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决“带病提拔”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严格责任追究。目前,实行“带病提拔”责任追究还有不少难题,主要表现在“带病提拔”中的“病”难以认定,责任主体难以区分,责任行为难以确定,责任追究难以落实。本文全面分析了“带病提拔”追究难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火线提拔”干部能够净化干部队伍。“吹尽狂沙始见金”,每一场重大危机,对干部队伍来说都是一场“大浪淘沙”般的考验。“火线提拔”干部,往往是与火线撤换干部同时进行的。在和平年代,有些干部的政治品质的优劣、工作能力的短板很难表现出来,重大危机的应对往往成为净化党的干部队伍、促进干部作风好转的重要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3.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4,(35):5-5
官场频现“突击提拔” 近年来的中央巡视显示,领导干部职务变动时突击提拔干部的问题普遍存在。比如,江西省委原秘书长赵智勇离任九江前突击提拔了一批女干部.山西长治县原县委书记王虎林离任前批发了430顶官帽,河北青龙县原县委书记高东辉调任前突击提拔调整283名干部,湖南株洲县原县委书记龙国华高升时顶风突击提拔100多名官员。分析称,“突击提拔”的根源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组织程序失效。  相似文献   

4.
速读·要闻     
《创造》2014,(2):6-7
中组部首提防止带病提拔 1月2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首次提出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对违规使用干部“零容忍”,一查到底,严厉惩处。对跑官要官的,一律不得提拔使用,并记录在案,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买官卖官的,一律先停职或免职,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相似文献   

5.
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升迁上心态浮躁。3年以上的科级干部、5年以上的处级干部,被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亏欠”他的。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3,(16):5-5
“火箭提拔”现象折射用人不正之风 近期多地曝出的“火箭提拔”年轻官员现象继续发酵。安徽省望江县团县委副书记常骏生被曝年仅22岁,其父常德是望江县编办主任。常骏生任职决定随后被撤销,  相似文献   

7.
任人唯“贤”某教育局长提拔了几个教师任文教助理和中小学校长。教师意见纷纷,认为领导任人唯亲。人事股长解释说:“我们这就是任人唯‘贤’嘛,提拔上去的不是局长的‘贤侄’、‘贤弟’,就是书记的‘贤妻’、‘贤媳’。’”任人唯“贤”...  相似文献   

8.
少数干部“带病提拔”会造成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功能下降,损害党内政治生态,造成干部队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防止少数干部“带病提拔”要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注重扩大“四必”的范围,把“凡提四必”扩大为“凡动四必”;科学设置干部的考评体系;对造成干部“带病提拔”的,责任追究要切实到位;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要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同时,防止少数干部“带病提拔”要注意警惕一些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9.
论资排辈选拔干部,只能限制人才成长,鼓励“混日子”。然而,打破干部提升的常规,提拔升迁的速度太快,亦有弊端。其一,无从考虑业绩。张居正用“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来说明人应该“试之以事,任之以事,更考其成”。提拔考察干部应以工作业绩为主,如果干部提拔过快,则无从考察。其二,不利于工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来不及施政就升迁,也容易造成干部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容易诱发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给事业、工作带来危害。其三,刺激“当官”欲,助长职务上的攀比之风。有的人,有心当官,无心做事,…  相似文献   

10.
张曼伦 《现代领导》2013,(12):40-40
自古以来.凡是想通过军旅生涯飞黄腾达的人都知道,能打硬仗、胜仗才能受到上级的提拔和重用。但是在中国现代史上.却有这样一名将军.他屡战屡败,但每次打了败仗之后.反而会受到提拔.最终官至四星上将、参谋总长、“副总统”,成为地位仅次于蒋介石的国民党二号人物,这个人就是有名的“常败将军”——陈诚。  相似文献   

11.
顾慧辉 《现代领导》2011,(11):36-36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干部提拔先过“廉政体验关”,通过个人申报,部门联审,任前公示和警示教育这四项“廉政体检”措施,全面识别,准确了解二部,确保新提任领导二部“体质好”,“过得硬”,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12.
湖南湘潭“火箭提拔”的27岁副县长徐韬刚被提名免职,湖南耒阳80后女副市长、广东揭阳27岁副县长又进入公众视野,受到舆论质疑。接连出现的“火箭提拔”事件,尤其是有关地方先回绝质疑、后纠正错误的行为,给干部选拔任用特别是“破格”任用青年干部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事件发生在个别地方,暴露出的却是干部选拔任用中值得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培养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党政干部。但是,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也有一些人却不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出现了用人失察失误的现象,让一些思想品质不好、弄虚作假、跑官要官、群众称之为“风马牛”(“风”就是看风使舵,“马”就是溜须拍马,“牛”就是吹牛浮夸)的干部得到了提拔或进入了各级领导班子。浏览报刊杂志,我们不难发现用人失察的现象屡见不鲜,比比皆是。用人失察者们为了提拔重用与己有关的人,总要编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力排众议”。如果所提之…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能走上人大信访办公室副主任这一岗位,我一定牢记重托,勤奋学习,恪尽职守……”今年3月28日,李桂云在方城县人大干部竞聘会上积极陈词。4月8日,公示期结束,她和另外两名人大工作人员一起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方城县已有20名县乡人大干部得到提拔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协商论坛》2010,(3):61-61
新闻话题:今年2月份,山东省新泰市新提拔6名副局长,1名法院副院长,7人中,6人是“80后”,年龄最小的仅23岁。“80后”从此“集体登上政坛”成为众多网民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一忌提拔那些“伸手要官”者。这些人做官的动机不纯,为了弄到一官半职,不择手段,拉关系,找后台,托人情,削尖了脑袋去钻那有限的职位,这些人一但谋到官位,就忘掉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开始腐化堕落,大搞不正之风。二忌提拔那些善于“两面扇风”、“摸气候”、“会来事”的干部。这种干部擅长在领导面前阿谀逢迎,只要上级领导需要,违纪违法也敢闯,这种人唯上是从,无视群众,无视法纪,善于观察领导脸色行事。三忌找“替身人”。有的领导同志选拔青年干部,不看其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高低,而是专找“会替自己吹牛拍马”的人担任领…  相似文献   

17.
凌玉强 《当代广西》2005,(22):49-49
一些平时就有不廉洁行为的党员干部,在组织部门进行考察时未能及时发现,结果仍能得到提拔和重用。如何防止这种干部“小病不医”、“带病提拔”的现象,为党的事业选准人、用好人呢?本文作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陈玲玲 《今日浙江》2013,(23):38-39
衢州市围绕“一个中心、两大战役”,积极探索“实战选才”模式,做到以发展论英雄、看实绩用干部、比贡献定位次。近年来,以“实战选才”方式提拔使用干部98名,对31名不想战、不敢战、不能战的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翟景耀  姜帆 《半月谈》2004,(11):28-30
“提拔提拔,没有‘提’哪来的‘拔’?把‘提’的权力从少数领导干部手中转移到群众手中,组织部门把好‘拔’的一关,既真正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又做到了群众满意、组织放心,这是近年来盐城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大特点。”盐城市的一位县委组织部长这样说。  相似文献   

20.
中组部负责人最近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答记者问时承认.考察失真失实、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问题时有发生。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人的多样性以及识人者的局限性.把干部考准考实是一个难题。贪官们为什么人在“贪途”却“官路”畅通?“带病提拔”真的无药可治?这些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