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1998,(6)
在“大跃进”的形势下,1958~1960年,全省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群众运动,大搞水库建设和灌区开发。三年内全省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共投工15.7亿个,完成土方19.3亿立方米,国家投资7.3亿元,建成大中型水库115座,小型水库3812座、塘坝8566座,建成大中型灌区17处以及南四湖二级坝、韩庄枢纽和黄河位山枢纽工程。工程投入之大和完成工程数量之多,在山东水利史上都是空前的。已建成的水利工程,为山东水利事  相似文献   

2.
郑斯民 《创造》2008,(12):104-105
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3.
引沁灌区是全国少有的山岭大型灌区之一,位于太行山南麓、王屋山东侧、滔滔黄河北岸。自1968年通水以来,为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引沁灌区在国家逐步“断奶”、工程日趋老化的困难条件下,成功地闯出了一条以水养水、以电养水、以法治水、科技兴水的良性循环新路,从而实现了从传统灌区向现代化灌区的历史性跨越,成了我省水利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一、从靠国家向靠市场转变,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新突破。引沁渠是本世纪60年代后期灌区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伟大创举,是继林县红旗…  相似文献   

4.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回到了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韶山。他目睹故乡的巨变,抚今追昔,豪情满怀,写下了中外著名的光辉诗篇《七律·到韶山》。诗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句,集中概括了韶山人民和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奋斗史,高度赞扬和生动表述了韶山人民一心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精神。自此,人们把这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简称为“韶山精神”。  相似文献   

5.
《创造》2002,(4)
曲靖灌区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中部,沿珠江上游段南盘江两岸呈南北向连片展布,南北长约l00公里,东西宽8—20公里。灌区范围属曲靖市的沾益县,麒麟区和陆良县,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带。灌区国土面积196万亩,耕地面积105.12万亩,设计灌溉面积84.39万亩,是云南省的第一大灌区。灌区拥有大、中型水库12座,小型水库121座;渠系有总干渠(南盘江)116.5公里,干渠528公里,支渠530公里;灌溉闸49座,灌排泵站988座。水利工程年供水总量33500万立方米,占灌区内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的90%以上。曲靖灌区于1995年…  相似文献   

6.
3月15日,元阳县扶贫攻坚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赛刀倒虹吸工程建成通水,当地人民世世代代盼望引水上呼山的愿望终于实现。赛刀倒虹吸长2243米,口径1米,流量为每秒2.1立方米,与1430万立方米的肥香村水库(待建)和20240米的者那大沟(已建成)一道,担负着呼山4.3万亩土地的灌溉任务。它的建设成功,为元阳实施热虹吸工程雄姿。元阳县赛刀倒虹吸工程建成通水  相似文献   

7.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重视。会议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8.
《人大论坛》2009,(7):I0002-I0002
水利是我国历代治国安邦、兴邦的大事。贵州的水利水电建设。在中共贵州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全省共建成水利工程8.7万处。其中蓄水工程2.1万处、引水工程5.5万处、提水工程1.1万处。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又浓墨重彩写下这一刻: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成功下闸蓄水;6月10日,水位达到135米高程,6月16日,中断了60余天的三峡航运恢复,船只通过双线五级船闸穿越大坝。8月,首批大型发电机组将并网发电。从此,三峡工程将步入收获期,防洪、发电、航运——驯服暴烈长江造福世人的百年国梦。终于变为现实。三峡工程凝结着中共几代领导人的心血,浸透了几代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智慧。它的最终建成,将为长江中下游人民的防洪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和水资源布局.充分发挥长江航运效益、促进西部大开发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鲤鱼塘水库工程作为重庆市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总库容1.024亿m~3,年供水量1.41亿m~3,电站装机容量1.5万kW。担负着开县24.28万亩耕地的灌溉、新县城的数十万居民及食品工业用水和灌区内8个场镇人畜饮用水的供水任务,担负着增加三峡水库开县库区2900位农村移民的安置容量,减轻其安置难度和年提供4981万kW·h发电量的巨大任务。建设好鲤鱼塘水库工程是改善开县农业灌溉条件,实现全县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程,能缓解开县人民长期以来饱受的旱灾之苦,极大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每年可增产粮食10663万公  相似文献   

