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大力加强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若干意见》要求"从有利于强化社会对审判工作的监督,有利于提高审判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出发,对审判公开的范围、内容、对象、时间、程序、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稳妥有序地推进司法公开,坚持不懈地提高司法透明度,逐步完善司法公开的制度机制。"司法公开的时机是司法公开机制的重要内容。司法公开的时机应当遵循尽快公开和适时公开原则。针对不同的公开内容和对象,公开的时机应当不同。立法应当明确规定对公众、当事人、人民陪审员、听证公开中对听证参与者和旁听人员等对象公开司法信息的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2.
据《法制日报》近日报道,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司法公开,畅通民意沟通渠道,拓展公开范围,创新公开方式,完善公开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行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所)务公开,司法进一步走向公开透明。司法公开的范围、手段和效果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笔者认为,司法公开的全面推进和生动实践。彰显了我国司法界司法风气的开明和开放。  相似文献   

3.
汪峰  瞿万勇  肖锋 《法制与社会》2011,(10):113-114
审判公开是维护审判公正和司法公正强有力的措施手段,同时又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项制度。当前,审判公开至少存在司法环境差强人意、认识理念存在欠缺和制度上一些做法错误等问题,有必要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4.
孙海龙 《中国审判》2014,(11):31-33
一、深化审判公开始终是法院改革的一条主线 人民法院落实宪法确定的审判公开原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司法公开,是人民法院进行审判改革,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5.
审判公开思想与修订《民事诉讼法》的几个基本关系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晋红 《现代法学》2005,27(4):87-92
审判公开不仅具有向社会公开的要求,更具有向当事人作实质性公开的内涵,正是这一反秘密审判、促进诉讼民主的本质内涵,使之应当成为我国修订《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此为前提,审判公开思想对于修订《民事诉讼法》的具体指导作用和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对当事人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规定的完善;二是促成对辩论原则法律地位、作用重新定位和对辩论原则具体内容的完善;三是促进民事诉讼程序按照审判公开的理念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吴胜亮 《法制与社会》2013,(18):257-258
加强公民对审判个体监督是法院践行司法人民性、提高司法权威,促进公正审判的有效途径。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司法的职业化建设与加强公民个体监督的一致性,而且把扩大庭审与裁判文书的公开范围作为完善公民对审判工作个体监督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不断推进和司法改革进程的加快,建设透明司法和阳光司法成为改革的重点和发展趋势。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庭审公开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以及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四大平台已经建成,司法公开体系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8.
审判旁听制度是审判公开制度的具体体现之一。在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中,社会群众和新闻媒体参与旁听,不但可以加强司法监督,规范审判人员的审判行为,提高司法公正的质量,而且能够起到具体生动的普法教育的作用。本文从确保审判旁听制度两大功能的充分实现,以及人民法院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应不断完善旁听场所建设和审判事项信息公开等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蒋惠岭 《中国审判》2014,(11):34-37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的新任务。当前,中国的司法公开制度改革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0.
赵长江 《河北法学》2011,29(4):172-178
美国审前公开问题的实质是宪法修正案所保护的公正审判与言论出版自由的冲突,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美国最高法院经历了一个从侧重保护新闻出版自由的"审判有明显错误"标准,到侧重保护公正审判"推定的偏见"标准,再到重视两种权利调和的全面审查标准。全面审查标准强调了法官的主动性,这反映出在新闻媒体高度发达的今日,审前公开已经对公正审判造成冲击,迫使一贯主张司法克制的美国法院向司法能动进行转换。我国应当借鉴美国的全面审查标准,在热点案件中对影响公正审判的因素进行审查,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公正审判的进行。  相似文献   

11.
审判公开是我国宪法以及人民法院组织法、三大诉讼法规定的一项诉讼原则.目前,我国以维护司法公正为目标的司法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务实地推进,而推行司法公开既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从理论上讲,司法公开应从狭义、中义、广义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司法公开的主体应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两个司法机关;司法公开的核心领域应是刑事司法,刑事司法公开不应局限于庭审、审后两个阶段,应扩展至审前阶段;刑事司法不公开的案件范围不应突破法律规定,大众传媒对刑事司法的报道也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网络民意、媒体对司法审判和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理的影响日益深刻,甚至被冠以"网络审判""媒体审判"之名。正常的司法、行政活动为何因民意、媒体而摇摆。本文从司法、行政活动的瑕疵、信息公开、司法独立与人民监督等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重点由立法向司法转变,媒体对司法监督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媒体与司法之间一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禁止"媒体审判"已经是国际新闻界的共识,另一方面要促使媒体监督真正成为司法公正的推进器。本文从审判公开、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三个概念分别与媒体监督的关系入手分析,提出建立合理的媒体监督模式,包括媒体应保持中立谨慎的态度、司法机关应建立配套制度、国家应加快立法步伐等。  相似文献   

14.
去年11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与本刊杂志社联合举办了重庆法院第三届智库专家论坛暨审判运行内部分权制衡机制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内部分权制衡原则下的审判运行机制、司法公开与审判运行机制、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运行机制等3个论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文即是由此次研讨会而形成并深化的关于审判管理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三中院立足'透明度高、权威度高、满意度高'的发展定位,以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为核心,着力落实司法责任制;以打造阳光法院、透明法院为目标,着力构建司法公开机制;以保障诉权和便利诉讼为目的,着力构建便民司法机制;以促进程序公平为主要内容,着力构建公正司法机制;以强化审判中心诉讼制度为抓手,着力构建统一适法机制。三...  相似文献   

16.
司法程序公开是公正司法的体现,又是公正司法的重要保障。司法程序公开与司法公开、审判公开、司法信息公开、立法程序公开以及行政程序公开有着密切关联,也存在一些差别。随着我国司法程序公开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得到扩展,司法程序公开需要破解一些新难问题,特别是在司法程序公开的范围、方式、监督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环境司法面临案件少、效果差、公信低的严重困境,与环境司法保护的现实需求明显不相适应。本文从实证分析角度查找制约环境司法保护的因素,并从审判理念、标准、队伍、机构和方式等五个方面分析了专业化审判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相对集中环境案件管辖权,建立"三审合一"的综合性审判组织,调整环境案件司法政策,创新事实审查模式,完善公正透明便捷的审判机制等五个方面推进专业化审判。  相似文献   

18.
关注     
《检察纵横》2012,(3):58-58
最高法连续发文力推司法公开 司法公正应当是“看得她的公正”,司法高效应当是“能感受的高效”,司法权威应当是“被认同的权威”。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在2007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审判公开中提出的。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述司法公开三原则,最高人民法院义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对司法公开的六个重点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六个重点环节是: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2010年,最高法院确定了25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标准,100个法院成为“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其中包括11个高级人民法院、33个中级人民法院、1个专门法院和55个基层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日前,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在重庆召开会议,专题研讨了"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与司法公开背景下的审判管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学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作主题发言。刘学文指出,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一年来引领全国法院,以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和司法公开为主题进行审判管理  相似文献   

20.
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的和谐互动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法院工作日益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司法审判面临严峻舆情危机的挑战。公众熟知并密切关注的杭州"5·7"交通肇事案的个案研究表明,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两者之间具有实现和谐互动的内在基础。要实现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和谐互动,法院必须把握好三大基本原则:坚持正面及时回应,坚守司法底线,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构筑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和谐互动关系,具体机制和举措包括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研判机制、舆情应对联动机制、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建设等以及实现对司法舆情的程序性回应与吸纳、加强网络舆论监督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