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鸣 《党史天地》2007,(9):38-39
在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一区一幢单元楼里,装修朴补无华的房间,一张书桌的玻璃板底下,嵌着三张毛主席与身边工作人员合影的照片。在毛主席身边站着一位风华正茂的中年人,他叫庞恩元,是毛主席的厨师。当年他刚跨人“不惑之年”,而今,已是78岁高龄的老人了。我的采访就从这几张合影照片谈起。  相似文献   

2.
楚国良 《学习月刊》2014,(21):14-14
1960年以前的一段时间,毛主席身边的某些工作人员在北京和随毛主席外出期间,违犯纪律,从多吃多占到无偿索取当时市场上供应紧张的各种生活日用品,个别人还有贪污、渎职行为。毛主席发觉后,立即指示,要在身边工作人员中开展整风。并制订工作人员守则:"买东西一定要给人家钱,一张纸、一支笔也如此,千万不要向地方要东西。"  相似文献   

3.
在毛主席身边当机要员李作明在抚顺市中医院家属区的一幢旧式小楼里,有一位当年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机要员,如今她已退休在家,和周围的人们一样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她叫王金彩,今年65岁。学校抽调10名女生去“抗美援朝”,她是其中之一……临出发前有两个女...  相似文献   

4.
跟着毛主席从陕北到中南海李银桥1947年8月,正是转战陕北的紧张阶段,我被调到毛主席身边。从那以后,一直在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跟着毛主席转战陕北党中央、毛主席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期间,形势很紧张,然而主席泰然自若、谈笑风生。他说:"我要亲自看看国民党...  相似文献   

5.
空空的房间,一张瘸了腿的漆木桌孤独地摆在正中间,旁边的炕上堆着一堆烂棉絮,斑驳陆离的黄泥巴墙上挂着一张毛主席像,一家老小正就着咸菜喝稀粥……目睹这一幕,市委组织部对口扶贫开县的挂职干部梁艳流下了眼泪。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于1966年6月来到故乡韶山的滴水洞便闭门不出,与世隔绝地住了11天。在这期间,他唯一的一次外出,仅走出洞口300米远,没有见过任何人。这11天,是毛主席思绪最复杂的11天,也是谜一般的11天。 曾在毛主席身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40多年的张耀祠对毛主席在此的情况作了记述一  相似文献   

7.
肖丽 《党史纵横》2001,(7):35-35
1959年,我们沈阳军区歌舞团在北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在怀仁堂的小舞厅里,毛主席观看了《蝶恋花》片段“桂花舞”,我有幸参加了演出。 演出结束后,我们围应在毛主席身边。舞曲响起,毛主席起身拉着我的手说,我们跳舞吧,我当时又兴奋又紧张,毛主席一边跳舞一边和我唠家常,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程桂珍,接着又补充说这个名字有点旧。毛主席亲切地说:“小同志,你就叫程万里吧。”随后,又问我家在哪里,兄妹几个,我忙回答,“我家住丹东,旧社会可苦了,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全家永远感谢毛主席。”接着我又说,我家姊…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03周年那天,我们来到九江县水厂宿舍,拜访曾在毛主席身边当过随卫的饶和生。饶和生已离休在家,现年67岁,中等个头,红光满面,说话声音宏亮,言谈思路清晰。“现在可以说了!”面对我们这些陌生的采访者,饶老感慨地说:我是1955年3月到中南海当战士,1958年5月转业到九江县。在毛主席逝世前的18年里,我没向任何人透过这件事。要保密呀!我父亲经常念叨说,毛主席是大救星,见到毛主席都是有福份哪!可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直到他去世都不晓得自己的儿子在毛主席身边当了1150天的随卫。饶者翻出一叠报纸说:近几年,我…  相似文献   

9.
李培 《党史天地》2010,(5):14-14
人民币百元钞上的毛主席头像,也是“毛主席第一张标准像”,是从一张合影中“抠”出来的,照片的原型是什么?工作人员又是怎么“抠”出来的呢?  相似文献   

