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腐败问题,是自古以来都存在的政治难题,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历来重视腐败问题,对各类腐败现象采取高压打击,零容忍的态度,积极地与腐败作斗争,保持党的纯洁性.这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以来,中共更是全面地分析了目前我国的腐败问题以及反腐形势,在反腐政策上提出了更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反腐政策、反腐观念和反腐措施,强调了依法治国的思想,表现出要在法治的基本上建立起中国目前阶段所需要的新反腐政策体系的动向.  相似文献   

2.
李永忠,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制度反腐专家,长期致力于制度建党、制度监督、制度反腐等领域的研究。从军队纪委到地方纪委,从县纪委、市纪委到中纪委,再到出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数十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经历,使他熟稔我国反腐败形势。近期,网络反腐风生水起,缘于中央对腐败态势的高度清醒,最高层的重视也超过以往。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在他任总书记的十年,这是对于腐败形势,说得最重的一句话。细读这句话会发现,前面没有"如果",后面也不是"将会",而是"就会"。已经超过我们过去对反腐败形势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4年中国继续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特别是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明显成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政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习近平主席是非常棒的领导人,尤其是在反腐败问题上,需要给他鼓鼓掌,他实在是做得特别好。美国驻华大使博卡斯:反腐败工作将为巩固美中两国关系发挥更长远的作用。中国和其他APEC成员正在努力加强国内反腐败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反腐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反腐成效显著。仅去年就有6名省部级高官因腐败被判处刑罚。但是,腐败问题仍是人们当前关注的焦点之一。现在,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反腐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仍然是繁重的。这表现在:犯罪人职务越来越高;腐败数额巨大, 令人瞠目结舌;以监督他人为己任、专事反腐的官员不断  相似文献   

5.
阳平 《中国监察》2013,(20):60-61
今年以来,俄罗斯制定和完善了多部反腐败法律法规,涉及官员收支申报、公务员轮岗、腐败线索举报人保护、公共采购领域的腐败预防等六个方面,加大反腐力度。  相似文献   

6.
正既要树立反腐无禁区理念,查处大案要案,提振社会反腐败信心;也要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职级小、数额小、事情小的案件,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腐败案件的查处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法洽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信念,认识事物、  相似文献   

7.
论法治反腐     
法治反腐,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法律,限制和规范公权力行使的范围、方式、手段、条件与程序,为公权力执掌者创设公开、透明和保障公正、公平的运作机制,以达成使公权力执掌者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从而逐步减少和消除腐败的目标。在法治反腐中,程序反腐是最重要的,具有最大的优势,加强程序法制是反腐的上上策。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修改《行政诉讼法》扩大人民法院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审核和公开制度、启动人大的质询监督制度以及加强和规范平面媒体和网络对腐败现象、腐败官员、腐败行为的监督是当前反腐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克 《检察风云》2014,(19):14-15
长期以来,人们将腐败行为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认为腐败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事实上,纵观全球各国的反腐败经验,在制度反腐之外,廉政文化建设对官员心理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各国廉政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经验尤其值得重视,如果说制度反腐是"治标",那么从文化层面对社会心理反腐就是"治本"。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反腐也逐渐兴盛起来.网络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反腐平台,对于揭露官员腐败有重要意义,但是网络反腐也增加了官员隐私权被侵犯的几率.官员因身份的特殊性,其隐私权也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对官员隐私权范围进行界定,实现反腐败与官员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围剿外逃贪官中国全球大追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延 《政府法制》2005,(23):7-9
自2005年1月起,中国展开了打击官员赌博违法犯罪活动。在中国政府的严厉打击和追查下,曾在境外挥霍公款的贪官人心惶惶。这只是我国新一轮反腐行动的一小部分,一个围剿腐败的高压态势已初步形成,全社会反腐败的斗争迎来了高峰期。中国此次反腐败行动引起了举世关注,因为,这场行动将不可避免地走出国门,中国的外逃贪官必将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到围剿。2005年1月16 日,中共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执法合作、司法协助、人员遣返和涉案资金返还等方面的反腐国际合作机制”。这宣告了一  相似文献   

