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段时间以来,曾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灾难性后果的虚报浮夸现象在一些地方重又抬头,弄虚作假、以权定数、以数谋私的现象时有所闻。一些统计数字“水份”很大,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因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引起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不久前,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统计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河南安阳县虚报乡镇企业统计数字问题进行了查证核实。结果表明,该县1993年上报乡镇企业总产值48.85亿元,实际为35.68亿元;该县1993年上报的“亿元乡”20个,“千万元村”125个,实际前者只有12个,后者只有86个;该县1993年上报乡镇企业实现税收8779万元,这次核实只有5197.6万元。1993年11月,该县为了保住自己在  相似文献   

2.
我们德力西集团公司创立于1984年,开始时只有资产5万元,职工8名,年产值1万元。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大型乡镇企业、浙江省四星级企业。集团公司拥有一流的技术设备,具有较强的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以高、低压电器元件、成套电气控制设备为主导产品,拥有300多个系列近万个产品规格,企业员工近万名,总资产达到10亿元,年产值20多亿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德力西”商标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3.
一、乡镇企业集团发展的活动空间 “乡情”是乡镇企业集团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础,又是乡镇企业集团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历史前提。为研究乡镇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笔者两次到成都市武侯区永丰乡,调查了解乡镇企业集团发展的“乡情”。 永丰乡地处城乡结合部。现有乡镇企业98家,年营业收入,1千万~5千万元的骨干企业14家,5千万元以上真能称得上乡镇企业集团的只有长城实业公司1家。1998  相似文献   

4.
百崎回族乡于1990年8月开始组建,全乡5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人口13024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0%。1995年乡镇企业产值5亿;出口交货值2.3亿。现有登记的企业140多家,其中常年生产的90多家,季节性生产的40多家,人均纯收入2500元。 一、积极鼓励、引导、保护乡镇企业的发展。 1、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一切服务。由于百崎属边沿海角,建乡初期,交通、通讯、供水、供电都很差,硬环境跟不上,只有依靠软环境的优势才能吸引人。为此我们一是做到对新开办的外资企业提供专项优质服务。即从申请到领取营业执照不超过一个月,快的18天就可领到营业执照。二是对申办的内资企业实行“一揽子”服务,一般7天就可领取营业执照。三是对企业申办的厂房用地,提供全方位服务。从立项、选址、规划、设计、测量到审批、划拨均有专人定向服  相似文献   

5.
柘荣县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一向以农为主,工业基础差,商品经济不发达。1984年全县工业产值只有1千多万元。同年底,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突破工业”上规模的经济发展方针,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经济工作的突破口,在全县形成了找项目、办企业的热潮。至1991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亿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灵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灵宝市乡镇企业高速发展。截至1994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2.7万多个,从业人员达11万多人,拥有固定资产7.9亿元,年总产值占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1.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灵宝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 1.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几千年一直在封闭的环境中过惯  相似文献   

7.
李涛 《理论与当代》2002,(10):13-14
一、乌当区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乌当区乡镇企业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当区把发展乡镇企业摆在“兴工强区”的重要位置,下大力狠抓,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迅速发展起来,走出了一条超常规发展的道路。1978年,乌当区有乡镇企业73个,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增加到3900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大潮来了,细沙小石一冲就没,只有巨礁大岩才能岿然不动。曾以“船小好掉头”为特征的乡镇企业,现在就面临着一个十分紧迫的上规模问题。我们邗江县乡镇企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达1100多个,而年产值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就占60%左右,“小而全、小而散、小而低”,造成人财物的分散与浪费,面对目前形势,我们深感现有的工业生产格局、规模、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乡镇企业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异军突起,它已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了一条新路。晋江县乡镇企业取得的成就更是令人瞩目。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达16.994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90%,为1978年的52倍多。在乡镇企业务工的达17.91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力的45%。上缴国家税金  相似文献   