10.
2014年4月17同。江津区珞璜镇马宗社区曾圣林的小院。大门开着,闻听院中笑声不断,路过的村民王怀探头朝里看了看。只见院中摆着一张桌,十来条长凳。一些乡亲围坐在一个“陌生人”身边,手里拿着本,仔细地记着什么。“老白.这是在千嘛?”王怀走到社区干部白桂忠身边悄声问道。  相似文献   

11.
王学军  王瀛  周石 《前线》2022,(6):94-96
<正>1978年12月20日,习仲勋撰文回忆:“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长征到达陕北。从这时到1948年3月,一共13个年头。党中央和毛主席直接领导着陕甘宁边区。我作为陕甘宁边区的负责人之一,有幸在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多次聆听他的教诲。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1939年,毛主席在一幅约一尺长、五寸宽的漂白布上写了‘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八个大字,上款写‘赠给习仲勋同志’,下署‘毛泽东’。这个题词,我长期带在身边,成了鼓励我努力改造世界观的一面镜子。”习仲勋带着这面“镜子”,在思想和行动上给予了陕甘宁边区的党办大学、即后来的中国人民大学长期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4周年纪念日,笔者专访了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李银桥,1947年8月至1962年4月任毛主席的卫士、副卫士长、卫士长。在北京万寿路的一栋住宅楼的单元房里,李银桥和他的夫人韩桂馨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向我讲述了毛主席关心身边工作人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情系喀什     
在天津公安刑侦局涉外犯罪侦察处副处长刘晓雄的相册里.珍藏着这样一张照片:满身尘土的刘晓雄身边.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少女在甜甜地笑着。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刘晓雄就会回忆起在喀什的那段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4.
想起毛主席鼓励讲真话□刘万兴近闻,社会上流传一句顺口溜:“报喜吃甜头,报忧吃苦头,模棱两可有混头”。我不由得想起了毛主席晚年的一个小故事:1975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82岁生日,照例没有举行任何祝寿活动。这时,身边的工作人员轻声报告:“有一位农村...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注重调查研究的一些往事──原中央警卫团副参谋长李宝森访谈录岚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不但是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者,而且也是这一理论的模范执行者。前不久,在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前夕,笔者在北京访问了一些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同志,这是大家异口...  相似文献   

16.
孙勇 《党史博览》2010,(1):44-46
江青夸奖说:你和杨宝森合唱得好。毛主席说:我怎么能与四大须生相比? 1947年5月,我被抽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员、副卫士长等职长达20年。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在晚年,胸前一直佩戴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纪念章。周总理逝世后,这枚从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所穿的灰色中山装制服上取下的纪念章,至今仍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内。这枚纪念章为长方形,右边浮雕毛主席侧面头像,左边镌刻毛主席手书题词“为人民服务”,红底镀金。周总理非常喜爱这枚寓意深远、构图美观的纪念章。据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郑淑芸回忆:“文革初期,有一天,总理办公室的门开着,我走过时见总理正在仔细欣赏纪念章。总理把我叫进去,十分高兴地对我说,他最喜爱这枚纪念章。这就是那枚总理后来一直佩戴的‘为人民服务’像…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1998,(8)
汪东兴回忆中南海里的一堂课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注重教育。1954年毛主席提议为中央警卫团和他身边工作人员办一所业余学校,并请了五位专职教员,系统地讲授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等课程。毛主席说: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建设不好社会主义。教育不...  相似文献   

19.
文萃苑     
《先锋队》1994,(2)
文萃苑毛主席含泪吃窝头解放后,毛主席要求在他身边工作的警卫战士回家探亲时,都要把家乡的真实情况向他报告,他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高战士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工作能力;二是能使自己了解全国的真实情况,并说还能使自己从战士那里学到一些知识。一次,马维探...  相似文献   

20.
第一张标准像1950年以前,我国还没有毛主席标准像,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是毛主席1945年在延安时拍摄的一张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呢服的照片。然而新中国成立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党中央对国家领导人标准像的重视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毛主席前往苏联访问。访问期间,美国一家报纸刊登了毛泽东与斯大林的照片。斯大林的照片是一张身穿大元帅服的新照,显得华丽端庄、威风凛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