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追求公平公正,力求达到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到司法实践中,就是要在司法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司法公正,诚信司法。和谐司法应该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司法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这是确定沉默权的大环境。我国应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借鉴西方先进的法制经验,采用有限制的沉默权。  相似文献   

2.
浅析恢复性司法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恢复性司法的根本价值是恢复业已遭到破坏的社会关系,使得一定地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和谐。这一价值取向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相契合,由此决定了恢复性司法的适用不应当仅仅局限在刑事领域,而应扩大到治安领域,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社会关系恢复到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之司法精神再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大背景下,我国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惯例式违法现象,因而有必要对司法精神再反思。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司法公正是和谐社会内涵的基石,司法唯善是和谐社会理念的底蕴,而以人为本则是司法和谐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作为一种群众性、自治性的纠纷解决方式,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如何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发挥司法行政预防性的职能优势,坚持将工作前置,不断提高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人民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显现的重要作用。1.强化了人民调解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的功能,筑牢了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营…  相似文献   

5.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正义是法律价值中的重要内容,正义只有通过法律才能实现。司法正义是保障法律正义得以实现的手段、方式和途径。我国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开始关注司法正义。文章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分析目前存在的影响司法正义充分实现的障碍;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构想,期待我国司法正义的早日实现,为我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这是全党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主要任务。组织工作历来是为党的政治任务服务的。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然要承担起重要职责,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提高工作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司法建议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司法实务界的认同,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司法服务措施之一,司法建议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显现出相应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司法建议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缓解这些问题宜采取相应的三个优化原则及三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营造良性司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司法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司法监督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代表3月7日下午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构建和谐社会要从社会最基本的矛盾抓起。汪啸风说,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保障。没有社会的和谐,小康目标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根据这一内涵,和谐国税应是一个法治、公平、文明、高效、廉洁、平安的国税。构建云南和谐国税应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法院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司法公信力是民主法治社会司法权威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构建民主和谐的法律机制;坚持公正司法,提高审判工作质量;规范司法行为,树立司法权威;坚持司法为民,增强司法亲和力;加强职业操守教育,保持司法廉洁;加强司法沟通,实现法院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司法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司法的核心价值。与传统刑事司法相比,恢复性司法在保护受害人权益、预防犯罪、满足公众参与、提高成效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应理性引进恢复性司法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恢复性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归纳的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云南省检察机关当前必须切实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们正在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司法部门尤其是人民法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此本刊记者对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刘瑞川同志进行了专访。记者:刘院长,您好。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以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神圣职责的人民法院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刘瑞川: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这也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目标。因此,新时期人民法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司法工作的指导方针:“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作为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方针,高度概括了人民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重要的公用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的工作环境、任务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客观出现了一些影响和谐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才能凝聚力量、激励人心,正确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构建和谐电力,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应有贡献。近年来,我们适应新形势,不断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改…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的理想,又是一种治国的方略、治国的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的目标.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承担着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责任.广大民事法官只有强化五个意识,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发挥五项职能作用,将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矛盾和冲突调整到和谐状态,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不断深入,和谐社会这一宏大命题也已经逐步从破题阶段进入到操作实践阶段。政法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与司法工作。  相似文献   

18.
"司法和谐"的理念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背景下对司法活动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取向新的探索和定位。"司法和谐"至少应当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从司法工作与社会的外部关系来看,司法部门应当成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权利救济途径,司法机关应该充分发挥定纷止争、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起到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从司法系统内部来看,"司法和谐"意味着对司法机构的准确定位、司法程序的公平正当、司法权力的合理配置与分工、审判活动的协调运行等。要实现"司法和谐",必须处理好几对重要的矛盾关系。首先,在司法机构的角色定位上,应当注意司法独立和司法谦抑的统一,以保证司法裁判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其次,在审判组织的发展方向上,应当实现司法精英化与司法民主化的兼顾,使审判过程既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又有人民群众的见证和参与。最后,在审判活动的价值取向上,应当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法律传统出发,平衡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模式重要而紧迫。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石油义不容辞的肩负着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搞好石油石化矿区服务工作,建设好新型和谐矿区,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探索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长足发展,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要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树立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