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玉祥将军,作为中华民国重量级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颇多。比如,有人说他是“基督将军”,也有人说他是“爱国将军”,更有人说他是“倒戈将军”。纵观其一生,我认为,冯玉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读书将军”。“读书将军”冯玉祥,在读书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倒戈,有人认为“倒戈”意味着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他是英雄好汉,有人说他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作为军人.他被称为“战神”、“常胜将军”;作为政客,有人叫他“以色列的恺撒”——这就是以色列总理沙龙。他的一生轰轰烈烈、风风火火.充满传奇和争议。他脾气火暴,说一不二,常常不按常理出牌。  相似文献   

3.
郭庆晨 《前线》2009,(6):58-58
听骂的态度,很能看出一个人修养的深浅高下。 宋朝的富弼曾官至宰相,这与他的胸襟宽广有直接关系。富弼的大度突出表现在听骂上。少年的富弼就练就了听骂的“童子功”。一次,有人莫名其妙地骂他,他听而不闻。旁边的人以为他真没听见,就提醒他说:“喂!有人骂你啦!”富弼回答说:“他大概是骂别人吧。”旁边的人说:“哪能呢,他是指名道姓地骂你呢!”富弼则说:“天下之大,  相似文献   

4.
张仲瀚:他与天山同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上,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他就是张仲瀚。有人称他是“镇边将军”.有人说他是“天山的守护者”,而兵团人则亲切地视他为“兵团的名片”。  相似文献   

5.
高菊村  苏小波  谭意 《湘潮》2013,(12):38-41
2012年12月,中央有关部门一老领导给我(高菊村)打电话,说他看到有关韶山的一个电视片,其中有人说,在韶山土地改革中,围绕给毛泽东家庭划阶级成分,“争议不休”,贫农、中农、富裕中农、富农,都有人提到,还有人提出要“划地主”,“只因毛泽东是党的领袖、政府主席才未划成”。他问我,毛泽东家庭在土改前3年的经济和土改划成分情况到底如何?我说,我们也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他是一个“不懂人情世的奇怪人”;有人说他是一个“舍得花钱的守财奴”;有人说他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可是有他这么一个敢于坚持原则“奇怪人”,才使得城北的干部们直气壮地一次次抵制了腐败歪,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他这么一个反对铺张浪费的“守奴”,才使得今天的城北村集体产高达上亿元,不欠国家一分钱款;正是有他这么一个牢记“两务必”的“苦行僧”,才使得他所领的一班人能够立党为公、执政民,始终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清廉本色。他就是山西省高平市城北居委党总支书记尚民红。(一)作为地处繁华闹市的城北村“一把手”…  相似文献   

7.
锦衣微博行     
肖遥 《廉政瞭望》2014,(2):71-71
有笑话说:大半夜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一个送外卖的小伙子,拎了很多好吃的站在门外。主人说:“你一定是弄错了,我并没有叫外卖。”“这我知道。”小伙子说,“这是你某个微博好友让我拿给你看一眼的,这是他今天晚上要吃的美食,他手机坏了发不了微博。”  相似文献   

8.
史载,清朝刑部大臣冯志酷爱书画。一次,有人送他一幅宋拓碑传,他让属下原封不动退回。属下劝日:“何不打开看看。”他说:“这种宝物,一看便爱不释手,不如封其眼,断其诱。”  相似文献   

9.
一个资产上亿元的企业老板选择到偏僻、贫困的农村当“村官”.用企业的经营理念在农村主事。他不是农民,经营的企业与“三农”也不沾边,有人说他是“钱多了没处花”.也有人说他是“跟自己过不去”——刘树生担任村党委书记半年多来.个人垫资300多万元,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条件。他带去资金、市场等资源,还带去新的观念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成功秘诀     
《学习导报》2011,(19):39-39
曾有人问李嘉诚的成功秘诀,李嘉诚讲了一则故事: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69岁时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者请上讲台,说:“请你摸摸我的脚板。”  相似文献   

11.
卢贤傲 《党课》2006,(12):62-63
史载,清朝廉吏冯只酷爱书画,一次,有人送他一幅宋拓碑传,他让属下原封不动退回。属下劝曰:“何不打开看看。”他说:“这种宝物,一看便会爱不释手,不如封其眼,断其诱”。  相似文献   

