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侯远长 《理论前沿》2006,488(23):9-1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原则措施,深刻回答了为谁建设、靠谁建设、怎样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些关系到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予以解决。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讨论和决定来看,我党对此回应是全面的、系统的和深刻的。我们党要在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基础上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成为举国上下支持和拥护的执政党,这将决定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近两年来,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社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院目标和任务。因此,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中旬,胡锦涛同志到云南考察工作,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样,怎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就成为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实践课题,也是思想理论战线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既是一种科学的发展理论,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不仅深入探讨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且通过回答科学发展问题,进一步深刻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部署和要求,做到“三个紧密结合”,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民主法治与和谐社会应当具有怎样的关系,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中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大问题。可以认为,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要求、原则、特征与目标,将贯穿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一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当今,"为谁建设、靠谁建设,以及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的中心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论断是我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理念和实践的新的指导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从社会和谐的角度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集其大成,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和谐社会、怎样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主题、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工程中,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和谐文化是一项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基和主干,对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决定了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体现社会主义理念的文化,是体现社会主义精神风貌的文化,是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两方面入手,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中,必须经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几个过程才能逐步建立起对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建构的关键是利益共享。以利益共享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不仅具有理论和实践依据,还具有现实条件。以利益共享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保障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党文化世俗化是党文化揭开其神秘面纱,日益走向公民社会、世俗社会之中的过程,其在主体构成上通常包括党的思想文化、政治文化、组织文化、领导文化、执政文化的世俗化等基本内容。推进我国党文化世俗化有助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检验党文化的优劣性、完整展示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为推进党文化世俗化,在策略路向上要坚持做到:着力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大众化进程,将党文化融合到建构完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发挥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示范效应,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深水区,国内外都面临着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促进中国社会更好地发展,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识的不断成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目标也是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从多方面着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执政基础建设解决的主要是靠谁执政的问题。毛泽东对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执政基础建设理论:即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是党维系执政合法性的前提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和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完成执政使命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执政基础建设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表明我国建设进入新的时期。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们不断探讨的课题。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更加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指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相适应,全体公民恪守具备时代性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坚持持有并遵循,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前提和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灵魂和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对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普法教育目的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还存在着一些影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程的主要障碍,我们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全社会普遍关注法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新命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文章立足于山西的实际,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诉求,对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和谐三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