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社会工作机构很难找到合适的社工。这其中的原因不能简单用社工待遇低来解释。对此,基于结构社会工作的视角,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北京市社工专业发展较好的学校为例,从学校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学生对社工的理解几个维度探求社工本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原因。研究发现,社会对于社会工作者的能力需求、高校培养和学生主观建构之间的差别,是社工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三个方面说明社工在志愿组织中发挥的作用。第一,组织管理。志愿组织管理比其他的组织管理更难,因为这里没有钱、没有权,志愿者追求信念、理想,在社工教育中应培养社工的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是高校要开的一门课程。另外。参与式的管理模式比较适合于志愿组织,一般的志愿者组织是松散式管理,社工在组织管理上可以发挥他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伴随中国对于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急需拓展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教育辅导、实施督导、效果评估。为此,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在中国社工协会社会工作师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等的支持下,建设“社工+志愿者”合作孵化基地,成立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论坛执委会,提供研究与实验的场所;聚集各方力量进行“实体孵化”、“网络孵化”、“信息孵化”、“组织孵化”、“理论孵化”,探索中国特色的“社工+志愿者”合作服务模式,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司法社工是近年来在上海等国内大城市出现的一项新兴行业,他们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为处在违法犯罪边缘的社区特殊人群提供服务.在推进社工职业化建设的进程中,社工机构作为新社会组织相继建立了工会,开展了工会工作.司法社工行业的工会工作既属于新时期"两新"组织工建的范畴,又紧密地结合了社会工作职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都是改革开放后发展的新生力量,从最初的两者分离到近年的联系合作,共同在社会管理创新、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包括(一)日常服务:社工指导与志愿者实践;(二)专业服务:社工实践与志愿者配合;(三)大型服务:社工组织与志愿者实施;(四)应急服务:社工评估与志愿者参与;(五)倡导服务:社工预测与...  相似文献   

6.
饶燕枝 《工友》2015,(1):29-31
从居委会干部到专业社工第一次见到陈宇,在武汉市江汉区青少年空间的心理咨询室里,这间咨询室起名叫"心语工作室",呈直角摆放的两个沙发,一个茶几,"这里是和青少年谈话的一个私密的地方。"在当一名专业的社工之前,陈宇是一名社区居委会干部,打扫卫生,管一些家长里短之事,总之,就一个"杂"字概括。她说自己从小就是在邻里间长大,那个年代的父母都很  相似文献   

7.
2010年,广东省将迎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如何办好亚运会,成为我们关心的话题。通过阐述社工服务的含义、优势和社工+志愿者模式在亚运会的运用,提出社工介入亚运志愿服务的可行性,有助于提高亚运会志愿者服务素质,提升志愿者队伍整体服务水平,协助亚运会的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8.
广州的志愿组织(志愿者)和专业社工机构(社工)在配合党政实施公共服务、协助社会人群等不同领域有着层次不一的相互合作关系,并随着社会建设的发展和“社工+志愿者”的服务模式渐现相互合作、相互融合而又相互制约的趋势。尽管双方在实践中存在角色互换与位置错配、服务对象与资源分配的重叠等问题,但其天然的互补优势以及根据服务项目、服务需求搭建的“社工+志愿者(义工)”大平台有效促进二者在合作服务中共同发展,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9.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5(4):F0002-F0002
2011年11月12日上午,中国社工协会社工师委员会、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南方都市报》等联合主办的第一次全国性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盛会——“社工与志愿者·建设幸福生活”高峰论坛在我院成功举办。民政部孙建春巡视员、广东省民政厅叶秀仁巡视员、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吴先浪书记、《南方都市报》陈朝华副总编辑、《中国财富》龙科主编及来自全国的280多位社工、志愿者参加了交流。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1月12日上午,中国社工协会社工师委员会、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南方都市报》等联合主办的第一次全国性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盛会——"社工与志愿者·建设幸福生活"高峰论坛在我院成功举办。民政部孙建春巡视员、广东省民政厅叶秀仁巡视员、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吴先浪书记、《南方都市报》陈朝华副总编辑、《中国财富》龙科主编及来自全国的280多位社工、志愿者参加了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中山市在"学雷锋、做好事"、"慈善万人行"的基础上,从1995年发展志愿服务,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奉献社会、帮助他人,赢得社会各界的欢迎、产生良好的影响;从2009年开始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试点,逐渐面向镇、区建立专业服务机构,重点帮助有需要的人群,为社会稳定与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中山市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发展面临较好的形势,但是也存在较多的困难与问题,如资金投入渠道狭窄、社工经验不足、志愿者服务水平不高、培训机制不健全等等。出台《关于加强中山市社工与志愿者合作折意见》,制定"中山市社工与志愿者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对策,有利于促进社工与志愿者合作,凝聚两大社会服务力量,实现有效整合资源,共建和美幸福中山。  相似文献   

