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夏占义 《前线》2011,(12):8-10
让“首都的农民是拥有集体资产的市民”,是新的历史时期解决首都“三农”问题,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农民财产权利和经济利益,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和更有尊严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魏晔玲 《前线》2011,(3):4-6
“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这是“十二五”规划对北京未来发展目标的概括描述,令人备受鼓舞。在“十二五”规划全面进入实施之际,本刊采访了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印春,介绍“十二五”规划亮点、畅谈“十二五”时期北京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姜沛民 《前线》2011,(5):49-50
2006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组织了35个政府职能部门建立起“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2008年,出台了《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体系。几年来各部门全力配合,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扎实推进。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市要在全国“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按照这一要求,各部门加紧布置,确定发展思路,谋划更大发展。为贯彻市委市政府精神,本刊《城乡发展一体化》栏目将集中反映这些部门所取得的成就、主要经验与思路目标。  相似文献   

4.
闫维洪 《前线》2011,(10):35-36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要在全国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为形成这一新格局,要努力在重大问题、关键环节上加大力度、重点突破。北京城乡一体化在以城带乡、城乡统筹方面力度大、起步早,在全国已经领先。但是,城市的这种带动必须与郊区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合力。以平谷区为例分析目前面对的主要矛盾,是郊区传统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滞后,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滞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扭转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6.
张强 《前线》2012,(11):39-41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七大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来,我国解决城乡关系问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地区,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重申了"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奋斗目标。在首都发展的新时期,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以新的理念作为指导。如果缺乏新的理念,因袭工业化阶段和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些原有观念,很难使城乡一体化取得理想的进展。淡化"城市化",突出"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在进入到较高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时形成的,以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为导向的,侧重从制度创新意义上解决城乡关系问题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杜梅萍 《前线》2009,(7):28-28
北京市“三农”工作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城乡二元体制尚未根本破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面临不少困难,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任务十分艰巨。作为市委常委牛有成同志的联系点,市委农工委、市农委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重要契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把握农村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伟 《前线》2009,(12):33-34
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是科学发展观在首都的具体体现。对郊区来说,就要紧紧抓住北京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区域发展。基于这一认识,房山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三化两区”这一思路,即“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建设产业友好、生态宜居新房山”。  相似文献   

9.
杜梅萍 《前线》2009,(4):44-4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十届五次全会讨论并提出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北京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加深对文件的理解和掌握,着力推进落实。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员蒋力歌。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全市农村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十一届三次和四次全会部署要求,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主题,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不断激发基层组织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11.
姜福 《奋斗》2011,(4):27-28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北安市按照中央、省关于加快构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创新实践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民转向城镇和新社区:城镇和农垦森工带动“双转双带”模式,找到一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效路径,加速打造全省城乡一体化先导区。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十分牵挂和关心的问题。2004年以来,中央每年就加强“三农”工作连续下发了7个1号文件。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主题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特点是跳出“三农”看“三农”,把“三农”工作看得更高、看得更重,要求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三农”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也是加速南昌社会经济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战略目标的根本要求。目前南昌市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也已具备了一定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城乡发展规划滞后、农村土地流转难、城乡基础建设不同步等,这些不足严重制约了南昌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强调指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孝东 《前线》2013,(2):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一论断,对于全市解决“三农”问题,率先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起,本市在京郊推广包括暖起来、亮起来、循环起来的“三起来”工程,它从基础设施入手,大大改变了京郊农村的面貌。伴随着首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新三起来”,即: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这是着力解决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资产收益率、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的重大举措。目前,“新三起来”工程正在京郊稳步推进。阳春三月,本刊记者深入通州区、朝阳区和大兴区,就“新三起来”中的亮点进行挖掘报道。  相似文献   

17.
余春存 《学习月刊》2010,(10):73-73
2009年以来,竹溪县全面落实十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统三分”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统筹理念,积极探索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新路子,促进了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相互融合,增添了发展活力,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成军 《新长征》2009,(5):46-4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要实现这个改变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格局的美好前景和目标,在必须落实好党和政府关于“三农”各项政策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解决“三农”问题是新时期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有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关系思想,是我们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我国日益凸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构成了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践需求。我国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路径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体制机制;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村;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20.
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北京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近年来,门头沟区冯村抢抓发展机遇,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依靠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为郊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