11.
苑迪 《中国减灾》2010,(3):F0002-F0002
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民伤亡惨重,死亡人数直线上升,灾民亟待救助。国际社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迅速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黄河的回报这是一种真正的回报,当我们为黄河付出了无数心血之后,黄河也在尽心竭力地哺育着我们的人民。在国家的支持下,经过流域各省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目前流域内及下游沿黄平原,灌溉面积已由1949年的120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1亿亩。在占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大于100万亩的特大型灌区有18处,80%的灌溉面积分布在宁蒙河套平原、汾渭盆地和黄河下游平原等三大片地区。由于修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进一步提高了灌溉用水的保证率。黄河流域的粮棉产量一上再上,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  相似文献   

13.
郑炜 《党建研究》2011,(11):55-55
一是建设到位。全省已建成30500多个室内站点和26个省级大型户外站点.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街道、社区站点全覆盖,建成了功能先进的省级教学资源平台,使远程教育的收看范围从农村延伸到城市,收看场所从室内延伸至户外。  相似文献   

14.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与世长辞了,全国人民无限悲痛。毛泽东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人民利益而不懈斗争的一生。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缅怀毛主席丰功伟绩”,一座具有我国自己促族风格与特点的毛主席纪念堂在半年内胜利落成,宏伟、庄严,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纪念堂四周共有44根八角廊柱,高大挺拔。纪念堂东西两侧的休息厅里,挂着一幅幅描写韶山、农民运动讲习所、井冈山、遵义、雪山草地、枣园、中南海、北戴河等地方的国画、油画和磨漆画。北大厅内是毛泽东塑像,只见他安详地坐在沙发上,亲切慈祥,…  相似文献   

15.
罗华 《传承》2014,(1):140-141
韶山旅游资源丰富,怎样合理利用开发好当地的旅游资源,让旅游产品在传承好历史文化的同时又不断创新,把现代的艺术工艺融入到其中来是当前韶山旅游产品开发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 12月 10日下午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分会与韶山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国谊宾馆召开“纪念毛主席诞辰 110周年暨韶山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座谈会。来自全国政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北京大学、九三学社等社会各界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韶山市人民政府的有关领导、毛主席的家人代表、主席生前的工作人员等共 50多人参加了聚会。会上大家缅怀了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 ,探讨了韶山地区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并表达了要关注领袖家乡建设和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会议最后 ,原中央警卫局办公…  相似文献   

17.
10年里,中国陆续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水电站项目、世界最长通车里程的高铁、研制出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第一次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完成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一切都激发了中国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也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钟振 《当代广西》2010,(12):6-7
仿若一条长龙,西江槽甘蔗灌溉工程蜿蜒30公里,覆盖武宣县二塘镇樟村和陇村两个村庄,灌溉面积达10多万亩。建成了这条水利大动脉后,灌区内甘蔗产量从原平均亩产不足3.2吨提高到5.4吨以上,原料蔗年增产2~4万吨,实现了满足制糖企业原料需求、农民增收稳定、财政持续增长的目标,更推动了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13,(17):20-23
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双方友好合作快速发展,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合作日益深化。中国一东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搭建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这一将政治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紧密结合的平台,使双方友好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使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的商机。在博览会的平台作用推动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内乡是一个山区贫困县,水资源分布不均,受自然、历史、资金、技术等因素制约,全县有60多万亩耕地一直是“望天收”。多年来,各级各部门和受益区群众不懈努力,在北部山区依托打磨岗水库为水源,建成了打磨岗水利骨干工程及灌区部分配套工程。但受资金等因素制约,灌区的延伸工程时建时停,严重影响农民增产增收,群众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