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环保法庭能否守住一片河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泰峰 《政府法制》2008,(20):26-27
设立环保法庭.并在贵阳市中院成立环境保护审判庭,可以说是被跨区域污染“追”出来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2.
李松 《中国监察》2010,(21):26-26
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效能,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努力解决“批出来”、“用出来”、“花出来”、“建出来”、“招出来”等一系列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国兵 《法治纵横》2013,(14):41-42
“成绩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出来的,只要拧成一股绳,大家都埋头苦干,没有做不好的事情。”6月17日,阿合奇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苏晖对记者说,这也是他常对全院检察官说的话。两年前,也是苏晖刚到任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不少工作全县排名倒数第一。苏晖下定决心,从零开始,不仅要甩掉落后的帽子,还要打造成一流检察院。  相似文献   

4.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一大批贪官被剥去伪装纷纷落入法网。纵观这些案件的查处过程,人们不难发现贪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意外事件”而落马的:有被小偷“偷”出来的,有拔萝卜“带”出来的,有误打误撞、自投罗网的。分析、透视这些贪官落马的轨迹对推动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也谈沉默权     
新华社每日电讯2007年1月4日头版刊载了一则消息,题目是《南京市玄武区检方推出办案“十大禁忌语”》,一看便知是一则推介好做法的消息。文中介绍到,南京市玄武区检察院推出的这些禁忌语包括:“不说就多判你几年!”“钱退出来就没事了!”“不老实交待就把你关起来!”“事情说清楚你就可以回家了!”“事情说出来算你自首!”  相似文献   

6.
廉政观点     
《中国监察》2011,(19):47-47
薄熙寒:要把“肯千活、能出活、出好活”的干部选出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选拔任用干部,要把那些“肯干活、能出活、出好活”的干部选出来,绝不能任由一些干部占着位置享清闲。“肯干活”是对领导干部增强政治素养,落实“积极行政”理念最通俗的表达;“能出活”是对领导干部提升行政水平,增强政治能力最实在的要求;“出好活”是对领导干部转变政绩观念,树立求真务实的行政精神最直接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张骏 《中国公证》2009,(7):63-63
只要修改电脑中的一个小程序,你在地址栏里键入“新浪”.出来的可能却是“雅虎”的页面。经过公证的网络证据可以用来维权。但这些“证据”可能已经过人为修改、掩饰甚至恶意造假。公证机构取证时如何杜绝这些漏洞?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秘书长李栋棵认为,由于公证程序的不规范,这些网络证据有可能成为维权的“双刃剑”。  相似文献   

8.
原静 《研究生法学》2002,(4):108-112
间接实行犯是一个不久前才“被创造出来”的概念,德国1976年才最早确认了它在法律上的存在。可以说,间接实行犯的概念还十分年轻,对它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研究都还未及深人,且存有颇多争议。  相似文献   

9.
黄鸣 《法人》2010,(8):86-86
不要只做人生舞台的看客,台上的主角是“练”出来的,是每一次出场积分的累加,是平常日积月累身份的一种认可,只有常出头,才能最终成为“头”  相似文献   

10.
“法理”并不是法律人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具有相当的实在性。无论对“法理”作何种具体解读,从本体论上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即“法理”乃实在法的“原因性的规定根据”。“法理”是从法的实践理性中推论出来的“规范之理”,旨在评估和反思法律的规范性和正确性。法理本体没有同一的存在形式,而是以“部门法学之法理”和“法理学之法理”的形式被认知。“部门法学之法理”与特定国家的实在法相连接,指向的是“法律规范/法律规整之理”,通常以法教义学的方式来提取。“法理学之法理”是在教义性法理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二阶法理,并不局限于经验的实在法之内,只能通过理性实践论辩的方式被证成。  相似文献   

