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方面内容,花费多、涉及面广的主要是城镇的社会保险,因此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重点是社会保险的改革。本文仅就我市社会保险涉及的几项内容,提出改革的基本思路,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一、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的重点内容,为此,我市有关部门历时一年半的工作,已草拟了宁波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其改革的具体思路主要是: ——一个帐户。即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原则,由社会保险机构为每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职工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记录其在职期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关键是抓紧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这是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基础工程。我省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从1986年开始起步,经过7年多的艰苦努力,各项改革都有了较大的进展,一个覆盖全省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全省普遍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保险制度。至1993年底止,全省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有26786户,投保人数有74.58万人,累计缴纳养老保险基金8亿…  相似文献   

3.
一、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省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1986年开始,取得了如下显著的成绩:1、基本养老保险已越来越被各级政府所重视,制度的改革力度加大,进展显著。早在“八五”计划初期,省委、省政府就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列入了全省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规划,成立7省社会保障委员会,各级政府将社会保险改革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1992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我市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展望明年,我们能否在进一步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有新的进展,即有无可能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建立统一的社会机构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等内容,目前就管理和经办机构而言,主要涉及到劳动、人事、民政、卫生、人民保险公司等部门,现行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一种多部门交叉分管、政府事业单位难分的管理体制。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保障体系改革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它的重要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结构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认为、社会保障体系大体上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六个方面。此外,商业性保险是必要的补充。这六加一的结构是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条重要配套措施是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十几年探索和改革,以养老、失业、医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北京市已基本建立起来,为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初步织起一张“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一、养老保险 截止1999年6月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共计373.1万人,上半年养老保险基金提取金额37.8亿元,支出36.9亿元,全市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98%。 北京市自1986年起,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为均衡企业退休费用负担,退休费用实行了社会统筹。 198…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是保证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社会稳定机制,《决定》第八部分专门强调了做好减员增效、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出:“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顺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条件。”其意义十分重大。新中国成立后,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它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这种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社会保险制度,是与计划经济特别是和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相配套的,其基本特征是把养老、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险同职工就业捆在一起,形成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8.
一、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从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到199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司题的决定》,从199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都给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指明了发展方向。“九五”时期要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点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非…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在城市和农村采取不同的社会政策,"城乡分治,一国两策",逐步形成了"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传统的保障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重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浙江省长兴县通过建立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制度、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特别是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方面展开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长兴经验表明,在当前,我们必须构建一个和谐发展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即以社会保险为主体,覆盖城乡,保障水平多层次,保障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法制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山东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山东社会保险制度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社会保险覆盖面窄、不同社会群体间保障水平差距大,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不够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社会保险监管运营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险立法相对滞后等突出问题。加快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需要建立广覆盖、可持续、能衔接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险法规政策,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监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列为未来五年内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在“十五”时期实现赶超、后来居上,就必须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优抚安置和救助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构筑一个规范、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我省各项改革的顺利完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体制转换时期,加快建立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巩固社会稳定、合理配置资源、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 (一)…  相似文献   

12.
晓司 《支部生活》2009,(12):47-48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经过多年的努力,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已形成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7种社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其覆盖面稳步扩大,待遇逐步提高,服务日趋规范,制度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3.
谈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社会保障是一项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关系到全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我们现在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概括地说有两大体系、三项制度,即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现代企业制度、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其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安全阀,它的建立健全会直接影响改革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社会保障问题。如北欧等国家推行“福利国家”政策,认为其中有社会主义的因…  相似文献   

14.
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王喜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社会养老保险是现代国家的最重要的社会政策之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完善社会保障体...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迈出了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大步。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程度低、覆盖面窄、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机制,国家应建立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的机制,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加强养老保险制度中的政府监督,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个基本支柱,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深化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迫切。本文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的分析,就如何深化改革问题谈些初浅的认识。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生活权力给予物质保障的各项制度总称,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多方面内容。我国在1953年,公布实施《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7.
养老保险是社会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保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我省养老保险制度从80年代开始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今后的对策在于建立养老保险长效机制,扩大覆盖范围,加强基金筹集和管理,完善多层次保障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8.
有问有答     
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大典,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这是党和政府履行“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庄严政治承诺的法律保证,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维护公民参加和享受社会保险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要从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高度,认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是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疾病、工伤、生育等各种原...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社会保障呢?所谓社会保障,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