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当代生活最直观、最美感的镜头焦点,便是异彩纷呈的服装世界。服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一种符号。它传递出文化,反映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代表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气质。正象英国人绅士,美国人满洒,是从他们对西装革履的注重,对牛仔休闲服装的偏爱中看到的一样。与广州人穿得“新潮”、深圳人穿得“职业”、温州人穿得“现代”、上海人穿得“洋气”、北京人穿得“大气”相比,杭州人的穿似乎  相似文献   

2.
普拉托省是意大利的纺织品中心,与以“穿”而闻名的温州在主导产业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应温州市人民政府的邀请,10月12日,以马诺奇省长为团长的意大利普托省代表团,对温州进行了访问。普省对这次出访非常重视,省长、议长分别率领5位副省长、4位省议员、商会会长及企业家共38人,带项目、带展品来温参加友城关系签字仪式和2002年中国轻工产品(温州)博览会。  相似文献   

3.
和所有五十上下的中国女人一样,郑横妹不知道一个女人还有十六岁的花季。十六岁那年,她拜师学裁缝,很快就成了能裁能缝的手艺人。在温州,学手艺容易,寻出路却难,小小郑横妹和所有温州人一样,把眼光瞄向了外边。 到哪儿去求发展呢?一天,郑横妹在温州街头偶然看见了几位东北老客,这干人,豪爽得可以,衣着却陈旧得有些邋遢,穿的虽是西装,却是前长后短,塌肩垮架,更可气衬衫领子像两翼未梳理的小鸟的翅膀,“顽强”地向外支楞着。郑横妹心里一动,她听人说过,东北是重工业基地,但凡重工业发达地区,裁缝鞋匠之类的行当是很少有…  相似文献   

4.
温州印象     
早20年就听说温州是个“典型城市”,很想去目睹一下,以弥补我的好奇心。但,由于多种原因,错过了几次机会,一直未能成行。近些年,对温州现象又传来不少风闻,不由得又生发出填补缺憾的冲动,去了温州。时间不长,感触却颇深。“东方犹太人”据当地人说,温州人均耕地仅3分,物质资源缺乏,人口众多。1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却容纳着702万人。解放前,温州地区十分贫穷,人们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按他们的说法是,靠农业养不活温州人。解放后,温州又长期处在海防前线,国  相似文献   

5.
<正> 许是温州人“敢冒天下先”所致,温州经济每走一步都令世人瞩目,都会伴随不少争议。好不容易结束了早期、中期的种种争议之后,如今温州人又陷入了新的争议——这就是近一两年的温州资本外流、企业外迁现象。究竟是温州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外溢”,还是温州经济发展环境本身优势的“弱化”?究竟是温州经济进一步腾飞的“前奏”,还是温州工业发展模式本身存在着“缺憾”?带着对这  相似文献   

6.
温州经济,强调的是地域,主要是指温州市范围内的温州人和新温州人创造的经济总量。广义的温州人经济,强调的是人,主要是指750万温州人在温州以及温州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狭义上的温州人经济,是相对于温州本土经济而言的、225万在外温州人创造的经济。这里所说的温州人经济,特指狭义上的温州人经济。  相似文献   

7.
温州的贡献   温州是个出故事、出新闻的地方.从改革开放初期直到今天,中国恐怕没有一个城市能像温州这样,如此强烈地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眼球,温州、温州人和温州模式,总是不断地为全国各地提供借鉴,成功和不成功、正确和错误、非议和赞扬,温州的政府和人民在缺点的改进和优点的张扬中,大胆地前进.……  相似文献   

8.
●背景资料:地理与历史●群像定位:财富英雄●激情出口:与这个时代一拍即合●意义启迪:甩出手来自己干说起浙江,人们无法忽视温州这个亮点;说起浙江青年,又岂能绕过温州青年。温州青年在浙江青年中的身份特殊,意义不小。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人均耕地只有0.33亩,境内现辖3区、2市、6县,总面积11784平方公里,总人口750万人。全市有华侨华人3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温州古为瓯地,675年,即唐高宗上元二年置温州,自此至今历1300余年,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这里挺立着峻秀的雁荡山,流淌着清丽的楠溪江,可谓奇山异水,钟灵毓秀,人…  相似文献   

