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你如果驱车从陆良坝子中央驶过,便会看到在这个全省最大的高原坝子里,一片片的桑园连绵不断,真可谓桑田如海。这是我省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据陆良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介绍,1993年,全县桑园面积达5.5万亩,居全省各种桑县之首。全县75%的乡镇、80%的村公所种桑,养蚕的农户达2万多户。蚕茧产量170万公斤,为全省各县之冠,实现产值2058万元。养蚕户中,蚕桑年收入止千元地的占97.3%,上万元的有30多户。建有缫丝能力10960绪、织绸机138台的“陆良丝绸厂”。1993年加工生丝155吨,织绸110万水,生产丝被6000床,实现工业产值3500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宁都县坚持“农业立身”工作方针,在发展“三高”农业工作中,把席草生产、草席加工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当作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新的增长点来抓,致力培育草席产业链,推进草席产业化。1998年草席产业实现产值2100万元,上交税收32万元,席农人均增收...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生产 强化财源建设部陵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赵正风近年来,我县的财政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财政严重困难的局面开始缓解。1994年,全县财政收入3170万元,是1990年的2,5倍,1995年,全县财政收入达到4946万元,比1994年增长57.5...  相似文献   

4.
邓弟 《今日海南》2007,(3):22-22
近年来,定安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年旅游总收入9693万元,比2003年的4148万元翻一番,占全县GDP的6.05%,旅游业第一次跨入支柱产业的门槛。2006年全县旅游业发展的势头继续上扬,旅游总收入11935万元,同比增长23.13%,占全县GDP的6.52%,全县旅游饭店累计接待过夜人数30.1万人次。从产业规模看,定安逐步形成了以文笔峰道家文化苑为龙头、南丽湖风景区为核心、母瑞山红色旅游景区和谐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嘉善县地处浙江省东北部,区域面积仅506平方公里,人口38万,1978年全县工业产值仅1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嘉善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2001年全县工业产值达到252亿元,国内生产  相似文献   

6.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现有一个机制白糖厂(两条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日处理甘蔗2250吨,附设年产食用酒精18000公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688万元,占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715万元的73.7%;1992年共生产白糖1.9万吨,生产食用酒精2100吨;工业总产值466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5520万元的84.5%;甘蔗种植面积60640亩,总产22万吨,蔗农交售甘蔗19.7万吨,经济收入1775万元。按蔗区10286户、47621人计算,户均收入1727元,人均收入373元。93、94榨季预计入榨甘蔗17万吨,产糖1.7万吨,产酒精1700吨,农民经济收入1530万…  相似文献   

7.
2008年伊始,资源县遭遇了50年一遇的强冰冻天气,全县的基础设施、工农业生产遭受了极大的损失。据初步统计,全县受灾人口达13.6万人之多,重灾人口1.68万户4.2万人,各方面直接经济损失达19亿元。随着天气转暖,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成为当前最紧迫的工作,资源县组织了800多名党员干部的生产恢复小组,分赴各个岗位,帮助群众恢复生产和灾区重建。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是咸丰县国民经济支田柱产业,已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1998年,全县牧业产值达到1.71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2.43%,被恩施州政府授予“畜牧强县”称号。 咸丰县的富硒乳猪生产加工项目,得到了国家、省、州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项目总投资360万元。该项目经过3年建设,于1996年竣工投产,当年生产乳猪100吨,创产值480万元,创利税40万元,全县的畜牧业生产进入持续发展的黄金时期。农民从生猪生产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  相似文献   

9.
德办 《福建通讯》2001,(11):16-17
德化,是福建省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山区县。德化历史上曾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德化县陶瓷产业以外向型发展为特色撑起了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2000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34.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4.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7亿元,在工业产值中陶瓷产值达32亿元,占68%。2000年该县陶瓷出口交货25亿元,全县人均创汇1000多美元,陶瓷产业上缴的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2.56亿元的53.4%。目前,德化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今年1-9月份,全县陶瓷出口交货值24亿元,比增29%、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浙江》2006,(7):63-63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几年发展,缙云县形成了麻鸭、黄花菜、高山菱白、食用菌、茶叶、蚕桑等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全县建立了3.9万亩蚕桑,3.5万亩茶叶,4000万袋食用菌,3.3万亩高山蔬菜,7.8万亩名优水果等优质农产品基地。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家禽存栏138.65万羽、出栏412万羽,分别比上年增30.69%、27.95%。新型经济组织日益壮大。近年来,缙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迅速,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已达29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9家,新型经济组织连结生产基地15.2万亩,…  相似文献   