10.
舒城县地处大别山东麓,是个圩畈、山区、丘岗综合经济区。全县有57个乡镇,80万零7千农业人口,60万1千亩耕地,人均7分多,是一个人多地少的高产穷县。据1983年统计,全县农业总产值19905.6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2.4%,乡镇企业产值只有3778万元,仅占11.8%。粮食总产近几年一直徘徊在7亿斤左右,每年平均每个农业人口生产粮食都在八、九百斤上下,但是人口多,商品率低,人均收入少,1983年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在调查一家乡镇企业时发现,这个年创产值几百万元、利税几十万元、有300多名职工的企业,只有5名党员。而这5名党员都在管理层当头头,平时各忙一摊,有的跑销售,有的跑材料,几个月甚至半年碰不到一起,虽然都在一个党支部,却很少开展活动,甚至连“三会一课”都不能坚持。  相似文献   

12.
集安市城镇建筑工程公司是个乡办集体企业,它从只有28人、负1.8万元、曾被戏称为“乞丐帮”的维修队,一跃发展到有34个施工队,近2000名职工的建筑大军,现有固定资产286万元,流动资金664万元,近10年共创产值1个亿,实现利税超千万元,被省乡企局命名为“乡镇企业明星”。  相似文献   

13.
一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中的乡镇企业如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以我们怀柔县为例:1978年全县乡镇企业仅有136个,产值2028万元,利润总额568万元,总收入2436万元,当年乡镇企业总收入仅占农村总收入的27.9%。而到1987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734个,产值2.3亿多元,总收入2.8亿多元,利润总额3375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4.4%。  相似文献   

14.
一、多镇企业走联合与协作之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选择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国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到1992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达16670亿元,为1978年社队企业产值的33.9倍。乡镇企业之所以会如此快速发展,关键在于乡镇企业有一套好的经营机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遇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考验。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起步较晚的乡镇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面前,其资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徽省的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壮大。1991年虽遭受特大洪涝灾害,1992年全省乡镇企业仍达到89.8万个,其中乡办22760个,村办34104个,这两级企业共安排劳动力535万人;固定资产原值128.7亿元;实现总产值约58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48亿元,分别占全省社会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是一种相互依赖关系。就河南省情况看更是如此。河南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居多,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人口大省,只有大力发展小城镇才能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小城镇的发展,需要以乡镇企业为支柱,乡镇企业的进步,需要以小城镇为依  相似文献   

17.
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乡镇企业的增长质量、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发展乡镇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省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大战略”,把结构优化作为“三大战略”的核心,对于乡镇企业至关重要。乡镇企业如何实现结构优化和转变增长方式,不仅要对投资、技术、产品等生产力各要素本身加以研究,更要从改革的角度,探索如何尽快形成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运行机制和企业制度。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优化产权结构,重塑企业机制,才能  相似文献   

18.
逻岗镇位于宁陵县的大西北,地处睢县、民权、宁陵三县交界,辖30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共有38820人。1993年以前,在全县经济发展的位次排的较靠后。全年的财政收入不足30万元,连正常的工资发放都保证不了。农业85%的地块是中低产田,乡镇企业几乎是一纸空白,工业产值只有480万元,人均纯收入只有476元。  相似文献   

19.
1、发展乡镇企业,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切入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的大解放,才可能有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一是要坚持生产力标准;二是要实事求是地认识乡镇企业在龙山经济中的地位,树立不发展乡镇企业就是后退的观念;三是要树立乡镇企业发展慢了就会落后的观念;四是充分认识龙山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有利条件,树立优势观念。2、发展乡镇企业,必须以营造良好环境为手段。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软硬环境。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必须切实加强城市建设、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宽松的软环境,要优惠政策,优化服务,优化意识。在县…  相似文献   

20.
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底如何发展乡镇企业,笔者在对阜宁县乡镇企业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些思考和研究。 一 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镇企业障碍性因素 1、资金短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阜宁县农村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经济落后的帽子仍未甩掉,1990年,全县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全国人均纯收入660元的21.5%,目前仍有15.64万人口生活在全国贫困线以下,农民手中没有投向发展乡镇企业的资金;与此同时,农村村组集体积累逐年下降,全县1989年两级集体积累只有4532万元,比1982年下降29%,近年来下降速度更快,年递减6—10%。农民和集体的经济拮据决定了阜宁发展乡镇企业必然受资金短缺所困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