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支部生活》2011,(2):F0002-F0002,F0003
辉煌“十一五” ★区域经济 区域内生产总值5年累计完成1209.6亿元,年均增13.7%;  相似文献   

2.
刘洪久 《奋斗》2011,(5):18-19
“十一五”时期,呼玛县经济逆势上扬。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4621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91.3%,年均增长13.9%。全口径财政收入8032万元。比“十五”期末增长340.6%,年均增长34.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7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7.61倍。  相似文献   

3.
黄家培 《当代贵州》2011,(23):37-37
201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6.68亿元,同比增长14.2%,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十二五”我们提出构建“951”发展格局(依托9条外联通道,构建5个经济板块,打造1批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的发展定位,到2015年,预计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  相似文献   

4.
《思考与运用》2006,(12):10-13
“十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为“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创造了好的基础。2006年,我市在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旱灾、农业生产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国民经济仍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20.64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8.98亿元,同比下降7.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002.93亿元,同比增长1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38.73亿元,同比增长13.9%。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下降4%,第二产业增长16.2%,第三产业增长13.8%。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总是给人惊喜。岁末年初,记者从海西州“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看到了这样几个主要经济指标:至“十一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亿元、工业增加值225亿元和地区财政收入42亿元。比“十五”末,三项指标均要翻一番。也就是说,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在“十一五”5年中.以上各项指标年均要保持18%、20%和16%的高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6.
金育辉 《新长征》2006,(2):16-17
“十五”期间,扶余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以大投入上大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2005年,全县GDP完成58亿元,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72元,年均增长12.1%;全口径财政收入剔除农业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2亿元,年均增长10.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915万元,年均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5亿元,年均增长29.3%;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2,(9):2-F0002
“十一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2.2亿元,年均增长1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4.68亿元增加到9.96亿元,年均增长15.3%;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从4832万元、加19万元增加到4.19亿元和2.9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4.1%和49.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16亿元增加到7.59亿元,年均增长16.6%;工业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从15.4亿元、5,05亿元增加到41.9亿元和12.1亿元,  相似文献   

8.
《世纪风采》2011,(8):F0003-F0003
新中国建立以来,江苏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950年的3.95亿元,到2010年的4079.86亿元,增长了近1033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十一五”期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连续登上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三个台阶,五年收入累计接近1400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2倍,年均增长25。3%。  相似文献   

9.
山东,我国第一渔业大省。从上世纪50年代的海带育苗突破开始,我省海洋渔业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几起几伏。进入新世纪,我省渔业正在向新的目标迈进。2006年我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海洋与渔业“二二三三六”的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坚持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山东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2006年,全省海洋产业产值达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水产品总产量757万吨,增长2.8%;渔业总产值1445亿元,水产品产值516亿元,分别增长12.4%和10.7%;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20元,增长4.4%。  相似文献   

10.
过去5年,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盘锦市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经济总量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工业经济在困境中连续3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到“十一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48亿元,同比增长57.4%,比“十一五”初的25.2%提高了32.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37.1亿元,同比增加57.2亿元,  相似文献   

11.
南昌十一五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7%;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到2010年,经济总量再翻一番,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把南昌建成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和区域性物流、商贸、职教中心,基本建成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  相似文献   

12.
桂龙 《世纪风采》2006,(8):40-42
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是知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近几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发展经济、善待百姓”的和谐发展之路,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发展经济、造福百姓的具体实践中,泰州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快又好地发展。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822.3亿元,年均增长13.1%,是“九五”期末的2倍;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4亿元,是“九五”期末的3.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2元,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1.5%,分别是“九五”期末的1.6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07,(4):7-7
448.66亿元 2006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448.66亿元,比上年增加82.50亿元,增长22.53%,各项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圆满完成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十一五”财政工作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07,(3):2-2
西湖办事处辖区2005年生产总值达到33390万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46.94%,2005年达到82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5.13%,2005年达到2189万元。今后五年,根据南明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围绕“环境立区、科教兴区、产业强区”的发展思路,结合西湖辖区特点,认真分析情况,精心谋划西湖辖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北京重点新城,顺义区是首都未来的“现代国际空港、区域产业引擎、绿色宜居新城”。在建设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进程中,顺义将紧紧扣住建设现代、文明、和谐新顺义这个主题,以打造北京重点新城为统领,把顺义建成现代制造业高度发达、临空经济潜能充分释放、核心城市地位日益彰显、新农村建设生机勃勃、生态环境优美怡人、人文底蕴浓厚、社会公平和谐的“绿色国际港”和现代化新城。一是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以首都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的临空经济区建设为重心,带动经济总量增长和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拓展以临空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先导、多…  相似文献   

16.
谭文骄 《学习月刊》2010,(10):63-63
2009年,恩施市实现生产总值7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财政总收入7.56亿元,增长13.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8亿元.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65亿元.增长23.8%。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0%: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刘晓梅 《新湘评论》2005,(10):26-28
经过“十五”时期近五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2005年人均GDP将超过1300美元。“十一五”时期,我们仍将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之中,国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能力和环境,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对于处于“千美元”关口的我们来说,这是难得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十一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左右。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预计,宜都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较2006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7.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6%;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增长4.2倍,年均增长38.9%;农业总产值32.9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5年分别年均递增10%、17.6%;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05,(12)
近年来,坐落在顺义的中国最大的航空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给顺义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顺义紧紧围绕“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吸收和借鉴一些国际机场周边地区的发展经验,充分发挥和利用航空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促进了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首都机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的“临空产业”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今年1—10月,实现生产总值216.4亿元,完成属地财税收入6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05亿元,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21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均在两位数…  相似文献   

20.
徐缨 《唯实》2014,(6):36-39
“十一五”以来,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70.15亿元,到2011年的139.29亿元,再到2012年的196.75亿元,一年一大步;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由2010年的2.31%,到2011年的3.89%,再到2012年的4.96%,连续两年排位全省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