11.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中心环节、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严肃指出"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突出强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明确要求"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方向引领行动,决心决定成效。在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党心民心,狠抓作风建设,建设廉洁政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转变办案方式,加大惩治腐败力度,不断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引向深入。一年多来,反腐败斗争捷报频传、令人振奋;群众对反舰信心大幅提升。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反腐败成效"得到毫无悬念的支持和拥护加喝彩"。面对成绩,我们应更加清醒,作风建设没有止境,反腐败没有完成时;反腐败斗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之后,新一届领导层开展了坚定的反腐败行动.决心之大、力度之大为改革开放来少有.本轮反腐败行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遏制了腐败蔓延的势头,广泛赢得了民心,为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长远来看,要根治腐败,除了最高层的决心,还有赖于更严格的反腐败措施和更完善的反腐败制度.  相似文献   

14.
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不断增长,公民尤其是网民利用互联网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多。近年来,由网络反腐揪出的贪腐分子数见不鲜,表明网络反腐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由于网络反腐自身消极性的一面和相关制度的缺失或不够完善,网络反腐仍需要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视野下规范网络反腐,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丰富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而且可以更好地与贪腐行径作斗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监察》2014,(6):26-28
正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导致亡党亡国。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断加大办案工作力度,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必须坚持抓早抓小,治病救人;必须严明审查纪律,不断加强办案安全工作:必须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不断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腐败案件频发。究其原因,首先是高校官员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导致自我迷失;其次是权利结构不科学,在权利实施过程中容易滋生腐败,而监督机关置于被监督者的控制之下,沦为摆设;此外,腐败的隐秘性和敏感性也增加了反腐难度。遏制高校贪腐,制度建设是关键。要深入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创新管理制度,推动信息公开,同时要加强内部控制,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7.
陈尚志 《政法学刊》2003,20(6):11-13
触目惊心的官员腐败犯罪说明我国的监督机制亟待完善。我国监督文化存在的缺陷,使得监督官员腐败犯罪的氛围难以形成,并导致监督机制缺乏力度,反腐法网不严密,贪污贿赂犯罪机会多、成本低,法律对官员腐败犯罪缺乏应有的威慑作用。因此,必须采取中央主导型反腐败模式,建立高效、独立、权威的反腐专门机构;以法律形式确立公务员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储蓄实名制度;制定专门的《反贪污贿赂法》,严密法网,堵塞漏洞,减少腐败犯罪的机会,提高犯罪成本。  相似文献   

18.
风云文摘     
今年反腐战略将有三大转变 2004年,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在战略上将出现"三个转向",即: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主动进攻为主,由权力反腐为主转向制度反腐为主,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为主。与战略上的"三个转向"相适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反腐败斗争,打法上还应努力完成三个转变:即从"小作坊式"个案反腐,向大规模的"集约武"规模反腐转变;从纪委机关、少数职能部门分散地、单打独斗式地反腐,向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反腐资源,合成作战,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转变;从侧面打击腐败,向惩治和预防腐败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19.
权力是一种政治上的强制力,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对官员而言,权力是负担和责任。对权力而言,没有监督的制度是欠缺的制度,没有制度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自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用治标为治本羸得时间,是近三十年来我国反腐力度最大和最有成效的时期,一系列腐败官员相继落马。当前,中国式反腐"标"与"本",破题权力监督最紧迫。为此,笔者从权力的本质特征、权力产生腐败的根源分析、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些肤浅探索,与大家共同商榷,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20.
曾经记得有人说,“中国的腐败官员们,实际上已经能够娴熟地寻找到法律规定的模糊地带。在这种情况下,还是那种开宗明义、大而化之的反腐,已经解决不了问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