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以人为本"的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以人为本可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有五个主要层面,即生活层面、工作层面、政治层面、人权层面和哲学层面。这些不同层面都是围绕人这个核心,因此,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如何理解是个关键问题。根据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中“人”是具体的人、现实的人,人的主体是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  相似文献   

2.
论以人为本思想中"人"的主体性内涵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添生 《求实》2007,(4):29-32
通过对传统哲学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人”的主体性内涵的揭示,以及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人”的主体性意义理解的批判,探讨了以人为本思想中“人”的主体性内涵的现代价值,并提出了在尊重“人”的主体性背景下实现以人为本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类意义上的人、社会意义上的人,还是个体意义上的人。这种在逻辑上的区分,对我们理解“以人为本”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人的存在形态看“以人为本”,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且有助于澄清“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以个人为本”等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以来,“以人为本”的提法受到广泛关注。由于认识上的分歧,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评价颇多歧见。这里,我想对其中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否就是人本主义?有的同志对探讨以人为本的来源和演变颇感兴趣。这当然是一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以人为本是有意义的,但更重要的是今天人们使用这个提法时如何理解。根据今天人们的用法,我认为以人为本指的是人们处理和解决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西方资产阶级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他们所认为的“人”是抽象的人,最终是“以资产阶级为本”。在中国古代也有“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仅仅是将劳动人民视为工具,因此也是一种道德说教。马克思主义则明确指出“人”是“现实的人”即劳动人民;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以人为本的“本”应该从现象和本质两个层次来理解,就是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解读"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以唯物史观为前提的人本观,在当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理解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当前落实以人为本,重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明确地将人作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但首先必须明确以人为本中“人”的三重内涵,即现实的个人、人民和人类的三重内涵指向,这是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述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我们理解人的世界、理解社会的一个根本原则.离开了这个原则,就不可能有人的世界,不可能有社会.以人为本,最根本的是要以人为历史的目的,一切活动的归宿都是为了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的全面实现.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看,以人为本得以凸现和重提,具有厚重的理论依据和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9.
周蕾 《理论学刊》2005,(6):57-5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不少学者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做了深入地阐述,本文试从伦理学的角度做些探讨。一、“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所谓以人为本,简单说就是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在历史上,以人为本的思想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和价值层面分析,由对物的依赖性而造成的"人的物化"问题构成了当代人类生存深层的价值危机。面对"人的物化"问题,德育应该直面人类的生存困境.进行理论自觉,以人的方式理解把握、教育人,面向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德育,实施德育自身的历史转向.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的本体论追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澄明“以人为本”的深层意境,就必须在本体论上追寻。“以人为本”是对“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以人为本”与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实践依归。  相似文献   

12.
姚挺 《福州党校学报》2005,(4):48-51,61
"一定的社会规定"的"人"是马克思"以人为本"观点中的"人",马克思"以人为本"观点中的公平(平等)和正义是建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层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松柏问:“以人为本”是一个理论问题,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基层工作中,我们一方面有“‘以人为本’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感觉,但另一方面又对基层工作究竟如何具体体现和实现“以人为本”这一问题困惑不解。“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究竟是什么?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上正确理解把握“以人为本”?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它的科学标准是什么?我们期盼得到专家的答复。 基层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精神?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如何从理论向实践飞跃这样重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力之 《探索》2006,45(4):122-127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但是,只克服GDP崇拜,仍然还停留在问题的简单层次上,要在社会生活中实行“以人为本”,还得对“人”的价值观作历史、具体的分析;无前提的“以人为本”并不能自行构成合理的价值观。对人的需要、欲望有所区别、有所取舍的态度,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取向的科学性基础。“以人为本”的限制性前提是:人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不是不断地扩张物质欲望的人,不是片面的人和物欲化的人,而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5.
做好人的工作,尊重人、理解人、团结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前提;开发人,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作用是关键。尊重人、理解人、开发人是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体现人文关怀理念的基本要求。但是当前,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存在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新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面向21世纪的纲领性文件中被重提并受到重视,表明我党已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新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和人的关系上,从“见物不见人”到“见物又见人”;在类和个体的关系上,第一次在党的理论中确认了“个人”的重要地位;并且在理想和现实的结合中引导当代中国人走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的价值目标:“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本质内容。“以人为本”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而“可持续发展”作为被当今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先进发展理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因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的价值目标必然是“天人合一”。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视野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应有两层含义:一是就人的地位和作用而言,它把人视为发展的本原、主体和核心;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根据;它把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戈士国 《探索》2005,46(2):173-174
对“人”与“本”的把握构成理解“以人为本”的基础。“社会的人”和“总体的人”构成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主张和心理预期。在“以人为本”的命题中,“本”的范畴体现了以人为根基为归宿的真理态度、价值取向和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行政人伦理建设的突出问题之一是尚没有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行政人人性论观念,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实践中往往不同程度地裂变成“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关系。我国的经济转轨和政府职能转交需要我们重新理解“行政人”的“人性”。“行政人”应该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人性论,以利于行政人伦理建设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人为本这一思想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执政理念和价值观念。如今在报刊上我们时常发现有些人使用的不是“以人为本” ,而是“以民为本” ,还有的将这两个概念混用 ,说明有些人对“以人为本”实质的理解是似是而非的 ,是一种误解。笔者认为 ,“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不能混为一谈 ,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