11.
上饶县茶亭乡是怎样发展蚕桑生产的郑日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帮助农民奔小康:上饶县茶亭乡党委、政府设法为农户养蚕致富当“参谋”、做“后勤”,使蚕桑业保持长盛不衰的发展势头。全乡养蚕农户1994年发展到3500多户,产茧7020担,创收入660万元,成...  相似文献   

12.
黄隆天  覃波 《当代广西》2010,(20):40-40
九月金秋,党旗鲜红。走进象州,一股股党员带头致富的热浪扑面而来。在中平镇,荣获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表彰的吴炳德,组织群众创办全县第一家“桑蚕联合会”。如今,联合会共有610名会员,固定资产达90万元,年生产鲜茧76万公斤,销售收入1520万元,会员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罗江县建县4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使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不断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大。迄今全县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5248家。其中私营企业152家,注册资本9619万元,从业人员2051人;个体工商户5096户,注册资本为3170万元,从业人员7150人。2000年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020万元。罗江县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私营企业党建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起色。为推进罗江县非公有制经济进一…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以来,嘉鱼县抢抓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努力建设蔬菜名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0年,全县共发展蔬菜面积30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62.5%,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20万亩;蔬菜总产量75万吨,产值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3%,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仅蔬菜一项,全县人平增收79.28元。 确立建设蔬菜名县的新思路 我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属长江冲积平原,滨江含湖,土地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于蔬菜生产。农户素有种菜的传统习惯和精耕细作的经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县的蔬菜生产已形成一定的规  相似文献   

15.
澄迈县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现有18个乡镇,42万多人口,29.6万顷耕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5年间,全县绝大数党支部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探索发展村级经济的途径,使村级经济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并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994年全县村级经济收入6590多万元,比1979年增长10倍。村级经济的发展,给国家、集体和农民带来了利益,也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据1992年至1994年三年的统计,全县村级企业为国家提供税金1670万元,村级提留800万元,企业自留用于…  相似文献   

16.
泌阳县从1995年开展光彩事业活动以来,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当地实际,以香菇生产扶贫、窑业扶贫和帮助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为重点,共确定了41个光彩事业项目,帮扶资金312万元,发展香菇3000万袋,建窑场70余座,使近46000农户脱贫致富,安排3...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西》2005,(6):F003-F003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财政局的业绩簿上记载着:2000年以来,全县因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在烟厂实行限产及停产,财政收入连年下滑的情况F,2003年实现财政收入6139万元,完成预算任务数的102.3%;2004年全县组织财政收入7483万元,完  相似文献   

18.
武安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总面积1811平方公里。全县辖30个乡、13个镇、501个行政村,55万人口。境内山场、河滩广阔,适宜农林牧业全面发展;煤铁资源丰富,有着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1983年全县工农总产值2.99亿万,其中工业产值1.62亿元。全县人均收入203.7元。工业生产较发达,农业生产和社员生活居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1991年以来,江苏省灌云县民政系统立足县情,果断起步,创造条件,加快发展,使院办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4年连跨4大步,取得骄人成绩,一跃成为苏北地区小有名气的院办经济“一枝花”。1991年全县院办经济兴起初期,总产值只有175万元.纯收入仅11.3万元;1994年,总产值增至1700万元,纯收入达到110万元。全县五保对象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4年时间,灌云县的院办经济出现了“三个发展”。一是从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建院伊始,以一窝猪、一群鸡、一塘鱼、一群羊、一块菜田为主要目标,重在改善院民生活状况。从1991年开始,目…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与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上饶县的蚕桑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促进了一些乡镇特色经济的发展,成为致富一方的产业。但蚕叠产业发展随着市场的需求,起伏不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1992年我县桑园面积曾一度增加到3.06万亩,产茧增加到2万余担,当时名列全省县(市)第三位,可是,近几年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动荡,蚕桑生产出现了较大滑坡。一是桑园面积大幅度减少。挖桑、毁桑、桑园抛荒、无管、弃管现象比较普遍。到1998年底,全县保存桑园只有1000余亩,发种量仅达900余张,蚕桑基地仅在茶亭、石人等少数乡镇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