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倚仗美国的支持,在台湾继续维持一个所谓代表全中国的政权架构。为了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新中国刚成立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并实施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及对解放台湾的准备1、随着中国革命向全国进军,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陆续败退台湾,并欲把台湾作为其反共基地,因而,台湾的解放问题就变得愈加突出和尖锐。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这是中共首次公开发表的关于“解放台湾”的文献。这篇文献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  相似文献   

2.
记忆     
5月6日,司徒雷登与中共进行第一次会晤;5月9日,人民解放军开始解放大西北战争;5月12日,解放军发动上海战役;5月17日,蒋介石运黄金白银去台湾;5月21日,中共与英方就“紫石英”号事件交涉等。  相似文献   

3.
缪群 《统一论坛》2001,(6):10-12
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中共根据各个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决定自己的方针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虽然存在外国武装干涉,解放台湾有战争的与和平的两种方式,毛泽东仍多次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从80年代初起,邓小平纵观世界形势由对抗转向对话,逐步趋向缓和,从中  相似文献   

4.
袁成亮 《长白学刊》2010,(6):115-118
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中共对于解决台湾问题提法经历了从“台湾回归祖国”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转变。事实上,台湾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就已经回归祖国。十三大以前,中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的不当提法与朝鲜战争后美国对台湾的武装侵略与干涉是密切相关的。随着1978年美国对台湾“断交、废约、撤兵”以及中关建交的实现,中共也逐渐注意到“台湾回归祖国”提法不仅不符合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在客观上也不利于反对外国势力分离台湾的阴谋。中共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是中共依据台湾的历史和现实,对台湾问题作出的精准表述。  相似文献   

5.
50年代中期,中共形成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历史表明,这一战略对中共对台工作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在对这一战略形成的背景、过程、基本着眼点和主要内容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全国各族人民都在赞扬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而英勇奋斗的辉煌业绩。本文拟就中共三代领导人关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构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中国共产党根据各个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决定自己的方针政策。从50年代中期起,虽然存在外国武装干涉,解放台湾有战争的与和平的两种方式,毛泽东仍多次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从80年代初起,邓小平纵观世…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七大后,新一轮思想解放热潮正在掀起。大量的文章、评论都在阐述继续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解放思  相似文献   

8.
肖新艳 《两岸关系》2008,(11):22-24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影响到民间消费及投资信心,抑制了全球经济活动。受其影响,台湾的经济成长率与对外贸易发展在第三季均呈下降态势,并且还有可能继续趋缓。台湾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对外贸易和主要贸易产品均受到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拖累,未来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上半年,尽管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两岸贸易和台商对大陆投资造成冲击,但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良好势头。4月,两会在南京举行恢复协商以来的第三次会谈,签署了三项重要协议,并就开放陆资入台投资达成共识。两岸继续扩大空运直航和海上直航,深化产业及金融合作,双向投资取得进展,大陆继续推出并积极落实协助台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  相似文献   

11.
王丽华 《创造》2009,(6):79-79
中共十七大以来,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已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当前,弥勒县正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的跨越。在这历史跨越的关键时刻,政协应当以解放思想为主,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职能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邓因 《同舟共进》2013,(11):47-54
1956年以前,中共对台基本方针主要是武力解决。中国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不仅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而且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对台湾的政策也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愿同蒋介石进行第三次合作的思想更加明确起来。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在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根据这一精神,1月30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对台基本方针,强调:  相似文献   

13.
就制定危机应急计划预案而言,中共五大虽然有形势判断上的失误,但毕竟有效地预报了危机,而且提出了争取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的一些正确的原则,从而抓住了防范危机走向恶化的关键。在危机控制阶段,中共成立了应对危机的领导机构,对危机事件作出了及时、迅速的反应,包括召开中央紧急会议,制定一系列有效的具体措施,为最终解除危机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回旋余地。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胜利和台湾光复后 ,中共闽西南白区组织在暨南大学进步学生中发展、培养的一批党员和建党对象 ,相继奉派到台湾 ,一面从事学校教育工作 ,一面秘密开展建党和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 ,适时沟通了战后闽台人民的文化交流与革命联系。台湾“二·二八”起义被镇压期间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支持台湾人民正义斗争的指示 ;中共闽西南台湾组织努力克服起义失败后的困难局面继续发展 ,活动进一步深入。由于受突发事件的牵连 ,闽西南白区党组织被迫终止在台活动 ,人员全部撤回大陆。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建立前后,美国为阻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把台湾纳入它的西太平洋反共“岛屿锁链“,多次图谋分离台湾,搞诸如台湾“自立“、联合国“托管“台湾、“台湾地位未定“、“两个中国“、“划峡而治“等,可谓花样迭出,煞费心机。阻止蒋介石退台,在台湾“维持一个分离的政权“解放战争后期,南京国民党政府濒临崩溃。美国政府也有预见:“蒋介石已准备引退,选定台湾为卷土重来的‘复兴基地’,他若逃往台湾,中共必渡海东征追穷寇。“台湾如果落入中共之手,其西太平洋的“安全“体系将出现断层,于是谋划如何分离台湾。1949年1月18日,在蒋介石宣布下野的前三天,美国分离台湾的阴谋出笼。美国国务院起草的《关于美国对台湾立场的报告》提出了分离台湾的四项可行办法:与国民党谈判,由美国接管台湾;通过谈判在台湾建立军事基地,并由美军协防该岛;支持台湾国民党政府,承认它是中国政府;扶持非共产党的台湾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6.
徐康 《台声》2013,(10):88-88
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关注,在大革命时期或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翁泽生、谢雪红等台籍革命家,就是在中共领导的五卅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革命思想也对黄埔军校台籍学生政治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共早期领导人施存统等人即通过,“东台湾革命青年团的刊物《台湾先锋》公开支持台湾同胞的抗日运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人对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同胞命运的日益关切,大陆报刊发表的涉台文章数量不断增多。这些文章不仅深度有明显提升,形式也更加多样,还出现了不少小说、话剧等体裁的作品。涉台的文学类作品,大多具有明显的左翼倾向,背后还可见中共及左联的影响。中共延续了大革命时期对台湾革命的关心,除了指导台共的成立,还体现在左联为首的左翼作家对台湾革命的书写上。大陆左翼文坛以“阶级斗争”为基调,关注台湾工农阶级的命运前途,丰富了中国大陆的涉台书写与关注视角。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大陆左翼响应中共组建抗日统一战线的号召,淡化话语中的“阶级斗争”色彩,以“弱小民族”为话语桥梁,在阶级与民族之间架起了书写台湾革命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历经百年磨难的中华民族终于获得解放。但是,由于台湾问题的产生,导致海峡两岸暂时分离的局面。50年来,我们党和政府肩负民族使命,为解决台湾问题奋斗不懈。新中国诞生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执行“解放台湾”的方针,进行一系列战略准备性质的军事行动,并且粉碎了蒋介石集团军事反攻大陆的图谋;5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主张和相应的政策,粉碎了美国逼迫蒋介石集团“划峡而治”的图谋。进…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思想经历了"武力解放台湾"和"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两个阶段。这一战略思想发展的轨迹,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和我们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信念和在复杂形势下处理台湾问题的高超斗争艺术。特别是在"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阶段逐步形成的"一纲四目"方针,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2008,(11):7-8
今天上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陈云林会长与海峡交流基金会江丙坤董事长举行会谈,就实现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邮政合作和食品安全问题联系与沟通进行了协商,就继续促进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两岸经济交往开展了对话,并就下一阶段两会协商议题、加强会务联系、开展交流合作等事宜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