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东书 《党史文汇》2000,(11):16-18
1977年邓小平曾在一份材料上批示:"对任何人都要实事求是."我是从头到尾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采访过大寨的新华社记者之一,今天就大寨的几件事做一点说明.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在全国农村被强制推行的"大寨工"(全称是"大寨评工计分法"),本是大寨人从本村实际出发,解决劳动计酬问题实行的一种办法。"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农业学大寨"运动进入"左"的轨道,这种办法被上纲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培养一代一心为公劳动、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新型农民的高度,强行在全国农村推广,结果就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各地本来就十分薄弱的劳动计酬管理被冲乱,平均主义大泛滥,"干  相似文献   

3.
正申纪兰是我多年多次采访过的老劳模。2020年6月28日她走了,我很想念她。我最早认识老申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她常到大寨参观访问,与陈永贵、宋立英、郭凤莲是老朋友。我在与他们座谈交流时,听到过大寨、西沟艰苦创业的许多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4.
, 《党史纵览》2013,(5):55-55
上个世纪60年代,陈永贵带领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大寨精神。之后,他从虎头山走进中南海,从一个农民到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却坚持在地里劳动,不拿国家工资……他的人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最近,现在在最高人民法院任法官的陈永贵孙女陈春梅,提笔撰写了有关她的爷爷的鲜为人知的经历和细节。进入高层视野1963年是大寨的"七灾八难"  相似文献   

5.
陶鲁笳热情赞扬大寨革命精神1963年是大寨和陈永贵遭灾难的一年,也是名声大震的~年。这年8月连续7天7夜下大雨,把大寨合作化以来十几年整修的土地冲毁了,社员的住房冲塌了。陈永贵领着社员奋力抗灾时,发现妻子虎妮得了重病。真是“祸不单行”!秋后,陈永贵带着妻子到太原看病,住在山西日报社附近一家医院。在此之前,我去大寨采访过两次,陈永贵知道我是昔阳人,很快熟悉了,叫我到家里吃虎妮烤的又薄又脆的玉米面饼。当我得知他们来太原看病,就赶紧到医院探望。那时他虽是省劳模,但因私外出没有专门机关招待。当时我所在的新华社…  相似文献   

6.
正1965年我在山西省外事办任职,兼做俄语翻译,有幸参与接待敬爱的周总理及李先念、罗瑞卿副总理陪同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首次访问大寨。这是我一生永远难忘的盛事,也是一生最大的荣幸。特别是总理对话大寨人,提出四条发展经济指示和政治上两点指示,对我教育很大,印象很深。周总理和李先念、罗瑞卿副总理陪同贵宾通过大寨夹道欢迎的人群,和欢迎的群众亲切握手。在化装跳舞的姑娘里,陈永贵给周总理介绍了"铁姑娘"队长赵素兰。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将大寨树立为农业发展典型并向全国推广,逐渐发展为全国各行各业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这一运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根本原因是探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直接原因是反驳对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质疑,现实原因是通过学习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壮大集体经济,而其外在原因则是要通过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来"反修防修"。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近60年内,大寨对中国农村社会产生长达15年的影响。尽管早在1981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向全国批转了山西省委《关于全省农业学大寨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以下简称《总结》),对大寨以及1964年以来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做出政治定性。尽管已有多部关于大寨、陈永贵及"农业学大寨"著作的出版,但至今谈起大寨,人们从各自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从1964年毛泽东提出“大寨是一面旗帜”以来,“大寨红旗”在中国大地上飘扬过十余年。高擎这面红旗的陈永贵也从互助组长、合作社长、大寨党支部书记一步步走进中南海,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相似文献   

10.
走近大寨     
我是带着探秘的心情走近大寨的。大寨人曾大战虎头山、狼窝掌,在乱石堆积的荒坡上开拓出稳产高产梯田,成为60、70年代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那么,今天的大寨究竟怎么样呢?走近大寨,远远地望得见村委会楼上两个醒目的大字———大寨。门两边的白墙上写着大寨人创业的座右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在主人的安排下,我们先沿着石阶登上了虎头山,但见崇山峻岭上松柏苍郁,景色宜人。这里既有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更有丰富的人文景观。这里有敬爱的周总理生前3次来大寨住过的窑洞,有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11.
山西昔阳、大寨在1978年夏天出现过一场思想大震动。这年夏天,中共昔阳县委第一副书记李喜慎(书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兼任),和大寨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参加中国农业考察团去美国考察了一个月。他们在那里看  相似文献   

