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陵客 《唯实》2006,(9):128
《论语》一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读懂《论语》,首先就要读懂这个“子曰“.……  相似文献   

2.
至少从戊戌变法后开始,一些有识之士就提出了中国的国民性问题。文化巨人鲁迅更是一辈子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但是,由于极左思潮的泛滥,鲁迅关于国民性问题的意见竟被湮没了。我手头常用的《辞源》、《辞海》、《现代汉语大辞典》:三部工具书里,竟没有“国民性”的条目,似乎新中国一成立,国民性改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然而,“文化大革命”中国民性中劣根性的大发作,却昭示我们,谁要忽视国民性的改造问题,谁就要遭受历史的惩罚! 那么,在经过改革、开放20年以后,中国的国民性怎样了呢? 一 国民性是什么?简言之,即全体国民言行中所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常省吾身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6,(10):23-23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先人,十分重视自省,主张用自省的方法,对自己的道德表现作出评价,从而改正过失,鞭策自己。古人有许多关于自省方面的论述,今日读来仍醒人心目。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意思是看见贤人,便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要自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了?教师传授…  相似文献   

4.
(甲:科长老伴乙:师督导成员) 甲:可算是碰见您啦! 乙:噢,您有事要说吗? 甲:你说说,你说说,我们家咋就这么倒“霉”? 乙:怎么啦,说说看,是碰上鬼了还是遭什么灾了?我正想找你聊聊. 甲:都不是. 乙:那是什么,看你愁眉苦脸的样子,像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甲:正好,你是师里的督导员,你给评评理儿,我们家老张在机关当了20多年的科长,亲戚朋友无论是谁家办红白喜事,他几乎场场不落呀!  相似文献   

5.
《论语》一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读懂《论语》,首先就要读懂这个“子曰”。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三单元文选:“子,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子”,在春秋时代本来是一种爵位,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迭,“子”字也随之而降级:“诸侯———微子,箕子;诸侯之大夫———季文子,赵简子;士人———孔子,孟子;乃至于———小子,婊子”(傅斯年《与顾颉刚论古史书》)。这样看,“子”从春秋时代的一种爵位,变成一种对人的尊称,已经是一种降格。以“子曰”开头,是一种偶然呢,…  相似文献   

6.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 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周日无事,一个大人带着十多岁的孩子在宿舍大院里散步.看到一个迎亲的车队,一群入围在接新娘的头车前急得团团转.上前一看,一个轮胎瘪了.新娘马上就要下楼,宝马失前蹄,要误大事.正当大人无解时,这个孩子上前说:“没事,你使劲用脚踹它.”司机半信半疑,大家顾不了许多,一顿乱脚.奇迹出现,轮胎渐渐饱满.人们齐问:“这是怎么回事?”孩子慢慢道来:“这款车的车胎被扎后有自充气功能,只要用脚踹踹就行,还可延长行驶很多公里,确保你能开到维修地点.”父亲大奇,“你怎么知道?” “家里不是订有《汽车族》杂志吗?没事闲看来的.”这是阅读的作用.阅读让你长知识,让你聪明.  相似文献   

7.
生日吃面     
在某大饭庄的雅座上,爸爸、妈妈正在给女儿做生日。“小玲,今天是你上大学后过的头一个生日,我们给你祝贺一下。你可要懂得当父母的一片苦心,不兴‘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啊!”妈妈激动得说起话来还带点颤音。“好,为我们的大学生干杯!”爸爸举杯说。小玲并不动酒杯,却问:“爸,奶奶怎么还没来?”爸爸欲言又止。“噢,奶奶嘛,看电影去了,是她老人家最爱看的戏曲片,特意给她买的票。”妈妈看了爸爸一眼,赶紧解释说。“干嘛偏买今天的票!我去把奶奶接来吃饭。”小玲说着要走。  相似文献   

8.
艾思奇,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被称为“人民的哲学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以一本《大众哲学》影响了大批青年投身革命、奔赴延安。1937年,他从上海来到延安。在欢迎会上,毛泽东亲切地说:“噢!搞《大众哲学》的艾思奇来了,你好呀!思奇同志,你的《大众哲学》我读过好几遍了。”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1,(11)
1938年10月,徐海东在延安出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休息时,毛泽东和大家一块在院中散步闲谈,毛泽东说:“中国有三部小说:《三国》、《水浒》、《红楼梦》,不看完这三本书,不算中国人。海东同志?你可看过这三本书?”海东老实回答:“没看过《红楼梦》。“毛泽东笑着说:“那算是半个中国人!”这是一句玩笑  相似文献   

10.
这个宣传提纲力度小分量轻。要记住:迈大步舆论必须要先行。宣传干部嘛,要学会在江海中游泳,在改革潮头当尖兵。局长,根据您的精神,我们搞了个圣音报漕.协昕听.行不行弘。·….-一周整个开门红,髓周搞得效益直线升,三周把老天捅个蕊窟窿!’·__·’再看这段录像,是根据您的工作报告整理而成,还特意加了立体声。不错,就要这样。宣传必须有力度,一,r口号就能把地砸个坑! 这力度是有了,可“求真务实”咋体既?基层报道怎么整?哎呀蹰,真头疼●画板(25) 宣传力度@潘胜奎  相似文献   

