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的政策,跟民众的生活关系密切。一个政策出台,民众就会根据这个政策,调整自己的生活轨道,对自己的生活作出预期。而政策多变,朝令夕改,就会打乱民众的生活步调,让民众不知所从。政策的多变,有些是因为当初决策不科学,有些实际上是因为决策者想变。只有将政府活动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体制外的监督,才能解决政策的"朝令夕改"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以来,政府进步很快,政府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度、责任心都迅速提高,但是,民众的权利意识提升更快,对于政府工作的要求提升更快。这正是当前很多问题出现的基本原因。对于政府官员来说,没有别的选择,就是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更新观念、改进工作,以最大程度地适应民众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当民众对领导者的人品操守做出肯定,他们会凝聚在政府的周围,积极献计献策,共同克服面前的任何困难一个国家的民众对自己的国家与社会是否有信心,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政府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是否有信心。当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处理和决定国策  相似文献   

4.
叶永光 《公安学刊》2005,(5):93-95,102
长期以来,"政府财力紧缺,公安警力不够"一直作为政府动员社会民众出人、出资参与并承担部分较低层次的社会公共安全防卫事务(即"治安服务")的主要理由.然而在实践中,许多社会民众却认为,政府热衷于倡导治安服务社会化,更多的是为自己和公安机关推卸部分社会责任.治安服务社会化之所以较长时间得不到社会民众强烈而积极的响应,原因除了政府的"理由"不充分以外,更与实践中人们对该项工作的认识模糊以及相关的政策导向存在错位现象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政府赋权是指政府还权于民,民众争权则是指民众在参与过程中自我赋权。政府赋权和民众争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政府赋权是民众争权的必要条件,而民众争权是政府赋权的有效保障。政府赋权与民众的争权又是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交接关系。政府赋权是手段,民众争权是目的。权力理应服从服务于权利,民众争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徐彬 《长白学刊》2011,(1):69-72
政府信任是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政府信度与政府的性质、形象、行为及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等高度相关,也与民众对政府的认识密切相连.在弱政府信任情况下,政府与民众的隔阂会增加,改革阻力也会增加,实施成本急剧扩大.特别是,当政府组织现象欠佳,决策能力有限,公共政策导向出现偏差,客观上导致民众利益普遍受损时,民众与政府的隔闽...  相似文献   

7.
时评 建言     
关于“对人民的承诺”每个领导在干什么?他的职责是什么?什么时间能找到他?怎么能联系到他?这些对每个民众来说都是特别关心的事,因为有事可以找到他们。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了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向民众作出承诺,这样不仅鞭策自己好好工作 ,而且为民众提供了一把利剑,来帮助和监督自己努力工作,不犯或少犯不必要的错误。为了提高执政能力,为了小康社会的早日到来,每个领导干部乃至每个公务员应向民众作出承诺———为人民服务。一个政府,一个单位,领导干部应当起模范带头作用,把自己的职责、工作时间、联系方式张贴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虚心接受…  相似文献   

8.
杨继绳 《创造》2010,(6):94-94
当今,民生可能是媒体上出现得较多的一个词。这是因为中央政府十分重视民生。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政府不可能包揽民生。改善民生,还得靠民众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还得靠提高民众与强势群体的博弈能力。这就涉及到民生与民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现有文献资料与环境抗争事件探析得出,政府招商引资中爆发环境抗争具有“政府招商引进化工资源类企业—企业投产排污政府监管不严侵害民众生命利益—民众向事件主体诉求未果爆发环境抗争”的逻辑结构.西北地区强烈的经济发展愿景,复杂的民族关系,脆弱的生态环境,民众较强的环境意识是诱发环境抗争的风险因素.防控西北地区环境抗争发生,政府应减少和摒弃高污染企业进入西北地区,提高政府企业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环境保护和补偿民众的资金力度,畅通民众权利诉求渠道,加强NGO、专家和舆论媒体力量等五个路径.  相似文献   

