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08年,我国先后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这一系列旨在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法律法规,为规范和平衡劳资关系划定了新的准绳。  相似文献   

2.
2007年是我国劳动领域立法最为密集的一年,其中三部法律构成了劳动立法的主体。《就业促进法》为充分就业、平等就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石;《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劳动争议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这三部法律各有其突出亮点和内在逻辑,前后呼应、互相衔接,是我国劳动关系领域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吉林省劳动合同条例》及《吉林省个体工商户雇工工伤保险办法》等法律法规,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规章清理工作的通知》(吉政办发[2007]18号)要求,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对2000年至2007年颁布的部分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解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过去的2007年可以说是劳动法立法年,继6月通过劳动合同法,8月通过就业促进法后,经过三次审议,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又  相似文献   

5.
刘恒 《新疆人大》2010,(4):38-39
自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之后,配套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也先后出台。基层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增长,尤其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劳资双方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很多问题都凸显出来。虽然针对劳动合同争议中的有关问题法律条款都有比较明  相似文献   

6.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一部部法律以及有关民生政策的连续出台,都在强有力地向我们传递出这样一个声音: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建设,法治建设保障了劳动者的应有权利。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调的奠定,关注公民的劳动保障权利比起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现实。劳动保障方面的接连立法,更是直指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似利剑、似金盾、似天平,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关注和期待……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29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法制办、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召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贯彻实施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盛华仁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8.
关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十大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到了对劳动者的保护,作为一部重要的劳动程序立法,《劳动争议调解法》的诸多亮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阿计 《人民政坛》2007,(10):10-15
今年6月,历经四审的劳动合同法成功通过;8月.力图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就业促进法获得通过。而早在年初公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立法计划中.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关涉民生利益的立法占了重要内容。社会救助法和慈善法也已列入了人大的立法规划。在地方立法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陆续出台了一些保障民生的地方性法规。许多迹象表明,中国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关怀弱势群体的立法开始大规模启动,这既是对日趋严峻的民生问题的直接回应.也是对以往失衡的立法天平的有力纠正。这寓示着中国立法战略的重大调整,中国立法正在经历一次历史性转型,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保障民生法规的出台,普通百姓的权利、生活、安全,将获得更多、更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天津人大》2012,(8):22-23
近年来,随着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继出台,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制度与劳动法律法规不相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劳动者利益受到损害、劳动争议案件逐年激增,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邓陕峡 《理论月刊》2010,(2):117-120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劳动争议解决运行机制产生了很大影响。依托对C市L区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基本理论,对劳动争议解决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新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提供一个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正式施行。日前,吉林省内各大主流媒体就该法施行后对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所带来的新影响专访了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骆德春。  相似文献   

13.
作为献给劳动者的新年大礼,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已于今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此外,在年前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将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这三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险法》姗姗来迟 2007年,注定是会被载入中国劳动立法历史的一年。除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一批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之外,酝酿已久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也终于在年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预示着这部法律开始进入出台的倒计时阶段。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正当人们等待着这部大法的出台时,金融危机却突然来袭,加之《社会保险法》牵涉到多方利益的权衡,致使这部法律未能在2008年如期出台。  相似文献   

15.
鄂政办发[2008]5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相似文献   

16.
2007年6月、8月和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劳动法律的出台,使我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劳动法律制度,对于劳动法律制度的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劳动法律体系日趋完备、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及时做出部署,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劳动者维权必须经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及诉讼周期长、程序繁琐,不少人往往因拖不起时间、打不起官司,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利。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仲裁法》)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举证责任、仲裁效力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明确,为劳动者维权开辟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18.
对劳动者来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可谓一喜一忧。伴随《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劳动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作为一名劳动者,该如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为此,笔者教你几招打劳动争议官司的秘笈: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29日)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本次常委会会议的议程多、内容重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开得很好,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会议审议的法律案就有12件,通过了8件,其中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继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之后,常委会今年通过的又一部完善劳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和《吉林省劳动合同条例》,更好地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吉林省发改委等12个部门出台了《吉林省劳动关系促和谐系列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