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近50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领导集体在毛泽东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2.
王尧 《两岸关系》2010,(8):33-35
2000年底,民进党当局就已声称要开放大陆记者赴台驻点,但过程却象小脚老太行路一样步履蹒跚,等不及,我先赴香港驻站去了。香港3年,因工作需要天天关注台湾新闻,所以,踏上台湾土地时,我的心情是“三不一没有”:不新鲜、不激动、不好奇,没有偏见。  相似文献   

3.
李世国 《台声》2001,(8):23-23
应吉林市台办的邀请,以台湾台中县工业会理事长陈明德先生为团长的台中县经贸考察团一行34人,于5月15日至18日到吉林参观考察。他们耳闻目睹了这块黑土地上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和白山黑水的壮丽景色,以及融融的同胞情谊,由此更坚定了投资祖国大陆的信心。 台中县经贸考察团成员由公司董事长、企业的经理等台湾工商界人士组成,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祖国大陆都有投资,但是到吉林还是第一次。在吉期间,他们先后考察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参观了亚森木业公司、华良药业有限公司两家台资企业,游览了秀美的松花湖、…  相似文献   

4.
早在君龙人寿落户厦门之前,在大陆的酋家台资保险公司国泰人寿就于2007年底在厦门设立了营销服务部。2008年,君龙人寿将总部设在厦门,台湾富邦也借道香港成功入股厦门市商业银行。 两岸金融业的交流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5.
笔者是一个旅居香港的台湾工商界人士,作为中国人之一,热烈拥护江泽民主席的“八项主张”,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献。我本人工作生活在海峡两岸三地,亲身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促使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直线上升,使数以万计的台湾同胞安居乐业于祖国各地。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  相似文献   

6.
2003年1月26日至2月 10日,台湾复兴、远 东、中华、华信、长荣、立荣6家航空公司以包机的方式架起了两岸空中桥梁,共有16个航班相继经停香港或澳门往返海峡两岸,完成了由台湾飞机直接由祖国大陆接台商返乡过年的任务,这一步走了53年。 可就是这一步的推动也  相似文献   

7.
曹辩泷 《台声》2002,(3):38-38
在2001年底进行的“江苏籍台湾作家访乡采风活动”中,有一对惹人注目的夫妻作家,这就是台湾著名报道文学作家夏祖丽女士和她的丈夫、小说家张至璋先生。夏祖丽女士的父母也是台湾著名作家,并且都在北京长大,夏祖丽得知父母青少年时期的历史对他们影响很大,近年来多次到祖国大陆采访,专程追踪父母青少年时期的足迹。母亲林海音是小说《城南旧事》的作者,前年10月,夏祖丽在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了《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这次到祖国大陆来,夏祖丽开始采写父亲的传记。无论林海音本人还是她的《城南旧事》,都在海内…  相似文献   

8.
南浔区是浙江省湖州市属的一个县级区。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不见森林,然而木业如雨后春笋,形成了一种无资源投资产业,使南浔从市场大区走向木业大区。  相似文献   

9.
2000年10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会见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妇女发展交流研讨会”台港澳妇女代表的新闻,使我浮想联翩。新闻说,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和海外的近500名妇女代表欢聚一堂,以巧手共编“中国结”的独特方式拉开了会议的帷幕。  新闻中的“中国结”在祖国大陆叫“编结”,溯其源,应始于古代的结绳记事,近代演变为服装的配饰,现代则发展成为工艺品,可编成龙、虾、鸟、吉祥物等,栩栩如生,装饰室内高雅古香。也可编成戒指、手镯、项链、发夹等实用品,美化人的仪表。编结是由祖国大陆传到台湾去的,…  相似文献   

10.
一马平川的浙江省嘉善县,虽然没有森林资源,但这个只有38万人口的小县却爆出奇迹:短短几年便成为全国知名的“木业大县”,全县木业企业2O0多家,年生产胶合板335方立方米,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3。嘉善何以“无木成林”形成木业大产业?何以生成这样一个方兴未艾的木业投资热?《经济日报》最近的报道揭示出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地处长白山麓的江城──吉林市,真山真水,风景如画。台资企业亚森木业集团就坐落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吉林市亚森木业集团是以亚森木业有限公司为核心,以吉林亚泰木业有限公司、亚升木业有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以吉林亚东木业有限公司、安图亚安木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山亚木业有限公司和东京城京华木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为协作基地企业,组建成的台商独资性质的外向型经济联合体。下设山东高密分公司、大连仓储办事处,在台湾、香港、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等地区和国家设立分支机构。集团主体企业亚森、亚泰、亚升三家公司现有职工2100人,…  相似文献   

