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仁 《法制与经济》2002,(10):12-15
四年前,雷波县公安局侦查一宗涉嫌诈骗案,将扣押物交给了事主。两年后,诈骗被否定,公安局遭受巨额赔偿。为了挽回损失,追回被错误扣押的物品折款,公安局以民事主体,走上了维权路。  相似文献   

2.
一、案情简介小李因寻衅滋事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而其随身携带的手机、银行卡、身份证等物品也依法被公安机关扣押。民警洪某系该案承办人并保管扣押物品,但其通过小李被扣押的物品重置密码,将小李在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号中的余额4万余元转账到自己的账号上。一直到小李被取保候审,拿回自己被扣押物品时,该案才事发。  相似文献   

3.
《法学》1991,(3)
近时期来,我们发现有的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依法对有关的物品和文件扣押时,往往不能正确地使用扣押物品清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案质量。其主要表现有四:一是有的人在领取扣押物品清单时,对清单的号码、份数等不进行必要的登记手续。二是有的人填写扣押物品清单不规范,突出的问题是案件承办人既作扣押人或搜查人又作见证人。三是有的人扣押物品之后往往“一扣了事”,对于被扣押人来讲没有最终处理结果。四是有的人将扣押物品清单当作罚没决定书使用.如发现赃款为第三者赌博所得,即决定作罚没处理而使用扣押物品清单。另外还有少数人对与案件无关的扣押物品  相似文献   

4.
所谓治安扣押,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发现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依法予以提取,使物品脱离持有人的控制,由公安机关暂时保管的一种临时性的行政强制措施.被扣押的物品可以是违法嫌疑人违法所得财物,也可以是其合法所有的财物,需经过调查后作不同处理.扣押的目的是为了提取和保全证据,查明案情,查获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对扣押物品的使用及处置应为此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1996年6月20日上午,当曹皆华从江苏省通州市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接过由法院赴山东执行后转交的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赔偿的9000元的经济损失费及被扣押的金器、手表、BP机等物品时,禁不住热泪盈眶。这位在商场上才智过人、精明能干的女强人此时言语哽咽,她怎么也没有想到,法律不仅使她恢复了人身自由,而且使损失得以弥补、失去的财物失而复得。  相似文献   

6.
首先,目前不正确使用扣押物品清单的表现主要有四:一是填写扣押清单不规范;二是不进行必要的登记手续;三是“扣了事”,没有最终处理结果;四是将扣押物品清单当作罚没决定书使用。 其次,办案中要正确使用扣押物品清单主要应做到三点:一要填写完整规范。在使用扣押物品清单时,对所有项目的填写都要力求全面准确。一般情况下,案件承办人不能作为扣押物品清单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7.
近时期来,我们发现有的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依法对有关的物品和文件扣押时,往往不能正确地使用扣押物品清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案的质量。其表现主要有四:一是不进行必要的登记手续。二是填写扣押物品清单不规范。三是“一扣了事”,没有最终处理结果。四是将扣押物品清单当作罚没决定书使用。凡此种种,都应纠正。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张某与我有经济纠纷,最近法院判决张某应向我偿还借款,可张某逾期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封、扣押了张的汽车和车上准备出卖的水果。以及冰箱、彩电等物品。对被法院查封、扣押的一切物品,是否都必须采取拍卖方式变现?拍卖有无次数限制?  相似文献   

9.
公安机关扣押非物证物品的法律问题□何能高近年来,公安机关在行使侦查权和行政执法权过程中,经常采用扣押强制措施,扣押犯罪嫌疑人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物品。这些扣押物品的行为,有的是出于侦查、证实犯罪行为或查明、证实行政法律事实的需要,如,在侦查经济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直接立案侦查案件扣押物品的管理,不仅对案件能否顺利突破及最终处理有直接影响,而且往往关系到检察机关严格执法的形象。虽然从总体上看,近些年各级检察院在这一方面都能做到审慎细致,没有出现大的统漏,但毋庸讳言的是,少数地方在扣押物品的管理中也的确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甚至出现了擅自截留、坐支、挪用扣押款物的现象。有鉴于此,高检院三令五申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加强对扣押款物的管理:1996年6月27日专厂】下发了以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案件扣押物品管理规定(试行)》,共分17条,对扣押物品的保管、移交、处理及责任等…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规范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工作,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计委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各自管辖的刑事案件,对于价格不明或者价格难以确定的扣押、追缴、没收物品需要估价的,  相似文献   

