在于常委会会议前的调查。调查不深,问题找得不准,就会影响监督的质量和效果,人大监督就会走形式、走过场。因此,人大调查要深、要细,做到"五忌"。  相似文献   

17.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价值观是大多数成员共同认可的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善恶、美丑、是非评判标准的观念。讨论"我们"当代浙江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首先要讨论当代浙江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当前,浙江省已经进入到了人均GDP超9000美元的发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请您谈谈"佤山幸福工程"的由来. 徐向东县长:2012年3月,我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7日那天,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参加云南团审议.我有机会发言,我发言的主题是"兴边富民工程",当时我说,佤族是一个"直过"民族,通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等一系列扶持边疆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以来,阿佤山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2005年以来,我们兴建改造了2万多户民居房,共有8万人告别了茅草房、杈杈房.胡锦涛主席听后很高兴,并关切询问: "现在还有没有?"我如实汇报: "还有近8000户,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  相似文献   

19.
正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常常审议这样的议案:《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xxx等任职的议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提请xxx等职务任免的报告》。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这其中的细微差别——都是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人事任免案,为何政府提请的为"议案",法院提请的为"报告"?《地方组织法、选举法、代表法导读与释义》一书对此问题是这么理解的——"主要的考虑是:司法方  相似文献   

20.
3月4日下午,"雷锋日——顺风车在行动"为首批爱心车主发放了带有唯一编码的顺风车标识——"顺风车二维码车贴"和"绿丝带","顺风车常态化"推广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人民论坛记者采访了"顺风车"发起人、全国青联委员王永,他谈起了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人民论坛:为什么想到通过学雷锋活动把顺风车这件事常态化?王永:这个事情我觉得靠我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