9.
正温州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习俗相似、商缘相连。改革开放40年来,温州与台湾的交流交往日益热络,大量的台资和台湾人才选择了温州。而随着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交通、教育、旅游、慈善、生态农业观光、医疗养生、文创产业……在温州人的生活中,更是处处闪现着台湾元素。  相似文献   

10.
青田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流域下游,县城距温州约50公里,离丽水市约70公里,瓯江、公路220国道、金温铁路穿境而过,是连接丽水和温州的黄金通道。属亚热带近海季风气候。全县辖10镇21乡,622个行政  相似文献   

11.
陈彤彤 《传承》2008,(9):44-45
温州人凭着聪明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全世界的商界闯出了一片天,拼来了一个"东方犹太人"的称号。而温州话跟随着温州人走南闯北,同样引起人们的极大的关注和好奇。秦汉以前,温州是瓯越地,属于百越民族的一支,百越人是该地区的主要民族。《汉书·地理志》臣瓒注:"自交阯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主体民族为百越人,说的是古越语。据考证,古越语属于侗台语,是今日侗语、水语、壮语、傣语、黎语、泰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历史上,曾有两个地域性群体起过重要影响作用:绍兴师爷——“无绍不成衙”,宁波帮——“无宁不成市”,而今的“温州帮”则是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去开拓。100多万人在全国各地,30多万人在世界各地,一条条、一座座“温州街”、“温州村”、“温州城”的崛起,构筑了温州人遍布全国并通向世界的商业网络,成为温州帮的有形载体和鲜明特征。“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05,(3):47-48
塘下镇位于瑞安市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离瑞安市区8公里,距温州机场20公里,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和建设中的温福铁路均穿境而过,是新规划中温州大都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温州市小城市改革建设试点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浙江省温州地区曾经是最贫穷的渔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民营企业得到飞速发展。不仅如此,20万温州人还在欧洲形成了以皮革业和服饰业为主的网络。这些背井离乡者与故乡之间频繁地进行着人员、商品和资金往来。在国内.温州人也因经营日用品生意遍布全国,在供货方与市场之间建立起联系,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温州经济与治安”报道之一温州人的生意本刊记者岑生挺,朱思恩什么生意都敢做说起“温州”这个地方.就算是从未去过温州的人多半也不会陌生。温州人太会做生意了!我去温州专程采访前,有很多人都这么说。眼下有个谚语似乎挺能说明问题: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北京人什么...  相似文献   

16.
白晖华 《传承》2010,(7):58-59
温州地处东海之滨,温州人不怕海,飘洋过海谋生于温州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海上有风浪有海盗,出门就得冒险,所以温州人不怕冒风险。利用海洋可以走得更远,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因而温州除制瓯之外,最早发展的是造船业。  相似文献   

17.
袁成章 《今日浙江》2004,(20):43-44
温州是我国鞋革业的发祥地之一。温州鞋革业沉淀着厚重的历史,在我国鞋革业的历史长河中,它是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特有的光芒。说起温州鞋,与东晋时期名将谢玄之孙谢灵运有关。公元422年,谢灵运受到权臣的排挤离开建康(今南京),赴永嘉府任太守。当时正处兵荒马乱、战火连天之际,人们大多隐居深山丛林,加之永嘉秀山丽水的吸引,谢灵运常常带上一两个童仆跋涉在深山老林之中。为了登山的安全便捷,谢太守在当时出家人常穿的“云鞋”上苦下功夫,并在鞋底下附着一层带钉的防滑齿,从而使登山爬坡快捷稳健。有一次,当他攀登雁荡山的鞭蓉峰顶为眼前…  相似文献   

18.
伴随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温州的名气越来越大。温州的小商品制造工业、温州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以及温州人的富足程度,都足以令国人刮目相看。温州人之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显得如此之活跃,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 地球上有鸟儿飞不到的地方,但没有温州人到不了的地方。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有创业人群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温州,因为市场经济的活跃,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一张标准的法国男人的脸,一口标准的瑞安方言。 实际上,他的血管里却流动着中国人的血。更重要的,是他的心、他的灵魂深深地烙上了中国人的烙印。 他,就是现任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的林加者。“法国华侨华人会”是法国最具影响力、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社团,因该社团主要由温州籍华人组成,在许多人眼里,林加者俨然成了“温州人”在法国的“带头人”。他在法国出生,却在温州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