12.
高校志愿者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内容。利用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专业化特色的志愿服务,是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特色模式。加强高职专业化特色志愿服务建设非常重要,但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探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解决对策,为高职院校特色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3月20日晚,由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团委等主办的“亲青汇·志愿时尚新魅力——广州启智队志愿服务展示暨青职社工签约会”在广州举办。本次签约活动中,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团委与广州启智志愿服务总队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启智队下属的10支分队与社工系学生10个小组进行对接签约。对接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4.
以党团员为主体的党团员志愿服务对志愿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为日渐普及的"社工+志愿者(义工)"联动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近年积极探索党团员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联动服务,深入社区和农村开展合作,在弘扬志愿精神的同时倡导助人自助等社工理念。在党团员志愿者与社工(党员社工)联动发展的过程中,要通过相互的专业支持和辐射引领等合作形式,探讨双方合作服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向社会组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的背景下,针对不同社群服务中社工介入角色的探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在J市儿童福利院开展服务的实践中发现,社工应以陪伴者的角色介入福利院孤残儿童社会服务.社工陪伴者角色因孤残儿童的实际需求、福利机构的功能缺失以及社工嵌入服务机构初期面临的困境而十分必要.陪伴者角色的建立需要理顺专业社工与福利机构、同工及服务对象之间关系,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设计开展活动,调动服务对象参与,并将陪伴关系贯穿服务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在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向社会组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的背景下,针对不同社群服务中社工介入角色的探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在J市儿童福利院开展服务的实践中发现,社工应以陪伴者的角色介入福利院孤残儿童社会服务。社工陪伴者角色因孤残儿童的实际需求、福利机构的功能缺失以及社工嵌入服务机构初期面临的困境而十分必要。陪伴者角色的建立需要理顺专业社工与福利机构、同工及服务对象之间关系,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设计开展活动,调动服务对象参与,并将陪伴关系贯穿服务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共青团包打天下、一统青年工作的时代,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个人和单位的关系、团组织和青年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专职团干行政化的职业成长路径以及流动性强的特点,不利于建立稳定、持久的工作机构,不利于形成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队伍。因此,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现实以及青年工作的实际。在这种背景下,推广"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发展专注青少年工作  相似文献   

18.
实习是高校社工专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主要环节。机构实习是高校社工专业实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高校社工专业机构实习中存在专业社工实习机构相对匮乏,专业实习督导力量相对不足,实习成绩评估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应当积极培育专业实习机构,拓宽实习领域,提高实习督导水平,完善实习成绩评估体系以提升高校社工专业机构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政府的公共政策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办社工机构在此契机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发展过程中,民办社工机构不仅要牢记初心与使命,而且要克服巨大的生存挑战。通过引进推拉理论对Y民办社工机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推—拉"分析,结果发现,民办社工机构需要在使命与活命这两种路径间找到平衡,这样方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常态下企业经营本身面临挑战,此时由其自主购买社工服务是否必要与可行,且企业期待社工提供哪些针对性的服务值得探讨。通过调查近年来珠三角CX企业主动全资购买社工服务的相关实践,得出结论认为新常态下在劳资纠纷高发的珠三角,社工的介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劳资双方共克时艰。因服务购买费用不高,故企业通常具备购买能力,如有更多元的经费支持则可保证服务的持续开展。该时期的服务重点可聚焦在加强劳资双方对于劳动法律法规、制度的理解,促进管理方学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帮助员工了解缓解压力与调节情绪的方法,积极应对危机事件,增强企业与合作伙伴的联系和相互支持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