12.
扣押适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审批程序缺失,扣押的启动难以规范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条的规定,在勘验或搜查中,发现的可用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各种物品和文件,应当扣押;与案件无关的物品文件,不得扣押。由这一规定引发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扣押可不可以单独适用。如果说可以,原因在于从法条结构上看,刑事诉讼法毕竟是将其界定为与搜查、勘验等并列的侦查  相似文献   

13.
案 情  被告人杨某于1998年6月至7月间,在宜昌县的小溪内共计捕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10只;1997年至1999年9月间,先后在家中或上门收购陈某等人捕获的大鲵9只;1997年至1999年6月间,先后出售大鲵4只。1999年7月13日,宜昌县公安局在调查该案过程中,在被告人家中发现大鲵15只、蛇28公斤、果子狸1只等赃物,即依法予以扣押。随后,公安机关将扣押的物品放置于某酒家门口,由专人看守。被告人闻讯后,即伙同其妻易某公然将公安机关依法扣押的大鲵(经鉴定价值为12525元)、蛇抢走。次日,被告人杨某经他人规劝,将大鲵送还公安机关并…  相似文献   

14.
刑事侦查程序中的扣押,是指侦查机关依法强制收取和扣留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文件的诉讼活动。扣押物证和书证的目的在于取得和保全证据,防止其被毁坏或隐匿;同时也是为了追缴赃款赃物,归还失主,保障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损失。扣押物证书证是一种重要的刑事侦查方法,它对于侦查案情,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扣押程序缺乏诉讼性,成为只有侦查机关单方面进行的活动,不可避免地令人产生暗箱操作的疑虑。所以,构建具有透明和公开性质的扣押程序变得尤为必要。笔者以为,我国扣押程序的设计应该符合如下标准:  相似文献   

15.
原告:张晓华,男,1959年8月28日出生,个体工商户,住浙江省义乌市稠城镇莹波路8号。 委托代理人:吴小伟,义乌市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浙江省磐安县公安局。 法定代表人:陈以东,局长。 委托代理人:陆阿明,磐安县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张晓华不服被告磐安县公安局限制人身自由、扣押财产的行政处罚决定,于1993年4月3日向浙江义乌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磐安县公安局违法干预经济纠纷,超越职权,关押原告的行为于法无据,请求撤销磐安县公安局限制人身自由、扣押财产的具体行政行为,返还财产并赔偿经济损失1万元(包括  相似文献   

16.
[案情]王某系某区公安分局协勤队员。2011年4月5日凌晨,民警抓获其他办案单位上网追逃的嫌犯刘某,将其随身物品清点后扣押(未制作清单)。随后,民警将刘某及扣押物品带至讯问室,安排王某等2名协勤看守。  相似文献   

17.
肖嵘 《天津检察》2009,(5):53-53,58
根据1997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颁发的《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价格事务所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有关司法解释和各项价格法规,客观公正、准确及时地估定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价格。但在实际的涉案特殊物品鉴定中.没有针对不同物品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鉴定方法的规则,导致同一物品的鉴定结论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06条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刑事诉讼法》第115条规定:“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见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给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备查。”比较起来,我国关于利害关系人参与施封的规定尚有三大不足:  相似文献   

19.
3月29日,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由多年前的一次物品扣押引起的归属之争。最令人关注的是:涉案白玉“玉山子”估价百万元;被卷入诉讼的是嘉善县博物馆与嘉善县工商局;庭审争议集中在是落实当时政策还是依据现行法律。为何诉至嘉兴中院将嘉善县博物馆与县工商局推上被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律师》2004,(12):94-94
1、最高法院公布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司法解释明确被执行人的8种财产人民法院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这8种财产包括: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衣服、家具、炊具、餐具及其他家庭生活必需的物品;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未公开的发明或者未发表的著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医疗物品;被执行人所得的勋章及其他荣誉表彰的物品;根据《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