11.
黄雁玲  杨军  黄波 《中国监察》2011,(12):25-25
“以前县委常委会议对我们普通党员来说,很神秘。我们不清楚县委的决策是怎样出来的。现在,我们不但能提前知道会议议题,还可以亲自参加讨论发言。”目前,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新街镇新胜村党代表侯学聪谈起他刚刚列席完的弥渡县委常委第58次会议,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12.
最近,控诉遭遇丈夫李阳家暴的微博一出来,网友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关心“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家事,而是去核实这条名为“丽娜华的Mom”的微博是真还是假。在该微博还没有得到新浪微博官方认证前,无人可以确定发博人是否就是李阳的妻子。因为在网络上,假冒的微博、博客比比皆是,尤其是名人,被冒名顶替的事时有发生,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3.
王京 《中国公证》2011,(12):18-21
公证证明是公证员依据法定程序.根据自身经验和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通过法律判断作出来的证明活动,一切证明材料的收集和是否采用需要有公证员的主观认知、审查判断和确认。只有经公证员判断“真实、合法”的公证事项,才可以出具公证书。在“真实、合法”的判断中,真实性的判断是基础性的.但这一判断结果是否能够达到绝对的客观真实,在实践中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公证机构所面对的“真实性”风险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试论刑事诉讼的“正当程序”与“程序正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当程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是现代法治国家所积极追求的目标。“正当程序”的内容及其受尊崇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民主与法治程度的标志。一般说来,“正当程序”多从立法上体现出来,而“程序正当”则更多是通过司法途径体现出来。一部制定得无论多么完美的法律,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其蕴含的价值理念仍不能转化为现实生活的内容。也就是说,“正当程序”要通过“程序正当”来体现。而要做到“程序正当”,首先要制定一部完整体现“正当程序”的刑诉法典;其次要确立一个合乎诉讼实践规律的证据制度;最后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5.
眼球测谎     
阿碧 《检察风云》2011,(3):62-64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也就是说,我们心里在想什么,有时会从眼睛里表现出来。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小说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根据眼睛来辨别谎言的故事情节——当妻子发现越轨的丈夫在说谎时,当警察发现垂头丧气的嫌疑人在说谎时,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的一天上午,两个外地人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宝坻区八门城镇甸沽村。声称可以为村民加工首饰。村民纷纷出来看热闹。两个外地人中的一人看到村妇张某某带的金戒指后说:“大嫂,您的戒指太脏了,我们帮您洗洗吧,可以洗亮了。”张某某因为怕花钱,就说不洗。那人看出了张某某的心思,便笑着说:“大嫂,我们洗首饰不收费。”  相似文献   

17.
张声成 《中国法律》2008,(2):15-16,71-75
美国“次按”危机於2007年7月爆发.形成环球金融市场震荡.至今为止.市场对是次危机的成因仍是众说纷纭。然而,相对於欧州,这次美国“次按”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只是带来有限度的冲击,但我们可从中探求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日後制定相关法规时.作为启示作用。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了解“次按”危机的起源,可以肯定的是,在各种成因背後。都是有一个因素引致出来的,造就是“监管不足”。 简而言之,“次按”就是美国的银行向缺乏良好信贷纪录或收入的人作出物业按揭次级贷款,其含意是须要藉所购买的物业陞值。来使该等次级贷款得以偿还。而“次按”借款人的信贷纪录不良,为什麽银行仍乐意放贷给他们呢?  相似文献   

18.
监察文摘     
造成越级上访,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处理不及时,“拖”出来的越级访。有些乡镇和部门,认为群众反映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必大惊小怪。还有少数干部,因为群众反映的问题棘手,索性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美其名曰:“冷处理”。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拖得群众只好越级上访。责任不明确,“推”出来的越级访。有的接待人员见问题复杂,就将上访者推给其他部门。结果,几个部门推来推去踢皮球,群众在主管部门间来回转也得不到明确答复,只好越级上访。庇护不处理,“捂”出来的越级访。群众反映基层干部问题,而上一级领导却认…  相似文献   

19.
号称“媒体投资年”的2001年掀去最后一张日历,媒体资本化过程中和资本化了的媒体暴露出来的种种病症,预示着至少有三种以上的“死法”开始考验资方和知方。三种主要的“死法”是:政策封杀,经营困境,员工“造反”。  相似文献   

20.
周静 《中国检察官》2011,(21):76-76
文章简略回顾了“是”、“应当”、“事实”和“价值”等观念在学术史上的演变以及它们同规范观念之间的联系.并针对规范的性质问题作了初步讨论。一是关于二元框架。“是”和“应当”的分野,或者说“事实”和“价值”的分野,主要是现代问题。传统形而上学是“是”的学问.并不刻意做出上述区分。休谟和康德之后,“应当”分化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