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治理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治理改革成效明显,呈现五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政治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启动和支持了中国30多年来的经济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政治体制的效率优势已经得到了历史的证明,并且成为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推进和深化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通过体制创新发挥效率优势,做到扬长避短。吉林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郎毅怀的文章《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扬长避短》综述我国政治体制的优势,认为应从抑制和消除腐败、削弱和克服特权等方面继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和改革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因对党中央提出精兵简政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更是强调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并将之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人制度的改革紧密联系起来。随着认识的深化,尤其是他在1980年、1982年和1986年所做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等专题讲话,集中反映了他关于机构改革的设想和思路。直到1989年,他仍然强调,"消除机构臃肿"是  相似文献   

4.
鲁俊 《学习月刊》2009,(8):91-91
一、市容环卫行业体制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 1、市容环卫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思想比较保守。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市容环卫工作者文化程度和整体综合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一是对改革可能带来的问题(如竞争、下岗、人员分流、待遇等)忧虑不安.以至对改革抵触情绪大;二是认为环卫体制改革是走过场,不当一回事;三是对改革信心不足.等待观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我国现阶段两大全局性的任务。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给予有力的配合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郑重地指出,“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温总理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全面改革,如何继续地坚持全面改革,如何科学地推进全面改革,都蕴含着深刻的含意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改革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可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但是对改革策略的考察则能反映出既往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是我们回顾中国改革的有益路径之一。体制改革可以理解为事物发生的"质的变化",它是内在的、决定性的、根本性的变革;而机制改革则类似于"量的变化",它是外在的、可累积的、表面性的变化。从改革的结构特点看,中国改革本身的结构性矛盾加大了改革的难度,在"改什么与如何改"的艰难推进中,体制与机制的区分成为释放压力的阀门。从改革的过程特点看,中国改革的渐进性延长了改革进程,在求稳的政治心态下,体制改革与机制改革的适当区分具有合理性。从改革的方法特点看,中国改革的试错性增加了改革的风险成本,在"哪些能动、哪些不能动"的取舍中,体制和机制的区分成为必要。机制改革在"量"上的积累,并不一定会带来体制改革"质"的飞跃。如何让改革不单纯地停留在机制上,而向体制纵深推进是个难题。机制改革的边际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将其转化为体制改革的时机不易掌握,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东辉 《奋斗》2006,(12):2-4
文化体制改革是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改革。与全同同步,我省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以此为突破.边疆文化大省建设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全面推进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市场化改革。这种市场化改革逻辑地包含着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改革成就,克服现存的缺陷,必须全力推进以法治的现代的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发展以民主政治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进行以全面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为目标的社会体制改革。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性任务。  相似文献   

10.
其一,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协调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这四项改革如何协调推进,如何安排好改革的重点、优先次序、改革的力度,需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1.
以大部制改革为龙头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已正式启动。大部制改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切人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大部制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大部制改革应慎重推进,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9,(10):62-64
文化体制改革是今年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2009年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速,3月17日,文化部召开义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文化部部长蔡武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革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直属单位改革发展,把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带动改革。6月11日,文化部再次召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蔡武强调,  相似文献   

13.
林舒婷 《党史文苑》2013,(12):38-39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涉及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政权建设、政治体制、政治稳定、政治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学习、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有助于我们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更深层次地领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立自觉的政治体制改革意识。  相似文献   

14.
从“咸安政改”开始.宋亚平就成为与吕日周、仇和等官员齐名的“改革明星”。与那些局限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不同,宋亚平的改革举措主要是围绕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的,带有强烈的政治体制改革色彩。丰富的基层执政与改革经验,使现已担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的宋亚平具有与一般官员和学者所不同的更广阔的视角、更多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涉及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政权建设、政治体制、政治稳定、政治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学习、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有助于我们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更深层次地领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立自觉的政治体制改革意识.  相似文献   

16.
刘新圣 《世纪桥》2012,(21):71-72
越南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986年以后越南开始推动"革新开放"战略。开始时改革的重点放在经济体制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日渐突出,政治体制改革成为历次党的代表大会讨论的重要议题。越南二十余年来的革新开放事业,在改革以往的不适合市场经济的政治体制上取得了不少突破和进展。本文考察了越共六大以来越南共产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政委主任马凯强调:2006年改革的首要重心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即着力于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和法制政府。其次.要建立推动科学发展的经济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一 我有这么几点感受:第一,深深感到基层在呼唤改革,实践在呼唤改革。基层对改革认识的高度和实践的进度,是出乎我们意料的。现在看来,基层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认识,已经走在了主管机关的前面。这充分说明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对改革的基本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改革的核心是解决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问题。对于改革,原来是侧重于做强做大,现在看来这不是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卫生工作是农村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农村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我国从1994年就开始进行医疗改革试点,1998年医疗改革进入组织实施阶段。2000年7月,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得以全面展开。2008年春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再次成为“两会”的热点。从我国医改的现实来看,改革的成效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农村卫生工作仍比较薄弱,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为其它各项改革提供动力机制,又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中央部署的五项重点改革之一。在经济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五项重点改革中,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为其它各项改革提供动力机制,又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如何充分认识党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