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利益是两岸当局政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利益关系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最根本要素.两岸在主权、安全、"外交"、经贸、文化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益冲突和共同利益.两岸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矛盾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的情况下,要大力挖掘和发展共同利益,防止利益冲突的恶化;同时,两岸应该在主权、安全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寻找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力争在经济领域建立利益共同体,以寻求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印关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曼 《长白学刊》2004,(3):40-42
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在不同层面上有着诸多共同利益,又不可避免地在一些领域里存在着矛盾和分歧。以客观务实的态度认识和把握现阶段的中印关系,以登高望远的气魄积极推进双边关系的良性发展,使两国真正成为好邻居、好伙伴,符合双方各自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3.
观点看法     
《观察与思考》2011,(2):8-9
美国欢迎中国作为国际社会强大、繁荣和成功的一员而崛起。我们两国在某些领域彼此竞争,但我们还可以在更多的领域,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为了我们的共同利益而合作。  相似文献   

4.
秦艳峰 《前沿》2011,(10):175-177,190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全球化与多极化的演进,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基础也正在日趋充实和扩大。中美两国共同利益建构的主要动因:一是冷战后国际政治体系结构特征的变化决定双方必然进行合作,构建共同利益;二是国家利益的固有特性决定了中美之间存在着建构共同利益的内在可能性;三是全球化带来了多层次相互依存网络和"全球性问题",客观上导致中美双方国家利益共性的日益增多,为两国共同利益的增长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框架;四是在新的互动平台上,中美两国日益频繁的交往,建构了新的互动体系,形成和扩大了集体认同和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5.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最核心、最敏感的因素。中美两国之间既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意见与分歧。因此,构筑持续健康的中美关系关键取决于美国是否能正确处理与两岸之间的关系。基于两国之间广泛存在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会以大局为重,努力扩大共同点,尽量减少或避免矛盾、摩擦、意见与分歧。  相似文献   

6.
科技伦理思想是江泽民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问题,江泽民同志认为,科技伦理问题在21世纪将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他提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7.
张海翔  袁国友 《思想战线》2000,26(5):118-120
今天欧美所奉行的"第三条道路”,实质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生深刻变化背景下的政党政治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第三条道路”宣扬淡化意识形态的对抗,标榜要超越传统的"左”或"右”的政治概念,走一条非左非右但又不是中间的道路.因此,"第三条道路”比之传统的西方"左”或"右”翼政府,确实有些新意,它不公开以主义、党派之争为重点,而以关心每个人的利益之名赢得选民青睐,其本质是政治思想的改良主义与哲学思想的实用主义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李毅 《求索》2005,(1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有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国家对国际社会作为整体所承担的义务”(Obliga-tions erga omnes)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目前,这方面的国际法规则还处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之中。该类规则以维护国际社会的整体共同利益为基础,其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均为组成国际社会的所有国际法主体。  相似文献   

9.
张纯厚 《长白学刊》2010,(2):145-149
延安时期的政治统一战线是我国政治发展的成功范例,其社会政治经济基础和运行机制可以用社会学中的超级目标理论来解释。实现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超级目标是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的政治前提;其机制保障是遵循既团结又斗争的游戏规则;领导群体顾全大局的协调能力对于维持统一战线的团结和实现超级目标至关重要。统一战线有纵向的变动性和横向的层次结构复杂性。作为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正义感和政治策略对于维持统一战线的稳定性,实现抗日救国的超级目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9月7日上午,一艘载有15名船员的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后又受到日方另外两艘巡逻船跟踪、冲撞、拦截。随后日方登船检查并扣押中方渔船和船员。  相似文献   

11.
王毅 《北京周报(英文版)》2021,(10):I0001-I0005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中国新春佳节之际,中美各界有识之士在蓝厅交流互动.共商两国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外交部,向各位长期关心支持中美关系的朋友们致以新春的祝福!冬去春来,季节的变换启示我们,再寒冷的冬天也会过去,希望的春天总会到来。面对全球疫情、经济衰退、气候变化这样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人类社会不应丧失信心,而应展现勇气、团结和责任。中美作为两个大国,首先应做好自己的事情,同时也要为人类共同利益开展合作,这是国际社会的期盼,也是大国应有的担当。  相似文献   

12.
罗嘉航  李化 《求索》2012,(4):241-243
可持续发展是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克服人与自然关系失衡而做出的理性选择,是"发展权"在国际法领域发展的继续,是一项基本权利。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本质有初级层次和高级层次之分。国际社会的发展要求国际法体系包含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在国际法各主要分支部门得到了充分发展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宣示,符合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本质,获得了国际习惯法的效力,已发展为现代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又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除了西晋实现中国短暂的统一外,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混乱之中,催生了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势力、佛教势力及其他多种势力。在这个时期,无论是新兴势力,还是传统的皇族势力、贵族势力、士大夫群体势力等,在夺取和巩固政权较量中都没有绝对实力,因而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与其他政治势力结成统一战线;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主动吸取道教道术与儒学融合,实现宗教中国化。这些都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统一战线智慧,造就了中国古代统一战线智慧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崛起进程中负有特殊的国际责任。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在承担大国责任时必须非常谨慎,必须从中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同时要结合世界的共同利益。中国的大国责任应当更多地体现在贡献"软实力"上。承担大国责任不仅要关注世界共同利益,还要关注世界共同价值。加强同西方大国的协调,是中国承担好大国责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东京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安倍晋三阁下:值此阁下就任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之际,谨致诚挚的祝贺。中日关系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时期。在中日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基础上,不断发展两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我愿与阁下一道,为此做出不懈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是两岸关系的关键一年。岛内先后有两场重要的选举,陈水扁当局为了掩饰其两个任期内的施政无能、贪腐有术,为了进一步炒热民进党的选情、骗取选票,不惜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的边缘,肆无忌惮地挑衅祖国大陆,一意孤行地推动“入联公投”,并妄图利用行政手段将“入联公投”与三月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捆绑在一起举行。“入联公投”使两岸关系进入了高危期,严重威胁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严重威胁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严重威胁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利益,严重威胁台海地区以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17.
对中印关系的现实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同为新兴发展中大国,面临着相同的任务和挑战,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因此,建设超越意识形态的、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印大同',有其现实基础和意义。中印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之上,求同存异、相互合作,不断寻求发展中的共性和利益交叉点。  相似文献   

18.
赵辉 《台声》2007,(6):13-17
2006年4月,首届两岸经贸论坛达成7项“共同建议”,大陆方面会后发布多项惠台措施,包括开放11种台湾蔬菜零关税准入,公布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管理办法等;去年10月,以两岸农业合作为主题的第二届论坛,再次发表7项。共同建议”,包括促进农业交流与合作.保障台湾农产品销往大陆快速通道等.大陆方面还公布了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措施。台湾媒体形容,两次论坛给台湾送去了大大的礼包。  相似文献   

19.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香港人的身份认同表现出本土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双重属性,两者既矛盾又统一。目前,本土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某种失谐,造成港陆两地之间的冲突。造成这种现状的深层原因是港陆经济发展失衡以及利益关系的失谐,由此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应从中国国情和香港的独特性出发,通过发展香港经济,解决民生问题,来消除香港民众的相对剥夺感,培育两地共同利益认同,从而构建"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20.
6月19日,中国残联副理事长孙先德在北京会见了由金文哲副委员长率领的朝鲜保护残疾人联盟代表团。孙先德指出,中朝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人民之间有着兄弟般的情谊。加强两国在残疾人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国残疾人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增进两国之间和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尽管中国残联肩负着为全国8502万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艰巨任务,但我们还是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朝鲜残疾人工作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