11.
柯岩 《求是》2005,(24)
去年,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几个同志来看我,问能不能帮他们搞一台诗歌朗诵会?这是我没想到的。我问他们,怎么想起来要搞朗诵会呢?他们说:原来有多少好诗啊!现在怎么都听不到了呢?到书店也找不到……比如《枪,给我吧!》,《向困难进军》,《柴达木小唱》,再比如“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呼好!”说着说着竟背诵起来:“松一松手/同志/是同志在接你的枪!”“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我走遍了/我广大祖国的/每一个地方/啊,每一个地方/我的/每一个故乡……”一霎时,刚解放时初升的太阳,共和国的黎明曙光,上甘岭的焦土、血衣,…  相似文献   

12.
论点精选     
有条件搞腐败的人数太多  (摘自《人民日报》) 经济学家樊纲在《经济月刊》上撰文说,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有条件搞腐败的人数太多。所谓腐败,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利用公权谋私利”。这种“以公权谋私利”的行为,当然首先与“用人体制”相关。如果现实一点,即使不说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为私的,也总得承认生活中至少有一部分人是“有私心”的,一有机会就要以权谋私。那么,我们首先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把那些私心较少、愿意为了公利而勤奋工作的人选出来去“当官”,掌握“公权”,而不是提拔那些蝇营狗苟之…  相似文献   

13.
婚灾(相声)     
甲:人要是有灾,想躲也躲不开。 乙:噢,你受灾了,什么灾呀? 甲:婚灾! 乙:什么?婚灾?是你头发昏,晕过去了?还是……? 甲:不是! 乙:那是什么? 甲:就是结婚闹的灾呗!  相似文献   

14.
1942年冬天,我在中央警卫团手枪连当战士.一天早晨,模指导员来到我们班,一见我就说:“小杨,你准备一下,团部调你去,另有工作任务.”第二天,我告别了连首长和战友,来到枣园,副团长王金接见了我.他说:“小杨,你在一连表现很好,现在调你到毛主席身边当内卫战士,你有没有意见?”我一听,高兴地说:“要得!要得!”副团长语重心长地说:“你在那里工作是保卫  相似文献   

15.
当我舟车劳顿赶回家时.我妈说的第一句话竟是:“野孩子终于回家了。”妈说:“回来工作吧。和妈妈住在一起.每天下班都有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好不好?”我说:“不。我现在在贵州挺好的!”妈说:“你回答也太直接了吧。”我给妈妈看我一年来在贵州拍的照片.给她放宣传贵州的碟片《多彩贵州》来看。妈不时指着电脑大叫:“噢。这就是黄果树瀑布啊?真够壮观的!”  相似文献   

16.
正"福利!一生必看的一场话剧!免费送《暗恋桃花源》门票!转发此信息到朋友圈,就有机会亲自观看由黄磊、何炅领衔主演的2016成都站明星版《暗恋桃花源》。"前不久,这样一条微信横扫我们的朋友圈。大众对于这出话剧的热情,是因为这部剧的好口碑?还是明星效益?抑或是跟风心理?这些因素或许都有,但该剧在成都市场  相似文献   

17.
我有幸到大连参加首届《共产党员》论坛这个很有意义的活动,非常高兴。现在,有各种各样内容的论坛,需不需要有一个共产党员的论坛呢?我觉得很需要。辽宁党刊集团这个创意非常好。既然是论坛,就要论。不论之坛不叫论坛。重要的是要论什么?要论的内容很多,现在最重要的,我看得好好论一论“三个代表”。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广大党员提出的根本要求?这种论不是抽象的、概念的,而是要联系历史经验、历史事件,联系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正在做的事情,联系基层党建的丰富实践和新鲜经验。我觉得,此时此刻,发起一个《共产党员》论坛真的很有意义。这次是首届论坛,是开始,这个头一定要开好。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这届论坛一定会搞好,一定能搞好。有了首届,  相似文献   

18.
为官不为种种表现,让人憎恶,并认为这也是一种腐败。在社会共讨之、全民共诛之之际,有人又揭露出一种新的为官不为,或叫做“穿上马甲”的为官不为——这就是“任职疲劳”症。让人不解的是,这种“任职疲劳”症,不但没有遭到打击,甚至还得到了“同情”。《新华社》记者近日在河北省采访时,听到一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反映:他们单位的某些领导自认为在一个岗位上干了多年,也有一定成绩,但没能得到调动升迁,为此显出“任职疲劳”,没心思带领大家好好工作,这种状态让不少同志颇有看法。“在一个岗位上干了多年”,就一定做出“成绩”?有“成绩”,就一定要“调动升迁”?否则,就要患“任职疲劳”症?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们工作的公司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要求员工经常加班,即使是节假日也如此,而且延长工作时间,又不增加工资。我们去找经理理论,经理则说这年头有正常的工资就不错了,还要什么加班工资。眼看“五一节”就要到了,我们肯定免不了又要加班。请问:在节假日工作的工资报酬该怎样计算?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标准给付又该怎么办?读者 胡小伟  相似文献   

20.
可贵的大度     
101岁的北京大学原校长马寅初,曾因“新人口论”获罪而被革职。当儿子最初把此事告诉他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数十年后拨乱反正,其子又告诉他平反的喜讯,马老仍是轻轻地“噢”了一声。一种失意泰然、得意淡然的超然心态跃然纸上。何以能宠辱不惊?大度耳!大度是一种卓越的心理素质,也是一种风范和操守,它源于对人生的彻悟和对世事的洞明。其基本特征是能够容得下不顺眼的人,听得进不顺耳的话,装得下不顺心的事在我国历史上,凡成就大事者,都有广阔的胸怀。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任用管仲为“卿”,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李世民捐弃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