10.
政府作为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长期以来,除了争取广大民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但在现实中,又存在着政府利益。权力和利益的结合,必然产生腐败。因此,研究政府利益格局的变化和政府职能的改革,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陈涛  梁哲浩 《求索》2022,(1):172-183
由于发生在社交媒体的"政府—民众"对话往往是公开可见的,因此民众可以在不亲身参与"政民互动"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围观"间接地获得与政府沟通的相关经验。然而,现有研究往往局限于考察民众直接参与"政民互动"的经验,而忽视了间接经验的潜在意义。因此,可以构建一个中层理论模型,并通过分组对比实验证明,政府回应行为的质量会影响"围观"在线政民互动的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而"围观"民众感知的政府回应性则中介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公开的政民互动中,政府的回应行为模式对"围观"民众的"溢出式"影响及其过程机制,为推动电子政务运营质量提升、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提供了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政治学主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博弈论成为当代政治学理论的主题,在现实社会实践中表现为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的博弈。政府与民众的博弈可分为三种,即投桃报李策略、以牙还牙策略和惩前毖后策略。政治博弈论模型的推演说明,重复博弈的结果不受政府与民众所采用策略的影响,最后会生成纳什均衡,民众与政府形成合作,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动态稳定。  相似文献   

13.
洪丰 《公民导刊》2004,(3):18-18
从SARS到禽流感,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我们社会发生的一系列令人惊喜的变化。政府的思路变了:关爱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对自己的人民负责;民众的心态变了,更加成熟,更加理智,更懂得珍惜自己的权力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型政党,成立以来始终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民众对政府的认可和信任首先来自民众能够从政府的施政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了民众想表达的意愿,也来自于历史上政府的承诺得以兑现、现实中政府的承诺预期可以兑现。  相似文献   

15.
连波杰 《传承》2011,(30):70-71
民俗体育是不同地域民众的休闲方式之一,反应了民众的历史文化及精神面貌,其有效传承对提高民众精神文明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民俗体育的传承往往需要民间在地化的保护及政府的支持。普宁英歌舞在普宁受到了当地民众的喜爱,政府也加大力度进行支持,使英歌舞得于传承。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其共享的传播方式在满足民众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应急管理的不确定性。民众利益诉求的提高,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兴起,政府应急干预中有效的预判预研机制的缺乏与各种矛盾的凸显都成为新媒体时代群体性突发事件耦合演化的主要动力因素,因而地方政府要积极转变执政理念,鼓励民众通过新媒体手段参与政府治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对新媒体的运营技巧,从而努力建立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网上政府走近民众网络对于政府不仅是一种有效的通信手段,更是一座沟通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桥梁。网上政府大大缩短了政府与民众、政府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可以使广大公众更好地参政议政,增加政府机构的民主性。政  相似文献   

18.
张桂花 《人民论坛》2013,(11):36-38
在一个国家的内部政治中,权力的持有者主要是政府与民众,两者的权力分布变化影响着该政治体系的政治发展走向.在中国古代,政府与民众的冲突主要来自于拥有极大权力的政府不断扩张权力导致对权力极少的民众的侵害,最终引发民众的革命.由于这种情况的周期性存在,才会出现中国历史上“革命—新王朝—权力扩张—失衡—革命”的循环.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6,(27)
正公开将成为政府与民众互动的一种最佳方式,民众有诉求,民众有关切,政府就应该有回应,政府就应该有行动。学会和民众的"互动"将成为一种惯例。政务公开这一理念,正在加速成为这个国家新的行政准则。2016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会议明确提出,要创新公开方式,扩大政务公开参与,注重  相似文献   

20.
虚火太旺的互联互通中国的电子政务项目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一声号令下纷纷上马,各地政府及部门忙不迭给出了自己对内信息化、对外政府上网的成果。乍一看,似乎民众可以告别以往一张条子跑十几个部门盖十几个大印的日子,在网上就可以轻松获知各个部门的信息,就能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