12.
从1949年3月起,在蒋介石集团陈诚、彭孟缉统治中心的台北,台湾最高学府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学院的广大爱国学生,受祖国大陆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的鼓舞,在两校学生会领导下,不畏强暴,振臂高呼,开展了一系列激进的爱国活动,争取着和平、民主、自由的到来。一我  相似文献   

13.
姚同发 《黄埔》2012,(6):82-84
她是最早到祖国大陆访问的"海归"人士,在1979年大陆改革开放初期便"回到了家";她亦步亦趋地踏着前辈的足迹,在岛内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运动用生命书写着灿烂人生;她曾在美国出版专著《一国两制在台湾(英文版),并赠送给五百多位参众议员,一时引起不小的轰动。她就是台湾著名律师、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2月20日,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全世界华夏儿女多年来的期盼已经变成了现实,这是继香港回归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历史盛事。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都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在举国欢腾、普天同庆的时刻、老一辈台湾乡亲也自然会追忆起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时全岛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的历史场景。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使我们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更加思念宝岛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更加期盼台湾与祖国大陆早日实现统一。台湾与祖国大陆同根同源,两岸亲情血浓于水。海峡两岸虽然长期处于分离状态,…  相似文献   

15.
为和平解决中国历史遗留的问题,祖国大陆于80年代初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构想,并首先成功地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台湾当局先是以“统战阴谋”为由拒绝“一国两制”;香港回归后,则提出“台湾不是香港”的说法,继续抵制“一国两制”;香港回归一周年后,台湾当局又换了新说词,声称“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和“不民主性”,因此无法接受。长期的负面宣传误导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使一些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产生了刻板印象和种种误解,在一些人心目中,“一国两制”被曲解为“并吞台湾”“矮化台湾”等。…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姐妹们、朋友们:我是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医生,能够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妇女发展研讨会并在这里发言,我感到非常高兴。感谢全国妇联为海峡两岸姐妹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互相学习、共谋发展的平台。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祖国大陆的姐妹们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台湾、香港、澳门的姐妹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刚才就在我走上讲台前,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给我打来电话。她问我,如果她将来重返工作,想主持一个有关健康的节目,什么话题最适合大众的需求?她经常邀请我去香港参观一些水疗和康复中心,说这些中心对残疾人的康复特别好。她…  相似文献   

17.
《统一论坛》2005,(3):F003-F003
2005年6月11日,由香港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11家单位共同发起主办的“两岸关系新契机研讨会”在香港举行。香港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女士、中联办台湾事务部部长邢魁山,以及北京、上海、台湾和香港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台湾著名爱国将领李友邦在浙江金华创建由台湾省籍同胞组成的抗日革命队伍“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60周年。我作为当年“台湾少年团”的一名成员,如今虽然已是年过7司的老人,但回想起少年时代度过的战斗岁月,激动的心情仍像是一把火在燃烧C“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的每一个人都是因为不甘忍受日本殖民者的压迫而逃离自c的家乡——台湾,来到祖国大陆的。义勇队、少年团高举“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战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屡建战功,在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在祖国东南战场上,台湾…  相似文献   

19.
5月25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CI-6011航班在由台湾飞往香港的途中,在澎湖海域发生空难,使机上206名乘客和1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华航”空难发生后,台湾媒体对台湾当局迟迟不与祖国大陆实现直航“三通”的做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当前万事莫如“三通”急。笔者也认为要确保旅客的生命安全,两岸“三通”已经是台湾当局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议题。  相似文献   

20.
这一期的“封面故事”,人物主角是两个,说郭先生离不开郭太太,讲郭太太又少不了郭先生,郭氏“护栏家族”在祖国大陆的事业是一对典型的夫妻档。10年来,投资祖国大陆的台商可谓多矣,但投资基础设施的却很少,郭氏夫妇毅然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且颇有建树。一天下午,我来访了这对夫妻。两个多小时的攀谈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下面是经过稍稍整理的郭氏夫妇的谈话录。我尽可能地保持“原汁原味”,以便读者能有自己的评判。郭先生:(郭茂德,南昌金盛护栏有限公司董事长)我是青岛人,去台湾时只有十几岁。从军中退役时,台自立在修高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