12.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美好!”这是共产党员张俊航常说的一句话。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任劳任怨,被中共吉林省委命名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国家广电部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获得各种荣誉32项次,连续两届当选为长春市朝阳区人大代表。党叫干啥就干好啥1987年春,张俊航从部队复员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被分配到公安处经警队,当了一名经济民警。有人对他说:“到电影厂就得上摄制组,又出名又得利。”他笑笑说:“啥工作都得有人干,组织上让我当经济民警,我就要努力地干好!”他到警队报到后做的第…  相似文献   

13.
李君刚 《奋斗》2009,(7):60-60
读报.一则报道让人感动:一离休干部在生命垂危之时,深知病入膏肓,便再三谢绝组织上安排的抢救措施。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既然病危无救.就不必再浪费宝贵的药物和国家赘财了。”当组织上出钱组织抢救之后,他要爱人从家里拿出5000元存款支付医药费。他说:“国家正在搞建设,有很多困难,我是个共产党员,应该为国家分忧。”他临终前,告诉亲属和组织,在他死后不要开追悼会,丧事一切从俭。有人说:“你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呢?”他说:“我特殊,我是个共产党员,我应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14.
易明 《廉政瞭望》2011,(24):6-6
一名立志考进公务员系统的朋友,几乎逢考必报。几番征战下来,也曾不止一次进入过面试环节,但最终还是遭遇滑铁卢。有人问:“你是不是被黑了?”他心态倒平和,笑而不答。有一次他私底下对我说,其实在好几次面试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了裙带关,系的力量。我揶揄他:“那你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他笑说,“天涯何处无黑幕”,继续着他的公务员“征程”。  相似文献   

15.
寻访张忠发,是我最苦恼的一件事。   有人说,“没有这么个人 !”   有人说,“有是有,可他牺牲在朝鲜了 !”   有人说,“确有这么个人,在哪里说不清 !”   我打电话问以扮演张忠发闻名的演员高保成,他也只是说“拍电影时我见过,他叫张计发,但多年一直没有来往。你要能找到告诉我,有生之年我还想见他一面 !”   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关于上甘岭的介绍,只有烧焦了的一段枯木作为实物在那里摆放着,剩余的空白就只好靠观众通过自己的联想去填补了。至于张计发则更是不着一字,线索十分渺茫。终于我在一份材料里发现了张计发…  相似文献   

16.
“吴仁宝”和“华两村”始终紧密地连在一起。吴仁宝是一个传奇人物、他那幽默风趣、富有哲理的语言,无不透露着他的睿智。有人说,听吴仁宝介绍华西村,就像听“评书”,此起彼伏,娓娓道来;也有人说,听吴仁宝讲话,就像“上了一堂课”,辩证哲理,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极富想像力的商业设计。在山清水秀的浙江乡村.一个浙江商人用他的商业狂想.在这些被城里人视作“桃花源”的地方.进行着全新的试验.改变了一个又一个村庄。有人说,他创造了一种模式.足以给新农村建设和城市人养老带来新启示;但也有人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冒险家。  相似文献   

18.
电视连续剧《亮剑》热播后,主人公李云龙的原型究竟是谁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有人说是二野的“王疯子”王近山将军,有人说是四野的“头等主力师师长钟伟将军,有人说是三野的“拼命三郎”陶勇将军……准确地说,李云龙这一人物形象是虚构的, 他是诸多将军素材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9.
李蕊娟  增健  小鸣 《廉政瞭望》2009,(12):52-53
“光头笑星”陈佩斯在春晚消失很多年了,电视里也几乎不再露面。有人说他因和央视的一场官司而遭到“封杀”,接着公司破产,穷困潦倒。他到底遭遇了什么样的人生挫折,他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宣传部长要求素质很高,也很难干好”,而他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宣传部长;有人说:“宣传部门是清水衙门”,可他一干就是六年,而这个旗的宣传工作则在全盟一直名列前茅。打铁首先自己硬他于1994年初调任东乌旗旗委宣传部,在这之前一直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