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黄韵之 《人民论坛》2012,(2):136-137
1973年"罗伊诉韦德案"后,堕胎问题成为美国政治的重要话题,并与总统的个人取向相关联,白宫也因此卷入了干预进程。福特和卡特时期,无甚作为;里根和老布什时期,总统态度强硬,改造得力,"生命派"得势;克林顿将形势扭向"选择派";小布什虽重建根基,但好景不长;奥巴马推行的医保改革标志着"选择派"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宫"总统通信办公室",有人将之比作白宫的"信访办",其职能是"帮助总统与人民保持顺畅沟通,代表总统处理所有信件". 从相关报道描述其"信访办主任""地位不高,但责任很大"的用语来看,这个"信访办"在白宫的"级别"并不高,但是,它在处理普通百姓来信的方式上却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可爱"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报忧不报喜".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即总统选举年。在美国一直由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坐庄,也就是所谓的“两党制”。今年两党为争夺白宫宝座,早已鸣金擂鼓展开了撕杀。美国总统选举四年进行一次,实行间接选举制,即先选出"选举人代再由"选举人"投票产生总统。  相似文献   

4.
人物·声音     
《小康》2013,(4):15
奥巴马少拿5%年薪与联邦雇员共度时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4日宣布将把40万美元年薪的5%上交给财政部,向由于自动减支而无薪休假的联邦雇员表达共度时艰的决心。白宫一位官员向媒体表示:"总统决定与受自动减支影响的联邦政府公务员共同承担牺牲,他将向财政部交还从3月1日起一个日历年的部分工资。"850亿美元的全线自动减支于3月1日开始生效,白宫决定即日起非国防部门削减5%左右。早些时候白宫称预算办公室的全部近500名雇员将被迫无薪休假。之前国防部长黑格也采取了主动减薪的动作。点评:这能帮米歇尔·奥巴马摘掉"铺张浪费"的"帽子"么?  相似文献   

5.
自从1840年以来,凡是在尾数为"零"那一年当选的美国总统,大都处境不妙,且不能活着离开白宫。美国人称这个可怕而离奇的巧合现象为"零年因素"。1840年,哈里逊当选为美国第9任总统,但他不久即患肺炎,在他宣誓就职后1个月去世。1860年,林肯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他在连任期  相似文献   

6.
肯尼迪与尼克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960年底,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肯尼迪与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尼克松,为了入主白宫,进行了激烈的竞选.由于当时在美国,电视已经比较普及,电视宣传已有相当大的影响.于是,两个人决定在美国总统竞选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辩论,最终决出胜利者.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26)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级顾问、白宫首席战略师斯蒂芬·班农于8月18日离职,特朗普在白宫"宫斗"中再失一名大员。班农是成功的投资银行家和媒体人。2012年,他接手运营美国右翼网络媒体布赖特巴特新闻网,担任执行主席,将其打造为美国"另类右翼"的主要媒体平台。2016年8月,他出任特朗普竞选团队负责人,是帮助特朗普胜选的主要功臣之一。  相似文献   

8.
《观察与思考》2006,(9):5-5
4月23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社论,呼吁总统布什能在改组内阁方面更加大胆,让副总统迪克&#183;切尼提前离任。本月早些时候,原总统新闻秘书、白宫发言人斯科特&#183;麦克莱伦辞职,而卡尔&#183;罗夫也放弃了总统政治顾问一职,被视为白宫希望在11月中期选举之前提升总统布什民众支持率的内阁调整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4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福克斯新闻网主持人托尼·斯诺接替斯科特·麦克莱伦,担任新的白宫发言人。这是白宫32年来首次任命一名职业新闻人担任这一职位。托尼·斯诺何许人也?凭什么能获得布什总统如此的青睐?经验丰富的传媒业老手在美国,记者转为白宫发言人仅有  相似文献   

10.
白宫是美国政府的象征,二百多年来,它目睹了美国从马拉篷车时代走进宇航太空年月。 白宫是美国权力的中心,四十二位总统进进出出,自有功过,各有精彩片段。  相似文献   

11.
任文 《现代领导》2001,(3):18-18
1800年11月1日,第二任总统亚当斯成为第一位进住白宫的美国元首。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0月24日,非洲裔妇女罗莎·帕克斯在睡梦中安详去世,享年92岁。经美国国会提案通过,帕克斯女士的遗体安放在国会大厦圆形大厅供民众瞻仰,她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女性。这项特殊礼遇通常只有美国总统如林肯、约翰·肯尼迪等卓越政治人物才能享有。布什与夫人和其他白宫高层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5,(9)
<正>自威尔逊总统开辟了向智库咨询的传统以来,此后几乎历届美国总统都要借助智库的创新思想来打造美国未来蓝图。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演变,美国智库对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国家方方面面发挥了巨大舆论影响力十几年前,随着美剧《白宫前街(K Street)》在中国国内一部分学者精英群体中的流行,那条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与白宫之间,由西向东、横贯城市北部名叫"K街(K Street)"的街道被赋予了全新意义,那里成为包括智库、律所、咨询公司等在内,围绕政策  相似文献   

14.
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就任第44任美国总统,这是白宫建成209年以来首次迎来黑人总统,也是390年前首批非洲黑奴登陆美洲以来,美国黑人首次登上美国政治顶峰。  相似文献   

15.
美国:“跛脚”奥巴马能走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月3日,美国艾奥瓦州率先举行共和党初选,正式揭开总统选战的序幕。新一轮白宫角逐不仅关乎美国未来4年内政外交的走向,也牵动着全球政经格局的前景。在经济低迷、"茶党"得势、"占领运动"此起彼伏的当下,2012年的选举政治正在为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累加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七月二十一日至三十日,李先念主席应里根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了十天繁忙而又卓有成效的国事访问。里根总统在白宫南草坪举行隆重欢迎仪式,迎接第一位访美的中国元首。里根总统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用中文向李先念主席说:「欢迎。」李主席对里根总统刚动过手  相似文献   

17.
<正>4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福克斯新闻网主持人托尼·斯诺接替斯科特·麦克莱伦,担任新的白宫发言人。这是白宫32年来首次任命一名职业新闻人担任这一职位。托尼·斯诺何许人也?凭什么能获得布什总统如此的青睐?经验丰富的传媒业老手在美国,记者转为白宫发言人仅有  相似文献   

18.
<正>圣诞节前夕,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著名媒体频频亮相,为其即将宣布的正式参选2008年总统做热身。希拉里参议员在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台《今日秀》(The Today Show)和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观点》(The View)节目里借助谈基督的“上帝神明”,暗示由女人执掌白宫的时候到了。希拉里对《观点》节目的女主持人说,美国人接受一名妇女当总统将是“信仰上的一次大飞跃”,“我们还从来没有过一名母亲竞选和执掌白宫,也许事情正在发生变化。”也正因为基督文化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希拉里特意提醒民众,她和克林顿以及女儿切尔西“可能就像你们遇到的任何人一样,对圣诞节痴迷狂热”。  相似文献   

19.
《时事报告》2004,(5):16-16
3月2日,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克里在10个州同时举行的“超级星期二”预选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与现任总统布什在11月大选中争夺白宫之位。克里“无往不胜”的势头令现任总统布什开始担心他的连任前景。  相似文献   

20.
《时事报告》2005,(3):14-15
随着克里承认失败,布什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奖在明年初展开。对布什来说,与克里的白宫之战至少改变了两个事实,一是打破了父子总统(前有亚当斯父子)难以连任的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