12.
割不断的大寨情结──记返乡后的郭凤莲谷峰当我踏上大寨村的土地之际,不止一次听到人们谈起大寨近年来的变化,谈起大寨的领头雁──党支部书记郭凤莲。众所周知,三中全会以来.大寨好一段时间变化不大,然而自从郭凤莲返乡挂帅后,这里近3年来的发展超过前10年。这...  相似文献   

13.
贾进才让贤     
正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在延安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号召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农民群众组织劳动互助组织。昔阳县当时属于晋察冀边区,为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当时大寨首任党支部书记贾进才带头组织了互助组。因为该组成员大多是身强力壮的种田好把式,也叫"好汉组",共有30户,陈永贵当时也是"好汉组"的  相似文献   

14.
<正>我和尕布龙同志有过几次近距离的接触。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第一次见尕布龙,是在1978年。那一年,青海省革委会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公社召开了一次全省牧业学大寨现场会议。我作为海西州委宣传部派出的记者参加了会议。时任青海省省委常委、青海省革委会副主任的  相似文献   

15.
我省民间收藏爱好者李建伟,花费20年心血倾力收集代表大寨历史时代的物品,欲建一座以"大寨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李建伟出生在昔阳县,是"大寨文化的忠实粉丝"。上世纪80年代,年仅16岁的李建伟走出家门,接替父亲在阳泉一家建筑公司工作。由于爱上古钱币收藏,他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8月,贵州省全面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给全省各偏远村寨带来了福音。贯穿新铺镇金龙村猫猫冲、上凉帽、大寨三个村民组的"组组通"公路建设也随之启动。今年2月,关岭自治县新铺镇金龙村大寨至猫猫冲全长3.4公里的通组公路全部建成,连接猫猫冲组和大寨组120户村民,当地群众生活有了盼头,发展也有了希望。"车终于可以开到家门口了!"6月6日,恰逢镇上赶集的日子,项龙华和爱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7月12日星期四晴今天中午,正在佳木斯市委党校参加培训的工作队队长周锐打来电话提醒我说:"今天,贫困户孙正祥的老伴曲淑兰大娘过生日,你们代表咱工作队去看望一下。"下午,我和队友带着10斤挂面来到老孙家。孙大爷和曲大娘都年过七旬,是2017年"回头看"时新识别出的贫困户,没有劳动能力,过去除了新农保外,主要靠出租承包田维持生活。  相似文献   

18.
1964年3月28日至29日,毛泽东在邯郸听取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关于大寨的汇报,又看了通讯《大寨之路》后说:“看来农业要靠大寨。”接着,周恩来总理派当时的农业部部长廖鲁言到大寨调查。调查组于1964年4月29日到大寨,成员有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许运天、国务院农办郑重、张丽云。新华社派笔者随同调查。 “好当家人” 大寨“为什么能建成稳产高产田?有什么条件?周总理让我来看一看”。廖鲁吉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调查组在大寨、昔阳住了20天,他们开座谈会,查阅大寨大队历年来投工和…  相似文献   

19.
李颖 《中共党史研究》2013,(10):123-124
李静萍教授所著《农业学大寨运动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不仅深入挖掘了学大寨运动发生的历史缘由,而且深度分析了学大寨运动期间大寨典型嬗变的客观背景和主观动因;不仅客观全面记述了学大寨运动兴起、发展、高潮和终结的全过程,而且详尽评述了运动对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产生的正负两面影响。本书把持续16年之久、复杂多变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讲得非常清楚和明白。可以看出,作者是颇下了一番苦功夫的。我认为,本书有三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光荣属于你     
张灵霞 《先锋队》2013,(13):13-18
五月是花的季节,五月的劳动者格外美丽。在这怡人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劳动者自己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让我们向身边的每一位普通而伟大的劳动者致敬!因为劳动最光荣,光荣属于你、我、他,属于一切劳动着或曾经劳动过的人。当我们工作与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和谐、美丽,我们的精神越来越充实和富有时,你会在人生前进的征途上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我是劳动者!我光荣!我骄傲!本文选撷几个代表,他们或是工人、或是农民、或是一些我们离不开的"无名英雄"。他们以日复一日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书写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忠诚,诠释劳动光荣的价值追求,理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