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2003,(50)
温家宝提出发展中美经贸关系五原则。12月8日,针对敏感的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温家宝访美期间指出自己是为“寻求友谊与合作而来,不是来打贸易战的”。并提出中美公平贸易和经济合作五条原则:即互利共赢;把发展放在首位;发挥双边经贸协调机制作用;平等协商;不把贸易问题政治化。  相似文献   

2.
第二届中美经济合作国际学术讨论会目前在上海举行.中美经济学家就中美贸易关系、合作经营,以及金融政策和价格改革等主要问题提出了许多看法. 一、中美贸易关系和合作前景是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之一.中国经济学家坦率地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政策提出了批评,希望美国放弃对中国对美出口的限制,放宽向中国输出技术的限制,认为这是进一步扩大中美贸易的重要保证,对两国都是互惠互利的.他们认为对于  相似文献   

3.
中美知识产权较量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美国步步紧逼,无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程度,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的态度《瞭望》新闻周刊获悉,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避开了双方极为敏感的知识产权问题。避开不等于不谈,中美将于6月5日至8日在日内瓦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出版物市场准入问题进行双边磋商。中美双方围绕知识产权的较量,实际上历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贸易问题。接受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4,(17)
2003年,受非典影响,中美经贸大事主要集中在9月以后。 9月,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访华向中国提出人民币汇率浮动的要求。 10月,美国贸易代表佐利克和商务部长埃文斯先后访问北京,同时表示了对中美贸易逆差和公平贸易环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顾小存 《理论视野》2012,(10):59-64
中国文化产业近年来虽然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长期以来中美文化贸易存在着逆差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与思考。通过剖析中美文化产品的贸易状况,研究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反思中美文化贸易逆差的现象,并提出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6个战略措施。在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的同时,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对于减小中美文化贸易逆差,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牧扬 《学理论》2008,(12):51-53
本文从理论及现实两方面探讨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中美贸易争端。在肯定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最终提出实践中解决中关贸易争端的策略:建立健全贸易体制、法律法规、研究咨询机构、预警机制,妥善处理中美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7.
8月中旬,由美国司法部长米斯率领的美国一千多名律师、贸易和企业界人士抵达北京,参加令人瞩目的中美贸易、投资法律讨论会。会议期间,我国的法律专家、律师、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负责人700余人除与美方同行共同探讨中美贸易,投资方面的法律问题,还侧重介绍了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法、涉外金融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涉外税法及涉外仲裁和涉外司法审判等问题。这次讨论会不仅是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2)
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1984-2011年中美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由协整检验得出中美产业内贸易与市场规模、FDI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市场规模对中美产业内贸易的推动作用大于美国对华投资的推动作用。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中美产业内贸易与市场规模、FDI的因果关系,有助于中国政府和国内生产企业制定合理的对外新贸易政策与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9.
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运用G-L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Thom&McDowell指数,依据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0年到201 0年中美两国农产品进出口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就中美两国HS分类下HS01到HS24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结构和水平及结构进行分析,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2018年3月起,中美贸易冲突正式拉开序幕。美国以毫不掩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姿态,将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并迅速向投资、科技甚至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延伸。美国一手挑起的贸易冲突不仅给中美两国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而且将打击国际经济秩序,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甚至威胁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轨迹。它是中国实现百年梦想路途中遭遇的最严峻的挑战。中美贸易冲突缘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快速崛起,因此,理性研判中美贸易冲突的缘起、影响与走势,需要将之放在全球化框架里。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0,(22)
外经贸部发言人胡楚生5月25日就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议案发表谈话指出,5月25日晨,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了美国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议案。美方解决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问题是执行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协议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是明智的。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中美双边经贸关系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健康稳定地发展。 这位发言人说,但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的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议案同时包含了借口人权等问题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的条款…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10,(36)
<正> 中美两国在贸易不平衡、人民币汇率以及对伊朗制裁等问题上的争吵声渐弱,但一系列新的分歧争执正在导致两国关系紧张近大半年来,中美两国争吵不断,有时甚至是唇枪舌剑,关系显得日趋紧张。《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美国看到,美国一些专家学者对此颇为担忧,纷纷撰文,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8,(24)
中国对美贸易主要特点最惠国待遇是《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的核心条款。然而,迄今美国国会仍根据其冷战时制定的法律坚持年度审议,拒绝永久性解决,给双方企业界造成不稳定感,不利于双边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上,美国政府也在玩弄两面手法:一方...  相似文献   

14.
全面提升山西外经贸总量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 ,对外经贸在拉动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 ,总量偏小、结构不优、环境欠佳是制约山西外经贸发展的主要问题。我们只有以优化经济结构为出发点 ,实施科学适用的进出口商品发展战略、进出口市场发展战略、外经贸经营主体发展战略、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科技兴贸战略、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 ,才能全面提升山西外经贸总量 ,拉动山西经济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美两国代表于1995年2月27日在中国就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使双方避免了一场贸易战,同时也结束了中美关于知识产权问题长达二十个月之久的磋商。一年多来,中美关于知识产权问题的谈判一直受到中外各界的关注。这是一场关系到中美经贸关系乃至两国关系大局的非常重要的一次谈判。中美两国的商品贸易额一年约达500亿美元,贸易摩擦如果导致贸易战,无论对中方或美方都会造成极大损害,同时,根据美国对华贸易报复清单,香港转口贸易将损失45亿港元,并在一年内影响到4700个工作职位,以及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0,14%,这还不包括贸易…  相似文献   

16.
最近,美国贸易代表署发布的中国入世4年来第一份全面评估对华贸易关系的报告引起各方关注。这份题为《美中贸易关系: 进入更大责任和执法新阶段》的报告,宣布要对中美贸易关系进行“彻头彻尾”的评估,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则称调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正当其时,凡此种种,在中美两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周玉明  朱颖琦 《学理论》2009,(14):18-19
中美军事交往以1989年美国政府以北京“6&#183;4”政治风波为借口对中国进行所谓的“制裁”为分水岭,至今大约经历了20年不平凡、不平坦的历程。本文以中美军事关系中断、恢复的循环反复为线索,归纳总结出几个重要特征试作探析,即:中美军事交往时断时续、跌宕起伏;美方应对中美军事交往受阻负主要责任;高层接触往往对中美军事交往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使这项法案成为美国的法律。从此,美国将终止持续了20年的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即正常贸易关系)进行年度审议的歧视性做法,从法律上为美国实现对华正常贸易关系铺平了道路。中美两国于1979年建交时签署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决定双方互相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但在该协定于1980年生效后,美国方面却按其国内的《1974年贸易法》中的有关规定,坚持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进行年度审议。1999年11月,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  相似文献   

19.
王云翠 《学理论》2015,(2):132-133
20世纪70年代,因中国、日本实力日益增强以及美国对华外交政策调整,美国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美日、中美、中日关系的影响、制约,使该三角关系呈互动态势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不等边的实质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一系列结构性失衡集中发生的结果。危机使得中美之间贸易的不公平性和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彻底暴露出来。中国面向外部需求的生产结构需要针对内部需求的要求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